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
学位授权点
名称和代码 | 名称:法学 |
代码:0301 |
授权级别:硕士
学位类型:学术型
2022年2月22日
法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
一、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情况
(一)本学科点培养目标和主要的培养方向,年度发展
1、培养目标和主要培养方向
本学科点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是: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务实的法治信念和较为广博、系统、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具备认真研究问题的习惯和处理疑难案例的能力,并拥有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和技能。力求将毕业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分析研究理论问题与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提出建设性对策,从而参与并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
经过四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点形成了党内法规、经济刑法、区域合作法、海洋法、青少年法学、港澳基本法、生命法、环境保护法等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研究生培养方向,以及“课堂+课题+智库”三位一体的独特教学体系。
2、2021年度发展
2021年度,本学位点继续积极探索区别于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对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生论文指导诸方面进行了合理规划和安排。同时,以法学所《上海法治蓝皮书》、青年学术沙龙等作为平台,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提高科研能力;依托上海社科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的平台,借助法学所与上海各司法机关互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独特 ,鼓励研究生投身智库建设,积极参加参加市人大、市政府和司法实务部门的各项课题,让每一名学生在“课堂+课题+智库”三位一体的独特教学体系的教学体系中增长才干,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能够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务新时代法学 和法治人才培养,为国家和上海的法治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二)师资力量和师资变动情况(含导师管理)
本学科点拥有一支优秀的科研教学队伍,目前拥有36位专任研究生教师,其中拥有海内外博士学位33人,博士后11人;正高研究员12人,特聘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1人;24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4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表一:本学科点师资力量和师资变动情况
序号 | 研究方向 | 专任教师人数 | 导师人数 | 正高级人数 | 博士学位人数 | 2021年新增教师 | 2021年新增导师 | 2021年退休、离职导师 |
1 | 法学理论 | 2 | 1 | 0 | 2 | 1 | 0 | 1 |
2 | 法律史 | 2 | 0 | 0 | 2 | 1 | 0 | 0 |
3 | 宪法与行政法学 | 5 | 3 | 1 | 4 | 0 | 1 | 0 |
4 | 民商法学 | 5 | 3 | 1 | 5 | 0 | 0 | 0 |
5 | 经济法学 | 5 | 5 | 2 | 5 | 0 | 0 | 0 |
6 | 刑法学 | 8 | 6 | 4 | 8 | 0 | 0 | 0 |
7 | 诉讼法学 | 2 | 2 | 1 | 2 | 0 | 0 | 0 |
8 | 国际法学 | 2 | 2 | 2 | 2 | 0 | 0 | 0 |
9 | 环境与 保护法学 | 2 | 2 | 1 | 2 | 0 | 0 | 0 |
10 | 比较法学 | 3 | 0 | 0 | 1 | 0 | 0 | 0 |
| 合计 | 36 | 24 | 12 | 33 | 2 | 1 | 1 |
本学科点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招收新生25人左右,具有接近1:1的高师生比。每位导师一年一般只指导1名学生,师生之间联系紧密,更有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为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提供了优越条件。
(三)科研情况
2021年,本学科点共中标各级各类课题49项,其中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领军人物工作室专项课题,1项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3项国家高端智库课题,6项院创新工程(第二轮)创新团队课题,2项院重大系列课题。
表二:2021年中标主要课题一览表
|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课题类别 | 起讫时间 |
1 | 在职竞业限制制度完善研究 | 江锴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2021.09— |
2 | 《民法典》视域下多方交易法律关系研究 | 吴逸宁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2001.09— |
3 | 平政院稀见文献整理与研究 | 胡译之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2021.09— |
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研究 | 李建伟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 | 2021.09— |
5 | 上海升级国际交往的范围、深度和水平的法律保障 | 王海峰 |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领军人物工作室专项课题 | 2021.01-2021.11 |
6 | 我国禁止性犯罪制裁措施研究 | 陈庆安 | 司法部2020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 | 2021.01—2022.12 |
表三:2021年结项主要课题一览表(按课题结项时间排序)
|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课题类别 | 结项日期 |
1 | 城市空间规划利用的法制化研究 | 肖军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2021.09 |
2 | 智能化助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研究 | 彭辉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 | 2021.08 |
3 | 市场化债转股类型化规制实证研究 | 张艳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 | 2021.02 |
4 | 行政委托制度的实证研究及其类型化建构——从行政权力到行政任务(17SFB3012) | 张亮 | 司法部2017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中青年科研项目 | 2021.01 |
5 | 未成年人被害人司法保护研究(GJ2020D43) | 陈庆安 |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 | 2021.09 |
(四)学位授予情况
本学科点2021年共有硕士毕业生25人,分别是:法学理论专业1人、法律史专业1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3人、刑法学专业5人、民商法学专业5人、诉讼法学专业2人,经济法学专业2人、环境与 保护法学专业2人、国际法学专业4人。25位硕士研究生均已通过硕士学位的考试课程,取得课程学分,并完成论文答辩,经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被授予硕士学位。
