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风采|众城之城,创意未来——《青年报•生活周刊》采访我院青年科研人员邓智团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旨演讲中谈到,“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这是对上海过去40年改革经验的高度概括,也为上海的“改革开放再出发”指明了方向。而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上海面向2035的战略目标定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命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认为,要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从纽约、伦敦等顶级全球城市发展经验来看,以文化建设来营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进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最终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当前全球城市新一轮发展的新路径。

邓智团认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的“卓越的全球城市”能被市民高度知晓和广泛认同,要归功于坚持“开门做规划”的理念。上海的“开门做规划”既是现代技术进步带来的客观要求,也是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的落地实践。只有尽可能调动社会各界 ,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让公众积极参与成为政府决策的推手,才能尽可能地形成被更广泛认同的政府决策。

他还提出了“城兴人,人兴业”的城市发展新逻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文化多元,营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成为集聚创新创意人才、增强城市发展新动力的钥匙。这让纽约、伦敦、旧金山和波士顿等一大批城市,重新焕发创新创意活力,迎来新一轮发展。”邓智团分析,正是从“环境吸引人才”到“人才集聚产业”再到“产业繁荣城市”,由此形成了“城兴人,人兴业”的城市发展新逻辑,城市间的发展竞争也转变为更显性、直接的人才争夺战。

生活周刊×邓智团 Q&A

Q:由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编制的全球城市分级排名《世界城市名册2018》中,上海排名第六,这个排名意味着什么?

A:位置越高,压力越大。这个排名反映了在这些全球城市之中,上海生产性服务业能级算是比较高的。但这个排名其实并不全面,全球城市指数应该要更加综合地来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可能你的长板很长,但短板也很短。但是GaWC的排名,短板是看不到的。所以,我们要客观、理性地去看待GaWC排名的上升,不卑不亢。

Q:排行榜中,顶级全球城市只有伦敦和纽约,上海离达到这一等级还有多远?主要差距在哪些方面?

A:在全球城市的衡量标准里,其实要有一个全球化的规范,这种规范就是用什么标准去做事情。比如说,企业制度和社会交往,是不是有一种全球通用的规则。从规则制度层面的通用性角度来看,这是我们需要着力推进完善的地方。另外一个就是体现在经济密度上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跟这两个城市相比,还是有差距的。第三是文化的影响力。像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这种影响力是世界性的,上海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氛围则还有待提升。再者就是城市精细化管理,从整个城市治理水平来看,我们在城市街区特色风貌的塑造、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Q: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等四大品牌,是让上海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举措,你认为,这四大品牌会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

A:当前上海定位为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的城市。所谓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重要的不是人口多,而是在一些具体领域能够对这个长三角区域产生核心影响和龙头带动作用,而四个品牌就是上海能够着力的方面。上海的全球城市建设不是孤立的,要真正建设好,必须是依托于长三角的。在这个背景下,上海和长三角其他城市才能一起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四大品牌的建设恰恰是其中能起到关键作用的点,能够真正帮助上海发挥出龙头带动的作用。

关于城市中的青年

就上海2035总体规划的制定来看,强调了“开门做规划”的理念,目的是让城市发展的愿景与市民期待的城市愿景相一致。当前上海在人口规模限制和土地减量化发展等四大底线约束背景下,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特别是如何去吸引和留住年轻人,可能是城市决策者们必须强烈关注的议题。我觉得更需要关注的是,上海如何降低工作和生活成本,给年轻人创造更多机会,更好地留住他们,让他们与上海携手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关于进一步的研究

我个人特别关注当前城市发展逻辑的根本性转变。正如“城兴人,人兴业”的城市发展新逻辑,虽然我在《驱动结构与城市发展》里有所论述,但还不够系统和明确,我希望在2019年能更加系统地加以论证。还有就是“创新街区”,在城市中心如何打造一些适合创新创业的区域,在这些以创新为导向的区域里,让工作生活娱乐融合在一起。我还想关注一下在一个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中,不同类型的创新空间如创新街区、科学城和科创走廊等如何实现协调发展。

邓智团 简介

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特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上海社会科学院张仲礼学术奖等;出版《卓越城市 创新街区》《驱动结构与城市发展》《伦敦全球城市发展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国人口科学》《城市发展研究》等国内权威期刊、媒体发表60余篇论文、文章,并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哲社基金、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和上海市软科学项目等10余项。

来源:转自2019年1月6日《青年报·生活周刊》   

文/蔡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