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也是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成立五周年。为更好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指示精神,更好实现“艺术营造城市、艺术激活城市、艺术助力城市发展”的愿景,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公共艺术的发展,“艺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发展”主题研讨会议于10月26日在上海举行。
本次研讨活动是“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2023年主题文艺活动”主体活动之一,由沪苏浙皖四地文联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和沪苏浙皖四地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会议得到了长三角地区相关专家、学者们的积极响应,征稿期间,主承办收到了来自三省一市艺术界、学术界投稿50余篇。会议聚焦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中的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主要有“公共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公共艺术与新时代的城市更新发展”“公共艺术的人民性导向”“公共艺术社区的营造及公众参与”“公共艺术与乡村振兴”等议题。研讨会分主会场和分会场两个部分,主会场由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评协主席、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主持,分会场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主持。
一“公共艺术”内涵的反思与拓展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教授在主旨发言《走进新时代的城市公共艺术》中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的性质与功能,认为公共艺术因其“公共性、在地性与艺术性”高度统筹的属性,在映射城市人文价值、激发城市公众参与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城市软实力的生动体现。
围绕这一主题,专家学者对“公共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内涵提出了独到见解。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研究员杨舢借用德勒兹的“组装”概念,颇有见地地指出过去在探讨空间的“公共”与“私密”的关系时存在的界限固化问题,认为应当用“空间公共性”这一相对流动的概念来界定公共空间,指出公共性是一种各主体“突然被连接在一个节点上的一个大的生存状况”。在此公共性的“涌现”中,艺术逐渐突破自己原来的边界,形成了一些新的空间的组装,进入了空间的共性的生产。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傅军在对展览“宅生记”等五个公共艺术案例展开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探讨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媒介跨越性和流动性,与杨舢副研究员的观点相互映照。在如此具有流动性、不确定性的实践中,只有表明自己的立场、体现出社会的公益,公共艺术才能带来社会整体状况的改善。隆中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策划总监马圣楠则从汉语语法的角度重论“公共艺术”,指出其具有“艺术公共——大家一起创作的艺术之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大家共享的艺术”的双重含义。通过上述的理念反思、案例分析、词汇研究等多层面的探讨,会议实现了对“公共艺术”本质含义及其对城市与社会的介入层面的多重观照与思考。
二、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公共艺术
“城市更新”一词最早在1958年提出,从清除贫民窟到社区更新,“改善民生”始终是城市更新的初心所在。作为同样以“公共性”为重要内涵的公共艺术,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互作用有待更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对此,在主旨发言中,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文学所研究员徐锦江探讨了公共艺术如何成为城市空间构想和权利意识、社会自治和市民精神、软实力和审美治理的文化性表征,为理解城市更新与公共艺术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视角。江南大学教授王峰从城市形象塑造的角度,以无锡、南京公共空间中艺术介入的实例揭示出公共艺术在当下城市发展中的使命。
在对“艺术空间”本质的探讨中,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朱恬骅通过考察“艺术空间”的起源,揭示了其“另类”本质——即拒绝“预设的生活”,为探索多元而各具特色的城市更新道路提供了底层思路。《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以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申园”为例,进一步指出反对预设、反对简单复制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发掘中华传统文脉的基础上“激活城市想象力、活化城市空间”才是迈向理想城市的发展路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谭峥指出了城市中大量的“消极空间”与“无名场所”的存在,提出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为市民提供美好的新公共空间。在具体的举措方面,《新民晚报》社文体中心主编朱光点出了“戏剧节庆”所具有的激发城市想象力的功能,戏剧通过故事性和叙事性造就人,人再造就城市,最终能够形成正向的互动生态。尽管公共艺术具有赋能城市更新的功能性,其自身的艺术独立性不应被忽视,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教授丁曦林就指出,公共艺术表面上有时候很轻盈,但是其原创性、独创性所蕴含的有形、无形的爆发力和伟力是绵延恒久、不可估量的,公共艺术应保持自身的独立价值与创造力,百花齐放,有容乃大,不断创造新的审美平衡,彰显城市精神。
三、公共艺术的人民性实践
“人民城市”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的建设目标,在此背景下,公共艺术如何回应“人民性”问题,成为新的关注向度。主旨发言中,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王犁以“宋韵今辉”特展的成功举办为例,指出“博物馆、美术馆等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如何回应人民城市的建设目标”已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上海纽约大学互动媒体与商学艺术助理教授袁雁悦聚焦“公共艺术创作者与参与者是什么关系,我们的人民怎么样参与其中”这一问题,分享了“跨代际共创工作法”及其实践中的成果与面临的挑战,提出希望能够和社会上更多的人士进行链接,使参与者成为未来的引领者,真正实现“社区共建”的人民性愿景。“文化机构进社区”则提供了另一种实践思路: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孙哲老师以社区美术馆为例,提出公共艺术应形成完整的社区化机制;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部副主任郭奕华则以上海大学博物馆参与社区实践为例,回应了王犁教授对当下博物馆应当回应社会需求、发挥美育作用的期许。在剧院空间的当代角色方面,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教授董峰揭示了当代剧院功能的延展趋势,指出其正以商业演出与艺术教育协调发展为特征。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石俊则进一步拓宽对其功能的期许,认为其应该发展为一个全天候的文化场域。在具体实施和运营层面,上海大剧院副总经理王晨分享了上海大剧院从公共空间建设转向艺术品牌运营的实践经验,为当下文化机构的可持续性运营提供了宝贵参考。除了以上的案例,中国美术学院张婷老师从公众视角的角度对公共艺术的“人民性导向”进行了总体的观照,提醒大家当艺术品走进公共空间、占有公共空间时,其面临的语境便从一种纯粹的美学视角转为了“一种可能被发生任何舆论纷争的社会视角”,艺术品在走向人民性实践的同时,也面临着理论层面自我消解的可能。
四、公共艺术的“在地性”思考
“在地性”(Localization)概念旨在探讨全球化对地方发展的影响,是对全球化浪潮下地区发展“同质化”反思的理论产物。对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在地性”问题展开探讨,旨在促成公共艺术与其所在之地融合,在利用好当地文化 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艺术平衡,具有活化乡村本地文化 以助力乡村振兴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层面的重要功能。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治军的主旨发言《文化乡村与乡村文化》通过展现杨善洲、黄文秀等人致力于新乡贤文化的实例,指出城市公共文化建设要对农村文化作深入的调研,发现乡村文化之美,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乡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教授指出在建立国际城市的过程中“用艺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性,用艺术“点亮城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徐明松总结了当今公共艺术已规模性进入了“文化地理重构”、艺术对空间的介入从内涵到外延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的基本状况,强调了此过程中“在地性”的重要性。在“艺术介入助力乡村振兴”的讨论中,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康化教授从关系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在用艺术介入乡村时要注意“对话性”,实现艺术和原生乡村空间双向赋能。在此基础上,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张昱通过对“大地艺术”概念的引介和分析其在地实践的可行性,指出了一条富有创造性的乡村振兴道路。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陈云霞则从《吴歌甲集》中所见的长三角相互融合的历史证明出发,介绍了“新吴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作为具有普适性的民间公共艺术在当今的在地性实践。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陈蔚镇另辟蹊径,探讨了“城市废墟”这一另类景观及用“公共艺术点燃城市的存量空间”时公共叙事与个体故事之间的裂隙与张力,展现了对“废墟景观复兴”过程中的“在地性”思考,进一步丰富了“在地性”探讨的层次。
王梦雅 陈彦翰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生)
主编:朱生坚
编辑:张晴柔
运维:任洁
制作:小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