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尚社青年说”系列推文摘自《尚社青年奋斗新时代》,该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团员青年征文集,生动展现了我院青年奋发有为的新时代精神风貌。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尚社青年立足岗位、攻坚克难,正在书写新的精彩。
作者简介
刘锦前,中共党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世界经济专业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南亚地区非传统安全研究、美国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战略研究、中南亚地区民族关系研究、尼泊尔“藏族难民”问题研究、“研究涉藏问题的国际智库动态”跟踪研究、中印战略互信问题研究、美国“印太战略”研究等。近年来在《国际安全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世界民族》《求是》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多次转载。主持上海市课题《尼泊尔藏人聚居区和“流亡藏人”现状调研》已结项(2012-2016),上海市课题《中亚、南亚态势新发展与中国西部陆疆安全建设研究(2018)》在研。承担并完成上海市国经中心课题《“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印度发展战略研究》(2017),承担并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委托项目《“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研究(编号:GZYYGJ2018047)子课题十四:印度阿育吠陀国际发展情况研究》。参与撰写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三重体系构建研究(2013)》、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东变局研究:背景、根源、走势、影响及对策”等。2012年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荣誉称号。目前担任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理事。
从事“藏学”研究 ——科研路上的追梦人
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时至今日已有百年。追溯这段历史不难看出,无论是民国时期追求“进步、科学”的青年学生,还是抗日战争年代投笔从戎的革命家,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上山下乡为祖国边疆建设付出汗水的才俊等,展现出的无不是中华儿女们一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心。
一代人成一代功,一代人做一代事。为中华崛起,中国青年已经坚持奋斗了上百年,成就斐然却也任重道远。而在今天,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奉献青春,为两个“百年”目标俯首耕耘,为世界和平尽一份绵薄之力,或是当下“五四精神”的另一种契合解读。
作为社科院培养并毕业后留院工作的尚社人,选择从事藏学方向研究,这诚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一时的兴趣偏好,而是与社科院在国家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密切相关,也更与老学者们对学术研究的慎探品格影响有关。几千年来,作为中华土地上的重要民族之一,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不畏强暴,不怕艰险,在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谱写出的历史长卷,为我们伟大祖国的文明史册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也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一颗瑰丽璀璨的明珠。近年来,国内外非常重视对藏学的研究,掀起一股藏学热。藏学家们著书立说,发表的文章极多,但出于各自的政治目的,观点各异。例如对藏族族源、聂赤赞普的降生地、藏文的创制、元朝以来中央政权和西藏地方政权的关系等方面有很大争议。学术争论无止境,但这里值得强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有大量干部被派到藏区进行支援建设,他们克服高原反应和长期的思乡之苦奋战在一线,为今天的边陲稳定与疆域和平奉献了一生。他们实践凝炼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今天也特别需要发扬。这里笔者愿意提及作为上海众多援藏干部中的一员,上海社科院前党委副书记卢秀璋,他曾长期在西藏地区工作,升任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党委书记一职,回沪后到社科院继续主持相关科研工作,著书立说,展现出了新中国学者的一身清秀风骨和忧国虑民之情。此外,伍贻康研究员、潘光研究员、黄仁伟研究员等也对中国边疆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长期跟踪研判,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些年轻科研人员。
对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的一段话我深有感触,就是有关冷门“绝学”的一段。讲话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这段话在我读来,也是从心底感到无比的温暖、深切的欣幸。
喜欢上科研工作,或许是因为它在某个瞬间让你倾心,或许因它传承的某段记忆引起了你内心共鸣,或许其展现的逻辑魅力触动了你思绪的柔弱处而激起了拼搏的勇气。作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地方社科院,作为党和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无论是在基础学科领域,还是在应用研究领域,上海社会科学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上海社科院成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全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加快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
喜欢社科院老大楼的古朴、玉兰树的翡绿;喜欢社科院小花园的秋天,微凉,驻足点飘着桂花香;喜欢社科院图书馆里的书香,泛黄的《申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批珍贵档案或只能在这里才能有缘相视;喜欢顺昌路的那一幢小楼,小教室里的书语思辨和傍晚阳台同学间的促膝长谈,或将永远铭记着那个求学时光。而淮海中路的车水马龙,我们的学术追梦,老学者们的感动温暖,哪一个又不是你喜欢上海社科院的理由呢?
科研文化像水滴,滴滴汇入我们尚社人的生命;科研文化似绿茶,甘醇间沁入我们尚社人的心田。自古以来的学者墨客,无不对文化认知传承倾心浪漫,风流倜傥。其人其文,其行其思,总是让我们津津乐道。可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辉煌成就,却很少去想他们那无数个漫长的青灯苦读,行路万里。细细数来:鲁迅、毛泽东、周恩来,哪一个不是踏足街巷,手不释卷,饱读诗书的呢?
让我们一起借着上海新型智库建设的东风,按照李强书记对智库建设所提出的“服务决策谋高见,着眼未来谋先见”的要求,伴着“四力”教育实践的步伐,在这样一个国际风云变幻与中国快速成长的新时代里,展现出我们尚社人奋发努力的精神风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