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崇选 等 | 中国特色城市文化实践与理论研究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23-11-30浏览次数:10

《中国特色城市文化实践与理论研究》 郑崇选 等著

20239 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城市文化,主要是指当代中国迅速展开的城市化进程中,在文化领域所发生的各种类型的实践形态,与研究中经常参照的西方城市文化有比较鲜明的区别,对研究问题的聚焦也有显著差异。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城市文化发展实践,重点是基于城市文化实践基础上的问题视野和理论构建,在系统梳理与综合归纳的基础上,提炼中国特色城市文化实践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经验,尝试提出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构建的主要面向,进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视域中提供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的当代关注与未来发展的相关思考。

 

导论:以充分的实践自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节选)

实践自觉是文化自觉、理论自觉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应该直面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各领域的系统实践中发现和找到支撑“三大体系”构建的真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内生性、原发性,是全新的经验系统和知识场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进行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和学科化把握。“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中国的经验固然源自中国的实践,有明显的中国特殊性,但中国经验也是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的实践形成的,所以又有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性。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中国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是最基本的来源,只有建立在充分的实践自觉基础上,深刻揭示实践、服务实践并指导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才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创新理论。 

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中国城市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无疑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既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理念的充分表述,也是城市治理的根本目的所在。以人民城市建设为崇高使命和价值追求,涉及到城市的正义、权利、治理等本质问题。在人民城市理念前提下,提升中国城市的软实力才有价值意义,并由此在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实践之间构成一个连续的、有机的整体。

当前,西方的城市发展已经相对固化,中国的城市发展却还如火如荼,城市理论发展的实践基础,正逐渐转移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中,中国的城市实践将为未来城市理论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证基础。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人民城市理念的提出正当其时,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以生产、生活、生态和生命的有机统一为建设基础,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三感为衡量标准,构成了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的主体“人民城市”理念指明了下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正确方向。

 

今天强调提出人民城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理念,同全球城市发展从形体主义向人文主义的逻辑转向是密切相关的,是从形体主义、规划主义、空中视角,向人文主义、有机成长、地面视角的一种转化。以人民城市发展理念为指导,中国城市应建立起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感”为依据的中国城市评价体系,力图使未来的理想城市在生产、生活、生态和生命之间实现有机统一,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实现路径,在城市更新和治理过程中努力贯彻人文主义导向和全过程民主。只有将全面提升软实力与全面建设人民城市紧密联系起来,才会走出一条不等同于再版、翻版西方发展道路,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城市发展新版。

现代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往往伴随了一系列无法避免的“城市病”,从 20世纪 6070年代开始,以列斐伏尔、卡斯特尔、哈维等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针对现代工业文明时期的城市问题,如焦炭城、贫民窟、贫富差别、犯罪率、污染、传染病等,对西方现代城市在后工业时期的状况进行了猛烈批评。事实上,“城市病”之所以产生的关键原因,就在于没能把握好城市究竟归属于“谁”的问题。“人民城市”的理念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回答,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城市,“人民”才是城市的主人。“人民城市”重大理念对城市权力的归属作了更为确凿的定义。城市空间规划、城市治理、城市正义等问题,归根到底都应该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去考量。

事物处在永恒的变动和发展当中,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世界,不断有新的关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概念出现,而判断这些概念和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应当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检验的试金石,才有可能将理论的价值最大化地服务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例如,新冠疫情的发生,人们又开始向往郊区人口相对稀疏、可随时呼吸新鲜空气的自然环境,芒福德和霍华德在早期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建设理念被重新提起。同样也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发生,隔离区的防疫和生活很多都靠居委会和社会组织互助完成,让人们重新意识到邻里社区基层互助的重要性。而在今年中国不少内陆城市遭遇罕见洪水灾害,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抵御底层风险的“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城市“韧性”不仅体现在地面城市景观、功能的复原能力上,也对向地下拓展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内涝带来的水、电等设施的中断,尤其是因停电导致的网络通讯中断,启示人们在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的同时,也势必要将风险和灾害防护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所有这些围绕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都必须放置在已有的中国城市经验中来判别,是否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来帮助建构一种更为优质的城市生活,成为使用和判断这些理论的标准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和学界提出的“人文城市”本质上有相通之处。“人民城市”的发展理念是基于中西城市发展实践和理论,针对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现状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它对于扭转前四十年城市发展“大拆大建”所造成的一系列弊端有很好的纠偏作用,对于下一阶段城市的长效发展和有机更新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在逐步脱离形体主义、空中视角的今天,城市发展过度强调资本在全球城市间进行 配置的能力,显然与“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并不完全合拍,而数字化在塑造城市生活便利化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城市生活以人为本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建设“人民城市”的主张,还对应于当今全球范围内新出现的城市发展问题,为城市究竟应该如何发展、为了什么目的而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许更能代表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理念趋势,而对“人文转向”、“烟火气”的呼唤,也是朝着世博会提出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口号所蕴含的城市本质的回归。 

