欢迎访问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动态
【智库声音】解放日报 | 姚建龙等:青少年模式、防沉迷系统不够吸引人?高中生呼吁完善和优化系统

本文刊载于2024年5月28日《解放日报》第7版:上海

“身边有同学沉迷于打游戏、刷视频,连防沉迷系统和青少年模式都较难达到约束效果。”日前,在徐汇滨江西岸智塔举行的“协同共治守护成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上,来自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高一学生邵瑾涵面对台下来自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市法学会、市委网信办以及社科院的专家学者,道出了未成年人面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真实感受。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姜平在会上表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人,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1.91亿人,普及率超过97%,未成年人中几乎“无人不网”。“对广大未成年人来说,在享受网络的多元、自由、开放和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网络欺诈、网络暴力、隐私泄露、网络沉迷等风险。”

邵瑾涵从未成年人的视角表达了真实感受。“网络确实为我们打开了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但同时藏匿着陷阱与诱惑,容易让我们身陷其中,防不胜防。”在小邵看来,未成年人提升网络素养,需要面对和解决网络沉迷、网络暴力与网络欺凌、不良信息、隐私和财产安全四大类问题。“我有个同学在网上追星,收到骚扰短信,个别网友还对她进行人身攻击,影响了她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小邵觉得,未成年人的智力发展尚未完全,思考问题还不全面,一时冲动发表的不当言论容易被不良媒体、营销号利用,从而引祸上身。如若遇到网络暴力等侵害,未成年人很难保护好自己。

结合自己与身边同学的真实情况,邵瑾涵提出几点建议。中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首先需要监护人的督导,在孩子尚未到能够自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年龄时,家长的适时监督是最行之有效的举措。其次是学校作为主体,系统性地引导未成年人提升网络素养。面对台下来自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的负责人与学者,邵瑾涵还代表同龄人做出一番呼吁——完善和优化“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以及各大平台“青少年模式”的建设。“现在不少网站和App都开发了‘青少年模式’,初衷是好的,但往往与青少年使用网络的习惯不相符,不能真正解决青少年在网络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推荐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很难吸引我们深入使用。”小邵说,这些因素叠加,导致很多同龄人并不会优先选择使用“防沉迷”或“青少年模式”。长此以往,这些功能会逐步沦为摆设,失去改善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环境、提升网络素养的目标。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姚建龙表示,今年1月1日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正式施行,共7章60条,重点规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内容。今年3月,徐汇区检察院、区教育局和区委网信办专门组织了“青少年议事厅”活动,由中学生们自行组队,聚焦未成年人网络问题开展线上线下调查研究,还与行业专家、学者们深度交流,共商治理。

记者在会上获悉,近年来面对网络新形势,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已在多地推动罪错分级干预制度和“先议权”改革方案。去年5月至9月,上海市委网信办、市检察院、市文明办等单位共同开展了“清朗守护·为你而来”上海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系列主题活动,累计查删涉未成年人违法违规及不良信息184.17万余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21.7万余个,进一步促进了上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形成“强治理”态势。

来源:解放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