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温蕴涵主讲思海青年沙龙“当代上海社会变迁”第5期

2024年9月3日,社会学所成功举办思海青年沙龙“当代上海社会变迁”系列第5期活动,邀请到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温蕴涵就“原住民村落中的‘国家-政权-社会’关系”为主题展开演讲,并请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夏江旗与谈。本次活动由青年学术交流中心主任朱妍副研究员主持,所内外研究人员及研究生参与讨论。

主讲人首先梳理了社会学理论中关于“城市化”的理论流派,并指出近年来颇有影响力的批判城市理论将城市化定义为资本逻辑驱使下的人类居住、生产空间的集聚,而中国语境下的“城市化”则围绕着城乡二元结构、土地财政、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等关键议题展开,两者并无对话。本项研究试图将“资本”与“国家”带回到对中国城市化的讨论,探究中国的城市化遵循着怎样的“资本+国家”逻辑。进一步对批判城市理论进行研读,可以发现,国家为了调节生产模式的空间结构,会采取一系列的“领地策略”(Territorial Strategies),并由此产生了国家、市场和社会关于“空间该如何使用”的矛盾。而批判城市理论受限于一系列的理论设定难以解释中国案例。继而,主讲人梳理了国家理论中对于“国家-社会”关系的不同观点,并指出“政治共同体理论”对于此项研究和案例分析的适恰性。

在厘清理论脉络后,主讲人介绍了她的研究方法和案例细节。她回溯了深圳城市发展和城中村改造的三个历史阶段,即“市政联盟”的出现、“旧改联盟”的兴起以及“村民变股民、股民破联盟”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以完成上级政府指令的技术官僚团队主导、利益集团间竞争推动和村民被赋能后的多层级竞争格局。上海的案例与深圳形成鲜明对比,从对于乡镇企业、外资流向、村镇领导来源等议题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入对两地城市发展路径差异的了解。主讲人指出,用所谓“国家主导”的话语简化概括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并不恰当,它更是“政治共同体”驱动下的产物,区分“国家”和“政治共同体”可以让我们识别组织的 限制、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诉求冲突,以及不同区域的城市化路径的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所谓“国家能力”的动态过程和展演情境。

在与谈环节,夏江旗老师与主讲人商榷了“政治共同体”“领地政治”等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宗族之于深圳乃至华南案例的重要性,并指出案例细节应当更好地呼应前述理论问题。讲座引发了现场的热烈讨论,与会师生就城市化理论、国家能力、国家与政治共同体的区别、土官与流官的行政能力等问题展开分析。主持人最后指出,讨论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并努力植入并修订既有的社会科学理论,是这项研究的抱负和价值,期待能够看到对于中国案例的类型化以及更加深入的比较研究。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