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高校青年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宣泄社会情绪,这成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新动向,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共青团组织“要着力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共青团各项工作中去,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真心实意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校共青团能否有效疏导青年的社会情绪,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战略全局,也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稳定,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当代青年社会情绪的主要特征
随着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虚拟网络世界日益扩张,影响着越来越多社会个体的生活,并逐渐形成了整群性、同质性的社会情绪。高校青年学生的成长无法脱离现实生活世界,也无法避免受到网络虚拟世界的影响。通过分析近段时间以来的网络流行词,可以看出,负性的社会情绪已经在校园内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共鸣,日益影响着校园文化和高校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吊丝文化”在校园的兴起,渐成一股风潮。“吊丝”原本主要是指那些出身卑微、生活平庸、感情空虚、未来渺茫、不被社会认同的弱势群体。然而,现在这一词语的定义和使用群体正在不断扩大,大量的年轻白领、知识分子、中产阶级也开始以“吊丝”自居。综合分析校内外的社会情绪,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社会情绪的传播呈现以下特点:
一方面,社会情绪的蔓延主要集中在农民工群体、失地农民群体、失业职工群体等社会弱势群体身上。这一部分群体受教育程度低、就业困难,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并通过便捷的网络手段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找到回应,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共通性情感体验。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在未来人生发展问题上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容易与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形成共鸣。因此,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负性社会情绪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现状。
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于新媒体技术和网络宣泄情绪。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手段的成本越来越低,且极富便利性。同时,获取点击率不仅成为了媒体从业者的商业利润所在,也成为了网民的癖好与追求。因此,在这些开放、匿名、相对无约束的现代信息平台上,个体倾向于随性地将自己的负性情绪在网络世界加以放大,以争取更多的回应(回应可能是支持、同情,也可能是咒骂)。
整体来看,这种亚文化在高校青年群体中的迅速蔓延,体现的不仅是社会情绪在高校的扩散,更深层次地反映了高校青年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疏导高校青年负性社会情绪,解决他们的成长发展问题,需要我们从正视他们的这些需求开始。
二、从青年社会情绪看青年成长发展的主要需求
“吊丝”一词是继“凤凰男”、“权贵”、“平民”、“温拿”、“卢瑟”、“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等词语之后的又一个网络热词。因此“吊丝”情绪综合了分别以“凤凰男”、“蚁族”、“二代”(包括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宅男宅女为代表的四类典型性的青年情绪(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四种典型情绪的持续发酵:
(一)职业发展的需求
2012 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 680 万,比 2011 年新增 50 万,因此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高校学生就业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一方面大城市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 ;另一方面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即使在大城市就业,也难以保障预期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所以,“吊丝”和“蚁族”所指称的这类相对弱势的青年群体,毕业后就业前景不明朗,或者工作收入很低,因此事业发展前景黯淡、心情抑郁。不少高校学生在“选择北上广”与“逃离北上广”问题上存在不少困惑即是这一现实的深刻反映。对于高校青年工作者来说,要注意从“吊丝”话语中分析高校青年学生渴望事业成功、却难以较快实现人生价值的焦躁情绪。
(二)社会认同的需求
“吊丝”所指称的弱势青年群体在现实社会中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尊重和认同,所以他们倾向于通过两种不恰当的途径重建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一部分青年与“宅男宅女”汇合,通过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活动(也包括各种极端的言行)重建自我人格,并以此获取同伴群体的尊重与认同。
因此,“吊丝”与“宅男宅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482012年第2期了部分青年群体极为矛盾的心理情绪状态,一方面消极避世,另一方面又试图积极入世。另一部分青年诉诸于“比惨”,通过将自己区别于居占强势地位的青年群体而获得“吊丝”群体内部的认同。因此,“吊丝”的“公开比惨”与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完全相反,他们通过“给跪了”、“求别说”的示弱行为来发泄郁闷心情和寻求心理慰藉。
(三)异性情感的需求
高校青年在生理上处于青春期中后期,生殖系统趋于成熟,因此在心理上不可避免地产生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愿望。整体上说,高校青年学生产生恋爱的冲动是正常的,但是其中也存在不少需要纠正的问题。有些青年学生谈恋爱纯粹是受到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影响,认为不谈恋爱就没面子,就意味着自己不出众。还有一些青年学生总感到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敢坦然与异性交往,因此产生自卑心理。进一步,在“吊丝”所指称的青年群体当中产生了歧视女性的心理,他们用分数划分女性的外表,充满了对女性的不尊重。这些话语露骨而不加掩饰,表现出强烈的侵略性色彩,值得反思。无疑,网络媒体在其间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放大作用,各类社会事件都被通过贴上“女大学生”的标签而赚取噱头。因此,“吊丝”情绪一方面抒发了青年学生正常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们在面对情感问题时的不成熟心理。
此外,透过“吊丝”话语还可以发现当代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日益受到社会浮躁、低俗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三、从青年社会情绪看共青团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高校青年社会情绪的产生,反映了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所面临的一系列瓶颈和挑战。
(一)复杂的社会环境
