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尚社青年说”系列推文摘自《尚社青年奋斗新时代》,该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团员青年征文集,生动展现了我院青年奋发有为的新时代精神风貌。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尚社青年立足岗位、攻坚克难,正在书写新的精彩。
作者简介
苏宁,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从事全球城市理论与国际大都市比较研究。莱顿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以及国际合作课题。在核心学术期刊及报纸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成果涵盖全球城市体系、“一带一路”城市网络等领域。
从世博会到“全球城市”:致敬迈向新时代的上海
时光荏苒,不经意间,来到上海工作已13年有余。在从青年科研人员向中年科研人员快速转化的时光中,我无数次在心中回想起2005年那场入院面试中,老所长张幼文老师对我提出的问题:“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的发展特征是什么?”那天,我其实没能回答好这个问题。但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个问题却不仅成为我研究中念兹在兹的追寻方向,而且成为面向2035年上海愿景规划的目标指向。面对这样的偶然与必然,我或许完全不能仅以“幸运”和“幸福”来做自我评判,而更多地在心中油然而生出无限的感激,以及深深的敬畏。感谢上海的前辈、同仁,为我指引出这条“全球城市”探寻之路,感叹上海这座充满神奇力量的城市,让我能够跟随着你的脉搏,去见证新时代中国全球城市的崛起历程。
对城市未来的分析,成为“未来馆”的核心任务。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乃至电脑游戏“SIMCITY”,我们穷极对城市未来的研究,研究方案在一天之中就需要多次修改。当时的方案PPT文件命名,已经无法仅以日期命名,而是以日期+小时的形式出现。2007年1月,我就在社科院的115会议室中,以世博会城市未来馆的方案讨论,度过了我的30岁生日。
这次研究,距离世博核心三馆的完工日期已经不远,时间已经十分紧张。因此,上海社科院、世博局、文广影视集团共同组成课题组,进行主题演绎的最后冲刺。我作为青年科研人员,被分配负责主题馆的主题演绎,既感光荣,又感压力。经过不知多少个从午后到凌晨的讨论,最终我们确定了以“城市人—城市生命—城市星球”为核心的主题内容框架,从不同认识层次,对城市与人、与全球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思考。在那段日子里,我终于知道了凌晨4点的外滩是怎样的样貌,看到了上海这座不夜城睡去的样子。城市生命(City Being)的内涵,或许只有在完整看过了这座城市24小时的生生不息,才有那份更为深入的理解。
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全面启动,这是一次面向中长期发展的全面深入研究,其研究力量覆盖上海几乎所有社科领域见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我有幸主持其中的《未来30年世界城市体系全球城市发展趋势与上海的地位与作用》项目,对全球城市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以及上海的角色地位进行研究。这让我对全球城市自身转型升级的趋势,以及上海独特的全球城市发展特点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2016年11月,在参与时任权衡所长领衔的《改革开放40年上海大事研究·中心建设篇》的研究工作中,我从全球城市视角对上海40年来的城市中心建设进行了重新审视,更加体会到上海全球城市性质的规律性与独特性。
就在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当中,2018年1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正式发布,上海在中国首次提出了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位。这一学术概念,经历20余年的争论与探索,终于成为上海发展的引领指针。这对于我们这些以之为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者们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激励。
回想13年前那次面试,张老师向我提出的问题,我感到,这个问题事实上折射出上海70年来不断实践、探索和论证的崛起路径。当十余年后,这一路径成为民众的共识,成为城市的战略时,我心中无可抑制地感慨: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真的有这样一些研究机构,有这样一批前辈学者,走在时代的前列,心怀着国家的兴盛使命、心怀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引导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对于我而言,这是幸运,对于这座城市而言,则是骄傲。
2018年4月,在我与“全球城市”概念的提出者萨斯基亚·萨森教授进行的书面访谈中,她提到了上海这座全球城市于她而言最独特的地方。在整整40年前的1978年,她第一次来到上海,当时她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人们是如此的礼貌与和善,如此的温和与美好。她认为,这是上海与纽约最大的不同之一。我想,这样一座“有温度”的全球城市,便是上海的魅力所在吧。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与所研究的伟大事物共处于一个新时代,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最大的幸福。感谢淮海中路622弄7号的前辈和同仁们,让我能够拥有这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