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入党信念 加强党性意识——2011年我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如期举行

发布时间:2011-12-16访问量:3015

 

       1212日下午,由我院党群处和研究生部党总支联合举办的2011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分部二号楼615教室举行。此次培训请到了我院《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杂志的常务副主编曹泳鑫研究员为入党积极分子作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的报告。此次培训由研究生部党总支组织委员侯伟东主持,院党群处处长王海良出席此次培训并讲话。

      在开班仪式上,王海良处长对学员们进行了动员。他认为,每年的培训是对我院有志于入党同志的一次理论和实践的洗礼。希望通过培训使我院的学员们端正入党态度,有正确的入党动机,树立正确的入党信念,进一步以实际行动加强党性意识,按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接着,曹老师对学员们作了党的基本理论的报告。他首先从对党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这两个问题切入,阐述了对于选择入党的积极分子要认真思考为什么选择入党,在自身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上要有提升和转变。接着,曹老师结合自己的个人体会和多年的研究经验,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在从一个党外人士转变为党内人士过程中,形成对于党的概念、党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正确认识的重要性。他在报告中指出,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表明了一个党员的自身立场,也即党性意识,否则入党前和入党后没有多大区别,并提醒大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要检查自身的信仰和自己所用于分析和检查问题的理论,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列举了建国以来两个重要的理论成果——马克主义的中国化和改革开放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之所以中国和中国人民在众多理论中选择了此二者,是因为它们是符合中国的实际、历史背景和特定文化的,而且被检验为正确的东西。这引申出马克思主义广义的涵义:凡是在实践中被检验为正确的东西。

      针对很多学员对于惯用西方标准去看待中国实际的问题,曹老师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当今欧美的电视和电影大量输入中国,里面包含的许多欧美文化成分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很多人,而马克思主义是有条件的,不能完全用西方文化的标准去理解。同时,对于我国提倡的“公平”、“正义”、“人权”等概念,要从我国的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去思考,这是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思维。在谈到对于东欧、苏联巨变等历史问题时,他强调作为一个努力向党靠近的人,要理解这不是社会主义出了问题,而是应该结合当时的东欧文化,从其内因和外因中分析发生巨变的原因。而对于中国来说,其文化积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社会主义是与中国文化兼容的,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当自觉的捍卫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通过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曹老师对入党的学员们提出了以下要求:

      第一是要辨清“左”和右;第二是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要树立信心;第三是个人要有对于共产党的信仰;第四是要有积极正确的心态,并引用了胡锦涛在十七大上提出的“心态决定状态”来勉励学员们。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