(五)招生和就业情况
1、招生情况
根据研究生院统筹安排,2021年本学科点计划招生人数为23人,实际招生23人,其中推免生2名,一志愿考生13人。2021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本科毕业于985高校的学生3人,毕业于211高校的学生6人;毕业于法学类传统名校“五院四系”的共有7人。
为进一步扩大本学科点的影响力,选拔优秀大学生到我所攻读法学硕士学位,2021年7月15-16日,本学科点与研究生院共同举办了“2021年法学研究优秀青年人才夏令营”,邀请了中华司法研究会副会长、原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教授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祥青一级高级法官等校外专家与本学科点学者共同为营员作学术讲座。来自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等近40所国内高校的50名优秀大学生参加了本次夏令营活动。
2、就业情况
本学科点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良好,受工作单位欢迎,工作岗位多为法学教育、司法实务、行政管理、律师、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员等,2021届毕业生的硕士就业率为92%。其中,12%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高校攻读博士,20%进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36%进入知名律师事务所,24%进入公司企业单位。
(六)思政教育和学风建设
本学位点的思政教育和学风建设和党建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党建教育,提高教研人员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与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学教育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意识,自觉维护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营造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科研和教学氛围。
同时,本学位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发〔2016〕31号文“三全育人”的相关部署要求,立足实际,将思想政治融入法学专业课程,致力“德法兼修”,着力推进研究生法学水平和思政素养双提升。一方面结合“上社法研”“法学青年沙龙”“盈科上社讲坛”“专家论廉”等形式,着力打造立德树人精品特色思政课程;另一方面结合自身教研实际,加强导师思政职责,推进“导师制”“师徒制”“小班制”等言传身教思政教育模式,加强师生交流,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科学道德、崇尚学术研究,预防学术不端行为。本学科点还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根据法学 特点和法学所与公检法司、党政部门联系密切的优势,大力推动研究生参与各项党建和志愿者活动、参加院所组织的各项服务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思想和能力。
本学位点严格执行研究生院制定的 培养管理及我所各专业制定的一系列 培养管理规定,高度重视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的培养和指导工作,严格把好论文开题、预答辩及答辩“三步曲”关,切实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2021年,本学科点的师生均未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
(七)课程教学和学术训练(含教学科研支撑)
1、课程安排实现“精准覆盖”。
本学科点坚持“以培养德法兼修的法律实践人才”为目标,坚持“以符合学生发展为中心”为教学理念,改变以往“大而全”的课程设置模式,立足“小班化”、“师徒制”特有优势,除设置法学基础课程外,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及发展兴趣开设特定课程。
2、打造“教研互融”精品教学范式。
本学科点立足法学研究所科研优势,鼓励研究生导师以参与科研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通过“项目教学制”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科研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实现科研、教学、实践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3、突出智库特色,优化实践教学。
本学科点发挥法学所同上海市人大、市政法委、公、检、法、司、安等机构的合作优势,鼓励学生前往各机构开展社会实践。例如与浙江南浔检察院合作“姚建龙教授工作室”项目,在全国首创“检校合作科研基地”的实践教学范式,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和了解到司法实务第一线工作状况。
(八)学术交流
本学科点非常重视与国(境)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目前已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广岛大学、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佩奇大学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科研院校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2021年,本学科点严格遵守防疫相关要求,在确保人员健康和避免传染风险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表四:2021年国际/涉台港澳学术会议一览表
时间 | 会议主题 | 主办单位 | 外宾国别/区域 | 与会代表人数 |
11月19-20日 | 第六届环境法治国际论坛——气候诉讼国际研讨会 | 法学所 | 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波兰、日本、韩国 | 50 |
11月27日 | 第八届“中欧国际论坛” | 法学所/ 华东政法大学 | 匈牙利、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 | 50 |
表五:2021年国内学术会议一览表
时间 | 会议主题 | 会议内容介绍 |
5月8日 |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 |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共同主办。会议期间,“姚建龙专家团队工作室”揭牌,成为江苏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领域首个检校合作平台。 |
6月18日 |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价值”学术研讨会 | 本次会议由法学所与上海市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共同举办。来自上海社科院法学所、上海市法学会系统、直属研究会以及来自上海市重点法学期刊包括《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政治与法律》《东方法学》《上海政法学院学报》《青少年犯罪问题》《犯罪研究》等共40余名法学期刊界的同仁参加了研讨会。 |
9月17日 | 浦东新区法规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浦东新区法规研讨会 | 本次会议由法学所主办。与会领导、专家就浦东新区法规的重大意义、法理基础、立法模式、项目需求、推进路径、综合协调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热烈研讨,取得了深入共识。 |
10月16日 | 上社·经济刑法论坛(2021) |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刑法四十年:基础理论演进与金融犯罪治理”。论坛开幕式由法学所所长姚建龙主持。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近50名专家学者聚焦经济刑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研讨。 |
