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尚社青年说”系列推文摘自《尚社青年奋斗新时代》,该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团员青年征文集,生动展现了我院青年奋发有为的新时代精神风貌。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尚社青年立足岗位、攻坚克难,正在书写新的精彩。
作者简介
常方舟,中共党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 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与公共文化。
昨天文小姐,今日尚社人
我是来自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常方舟。2006年,喜欢文学、热爱诗词文赋的我幸运地以上海市文科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我的第一志愿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大三分科的时候,我选择了中国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我有幸回到上海,师从复旦大学中文系首席教授、同时也是古典文学领域专家王水照先生攻读博士学位。在北大和复旦的10年求学生涯中,我接受了成为一名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的近乎全面的学术训练,初步具备了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基本学养。我喜欢轻嗅春日的百花芬芳,拂过夏夜的舒爽凉风,沐浴在秋日的清冷月光,品味冬天的肃杀缄默。即便是写作严谨的学术论文,也希望用空灵和感性的笔触延展自己的万千思绪。
2016年博士毕业后,我应聘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成为一名专职的科研人员。我仍然记得当时的笔试考题中有这么一问:谈谈你对上海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的定位和作用。凭借对国外智库机构的些微了解,我草草写下自己浅薄的答案,心中却第一次涌起了一丝不安。正式入职后,科研和智库“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让我不再摇摆,逐渐明确了研究定位和方向。我的老本行是古典文学,属于基础学科,理论研究绝不能放松,已经打下的基础也不容舍弃。与此同时,作为国家高端智库的科研工作者,我也必须要尽快适应和学习决策咨询研究的路数,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 然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决策咨询研究从何入手,如何进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此却始终一筹莫展。
幸运的是,我得到了文学所里多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支持和鼓励。 比如,我曾偶尔去上海三山会馆参观,觉得它的策展布展都饶有趣味。在所里老师和同事的鼓励下,我通过联系区文广局,主动上门调研相关负责人,撰成《基层公共文化治理实践创新探索》一文,并得到肯定,最终被收入了《上海公共文化发展蓝皮书》之中。2018年,上海社科院举办了大调研活动,我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申报了《文化消费视域下的网络视听文化产业研究》课题,并集中走访了网络视听文化产业的多家企业,撰成《加快上海直播产业发展》,入选了上海新智库专报系列。但我深知,这些短文还远远不够,我对宣传文化思想工作条线的块面结构仍然停留于纸上谈兵,未能深入接触到第一线的实际工作,还不能算得上是“真知”。
2018年,我接受了所里的推荐,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节目交易部挂职半年。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全程参与了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的策划和运营。活动文案的数易其稿、外宾中宾的联系协调、论坛手册的排版修订、供应商的采购斡旋、志愿者的录用培训、媒体信息的发布推广,让我首次感受到了精彩演出和活动背后的无数艰辛,但也给予了我一次体验文化思想前沿工作实践的绝佳机会。在挂职过程中,通过大量访谈和文献调研,我发现国外知名艺术节往往会定期调整其品牌战略,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全球文化环境。走过20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同样面临着回顾总结和情境调整的诉求,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仍付之阙如。为此,在挂职结束后,我就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品牌战略研究》为题申请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并即将在本年度展开此项研究。我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虽不足挂齿,却多少见证了我从一名基础学科研究工作者转型为科研智库“双轮驱动”科研人员的点滴成长。目前,我作为文学所公共文化研究室的一员,跟随其他的老师和同事从事各类公共文化课题研究,我也期待自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上海的文学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古典文学仍然是我心中的白月光,它依旧很美,很亮,一直是我心追手摹的对象。不过,我也正在努力,让手中的笔离生活更近一点,让文化更鲜活一点,让心更加贴近一点,将科研智库“双轮驱动”贯彻到底,用基础理论研究丰富决策研究的底蕴,用决策研究的经验反哺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最后,不揣浅陋,谨献上我近日集毛主席诗词所成《渔家傲》一首,作为结束语,望与大家共勉:
到得尚社又一年,江草江花处处鲜。
犹制小诗赋管弦。
文小姐,而今一扫新纪元。
胸落文章兵百万,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木霜天红烂漫,
凌云志,肝胆宁忘一寸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