在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高校青年容易产生社会情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思想日益多元,青少年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大大增强,价值追求越来越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和自我化,这导致了价值观的分化,引起了多层效应。由于心智不成熟和对社会认知的片面性,一部分青年受到错误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影响,把金钱和财富作为衡量事物的价值尺度;在片面争取物质水平提高的过程中,部分青年放弃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兼之以社会压力的增大和沟通渠道的缺乏,往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进而滋生了负面的社会情绪。
(二)纷繁的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是青年社会情绪发酵的主要推手,也对高校青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些年来,外国电影、外国电子游戏、外国网站等经过精心包装后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颇受青少年群体的喜欢。附着于这些商品之上的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价值观,也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群体。有学者调查研究发现,美国影视片最受当下青少年喜欢;而在爱好电子游戏者中,有33.8%的人喜爱战争暴力游戏;其游戏制作的比例,日本为66.3%,美国18.9%,中国仅10.3%。[1]外来文化的进入,虽然存在着积极的正面影响,但是各种负面影响也亟需各方重视。部分外来文化的渗透和传播,对于青年往往具有诱惑性和侵蚀性,已经构成了对中国文化发展选择的深刻挑战,并将极大影响着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三)发达的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青年社会情绪的生成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也对传统思想引领工作带来不小的冲击。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青年是社会阶层中最具活力、喜欢新奇、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这些特点决定了青年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受到影响最深。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 2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1 年 6共青团工作与青年思想引领本刊定稿PEKING UNIVERSITY YOUTH STUDIES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4.85 亿,较 2010 年底增加 2770 万人,其中 35 岁以下网民占上网总人数的82.6%。[2]网络占据了青年大量的时间,其传播的快速性、虚拟性、匿名性等使它比物理世界的人际传播更轻松,也对传统的思想教育引领工作带来了较大冲击。
(四)变化的集聚方式
青年集聚方式的变化对团组织覆盖全体青年带来挑战,使得团组织思想引领工作的成效受到影响。随着青年的政治情绪趋于平缓和大量形形色色青年自治组织的兴起,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日益变化,过去传统的空间聚集方式、行政化组织体系中的聚集方式受到了严峻挑战。青年的课余生活愈发丰富,很多活动不再依托团组织展开;网络世界和虚拟世界大行其道,青年通过不同的表达渠道发泄社会情绪,难以被团组织有效反馈和及时反映,这些新情况给团组织有效覆盖全体青年带来了挑战。
四、探索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工作的相应对策
深入分析青年思想的新特点,认真研究青年社会情绪形成的社会原因和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瓶颈,准确把握青年成长发展的强烈需求,是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文章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工作的相应对策。
(一)深入研究青年社会情绪问题
要深刻认识到青年社会情绪问题的重要性,并将准确把握青年社会情绪作为深入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前提基础。同时,要结合对青年思想特点、成长发展需求的分析,系统梳理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发展瓶颈,这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二)帮助青年就业创业
就业创业困难是青年有社会情绪的重要原因。共青团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积极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既是履行了团的基本职责和应尽义务,也是对青年社会情绪的有效疏导。团组织要积极拓展大学生的各项素质,培训好青年的创业本领和就业素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就业拓展活动,提升青年的服务技能、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要引导青年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短板,针对社会就业现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搭建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充分整合各项半岛电竞官方网站首页下载安卓
,为青年提供就业见习岗位,构筑青年就业创业的各项渠道。
(三)引导青年正确认识社会发展问题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学校是青年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也是价值观教育阵地的最前沿,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青年德育课堂之中,是疏导青年社会情绪、坚定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要引导青年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通过理性、科学的方式方法,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切实提高辨识能力。要在尊重青年主体差异和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引导青年选择正确价值观,向青年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涵,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四)积极倡导实践育人
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知行合一,使广大青年在实践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良好心态,是疏导青年社会情绪的有效形式。实践活动的成果应通过举办主题团日、团课、讲座、讨论、座谈等形式予以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们日常的学习、生活相联系,不仅要使青年增长才干、增加见识,更要培养青年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使青年走出自我情绪,走出小家融入大家。
(五)加强共青团自身组织建设
团的建设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有效疏导青年社会情绪。在青年思想愈发多元化、主体意识不断强的今天,团组织应要立足于青年实际,注重充分调动发挥青年自身的主体特性,引导青年进行科学、合理、自主、自觉管理。网络是青年表达感情和情绪的重要平台,团组织要充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为共青团进行分类引导工作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并充分运用新媒体凝聚广大青年,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空间。面对各类青年自治组织大量兴起的新形势,共青团应致力于将各类组织纳入到团组织综合管理的结构之下,总体部署,通力合作,构建多层次多角度、拥有良好信息反馈度的立体化管理模式。
(来源:青春厦大http://tw.xmu.edu.cn/2c/1d/c3476a76829/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