10月21日 | “南浔试验”专题研讨会 | 本次会议是法学所与浙江南浔检察院检校合作与未检创新项目内容之一。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法学会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并致辞。 |
12月 | 上海法治发展论坛 | 本次会议主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上海实践”。在《上海法治发展报告》(蓝皮书)工作基础上,邀请上海法治建设相关领导、公检法司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共同研讨新时代上海法治建设的成就、经验、规律和下一步发展建设规划,服务上海法治建设不断发展提升。 |
(九)论文质量和质量监督
法学所依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专门管理机构,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工作的规定》等规定,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实行“开题-预答辩-查重-盲审-正式答辩”的必经程序,拥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2021年,本学科点硕士学位论文全部通过盲审。
2021年,本学科点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符合规范性要求的基础上,学术论点、结论和建议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对我国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内容能体现出作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反映出作者使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较熟练的技能;能体现出新的见解和一定的科研或技术成果。
(十)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
本学科点重视围绕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点热点问题,组织科研与教学活动。在从事理论研究的同时,始终注重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对策研究,自觉为党和政府服务,为社会和地方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2021年,本学科点教研人员共出版著作11部,其中上海法治蓝皮书1部,专著9部,译著1部;公开发表论文及文章共66篇,其中发表在甲类核心刊物上有5篇,发表在乙类核心刊物上有17篇。此外,还有3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21年,本学科点共通过国家高端智库专报、新智库专报等途径发表专报20篇,其中2篇获得上海市及中央部委正职领导肯定批示,3篇获得上海市及中央部委副职领导肯定批示。
此外,本学科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务部门汲取理论养料,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交往密切,与各级司法实务部门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2021年,本学科点有3位教研人员在实务部门挂职锻炼,为教研人员积极建言献策,发挥法治智库作用,为硕士生提供实习场所,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合作条件。
二、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硕士学科点历史悠久,积淀厚实,具有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条件。随着学位点影响的日益扩大,招生工作的不断成熟,报考本学科点的学生人数也稳步增长。但是在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本学科点也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师资力量需进一步强化,教材建设较为薄弱,国际交流需多元化等,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1、本学科点作为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共拥有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但目前学科力量分布不均,部分学科点师资队伍不齐,未拥有副高以上的教研人员。
2、本学科点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教材及教学成果的数量要进一步提高,需要继续加强研究人员的科研教学任务,加大教材和课程建设工作力度,切实提升师生学术水平,提高学术成果的档次。
3、由于不属于教育部系统院校,本学位点在高校学生中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可以进一步加强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
三、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建设规划
面向未来,本学科点将继续在院所领导、研究生院的领导下,积极探索适合法学研究生培养的教育新模式,注重学科建设,为培养出具有学术研究特色、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一)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针对目前各学科教研力量分布不均,中青年学术影响力不强,缺乏后劲的现状,本学科点将注重加强对后续力量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一方面严把“进人关”,保证充实到教研队伍中来的新人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对年轻教研人员的教育培养,以研究室、研究中心以及教研团队为单位,请资深研究员带教,帮助他们提升教研工作能力。从而在各学科研究方面均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保证学术传统的延续性。
(二)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切实提高法学所学术成果质量
本学科点将在认真分析法学所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整合研究力量,集中团队 ,充分调动领军专家的积极性,瞄准学科基础、重大理论问题,形成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同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鼓励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多出精品成果,提高在法学类核心期刊,尤其是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从而全面提升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
(三)提高对教材建设的重视,打造精品教材
充分认识教材工作的重要性,鼓励教研人员参与高水平教材编写工作,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当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强化价值导向,同时结合本学科点专业特点,突出智库特色,将法学所文化有机融入教材建设,从而编撰出具有法学所特色、代表法学所水平、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精品教材。
(四)继续加强招生宣传力度
本学科点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法学研究优秀青年人才夏令营”,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交流,并通过夏令营活动增强了法学所在高校学生中的知名度,成功选拔优秀大学生通过推免攻读本学科点的硕士研究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本学科点将继续加强招生宣传力度,整合和利用院、所的各种宣传平台,扩大宣传覆盖范围。同时做好对考生的招生咨询、录取信息反馈的服务工作,做好招生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