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尚社人”活动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团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团委承办,旨在寻找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以及一切健康乐观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具有正能量的尚社人。欢迎大家继续来稿,将你认为身边正能量的故事发送至sassyjsyftw@163.com邮箱或直接留言推荐。
心无为而成大为——历史所甘慧杰老师五年译书路
“宗方小太郎文书”是日本特务宗方小太郎(1864—1923年)的在华活动40年所探查的总结手稿。其中包含山川形势、物产、人口、道路、钱粮、兵备等情况,视角独特、学术价值颇高。自1957年始,历史研究所就将“帝国主义侵华史料的编译整理和研究工作”列为“本年度主要任务”,“日本特务宗方小太郎遗稿(原稿)的编译”即属其中之一。
2012年前后,在同仁的提醒下,甘慧杰老师以其优异的日文、古文素养和书法辨识力,开始了翻译所藏宗方小太郎文书之路,先日记后文书,每日三千字,每遇疑难之处,便以烟酒助劲,千日如一日,终告译竣。《宗方小太郎日记》(三大册、167万字)近日终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其翻译给学术界留下的长远福祉,可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建所以来最重要的翻译成果之一。
译书之路
耐人寻味的是,甘慧杰老师译此文书,初衷并不在出版后扬名立万,按他当年的原话,不过是“自己看看,玩玩而已”。
职称的评比和考核的压力都未让甘老师停止翻译,他也并不以之为乐,索性就在资料室和研究室“上摇下摆”。译书的工作毕竟不是一蹴而就,这一做就做了五年。
有一次,他在所资料室里和一位年轻的女同仁谈及宗方文书的翻译。我当时正在侧,对话是这样的:
女同仁:“甘老师,你翻译宗方日记真不容易,为什么不先选出点材料,写成几篇论文,在《历史研究》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一下?”
甘慧杰:“为什么要发《历史研究》?”
女同仁:“这样可以有名气,也可以多拿考核分。”
甘慧杰:“为什么要有名气,为什么要多拿考核分?”
或许就是因为甘老师踏实治学,才有了著作的问世。所以,甘老师的同事,历史所马军老师这么评价他:世上的很多大事,常常是在无意中做成的,有时动机和结果还正相反。甘兄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基于他对历史学科并不怎么热爱,因此反而能够沉心下来,无为而成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