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的构建 

当代中国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成为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基于中西多种文化形态融合生成的当代中国城市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动力,城市文化将是未来中国的主体文化形态,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核心内涵。对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的研究,不仅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题中之意,更为重要的是在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中,提供了城市与乡村相互促进、融合共生的最优路径,最终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面建成。

中国特色城市文化反映了中国文化在城市社会的发展态势,彰显了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城市为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延续所做出的独特贡献,其成功经验可以对世界城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文化发展带来有益的借鉴。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的提出,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当代中国的城市发展道路,之所以能够取得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持续繁荣的两大奇迹,就是因为我们在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走出一条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对这条路径所凝聚的经验进行规律层面的提炼,本身就是理论创新和“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体系的建构要着力把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的具体实践总结好提炼好,在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的实践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体系成为世界城市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体系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文化理论的建构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适应;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三是当代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是城市文化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综合考察当前城市文化的研究现状,虽然在西方理论的译介、城市问题的批判研究、城市空间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的研究工具依旧是西方城市文化理论所提供的知识体系和分析框架,不少研究成果是“知识保管员”式的整体移植或者是结论先行的片面阐释,缺乏基于中国城市实践基础上的问题视野和知识创造,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的理论自觉比较缺乏,在整体性和系统性上亟待进一步深化推进。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围绕城市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城市文化发展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为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的构建提供了基本遵循。基于中国特色城市文化实践的整体研判和系统梳理,在“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的融通中,我们已经可以初步提炼出可以继续深化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上海石库门一景(图片来源:新民网)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为城市文化生产的人民性提供了鲜明的实践指引,与西方城市文化生产的资本导向形成本质上的差异,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城市文化从以儒家政治学说为单一核心的萌芽中,生成出充满地方特色且灵动丰富的多形态文化体系,在城市营造、建筑设计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留下了丰富的城市文化理论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需求为旨归,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要任务,探索出一条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国之路,在城市文化公共性的维度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当代中国的城市文学文本不仅带有作家强烈的个人风格,还将历史长卷和现实万象结合,折射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多样性。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已逐步确立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文化遗产观,推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全过程民主实践,建构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方案与中国话语。城市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文化发展之间建构的双向互动关系也是具有独特创新意义的中国实践,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层累造成的种种技术决定论论调,重新校准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上来;二是强调了城市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对数字化转型的规范性作用,延续并发展了城市文化开放、多元、包容的基本特征,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文化发展实践,重点是基于中国城市文化实践基础上的问题视野和知识创造,在系统梳理与综合归纳的基础上,以西方城市文化理论的辨析为参照,提炼出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的核心主题、核心概念,并进行全面的阐释,进而提供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的当代关注与未来发展的相关思考。本书的中国特色城市文化,主要是指当代中国迅速展开的城市化进程中,在文化领域所发生的各种类型的实践形态,包括政府层面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在书名的确定上,本书没有出现体系的概念,主要是基于当前城市文化理论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体系的程度,虽然有一些分散的个案研究或者是理论的提炼,但是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特别是在中国特色核心概念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方面,还处于初步的理论自觉阶段,因此,用“中国特色城市文化实践与理论研究”作为书名,虽稍显宽泛,但比较符合当前的研究事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精神和上海市委关于推动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我院党委提出以学科体系建设为抓手,发挥高端智库优势,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我们的基本设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上海市推动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目标要求,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现实需求为起点,结合我院各研究所专业学科特色和重点研究方向,组织开展学科体系建设,注重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工作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注重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注重总结实践中的新规律,提炼新理论,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新观点,彰显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和优势,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贡献。

2023年,我院结合主题教育,围绕科研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智库建设等开展大调研活动,在我院建院65周年院庆之际,组织全院17个研究所,开展集体研究和联合攻关,推出我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研究丛书”学术成果,本书为丛书系列成果之一。

本书是文学研究所集体科研成果。在两年多时间的多次研讨、写作、论证及修改过程中,大家付出心血智慧和艰辛工作,最终形成本书。其中,郑崇选同志作为负责人,全面指导、重点把握,从本书开始申请到分组讨论、论证、确认,从本书撰写结构的编排到书稿内容的谋篇布局都严格把关,并负责本书最终统稿和定稿工作。参与本书写作的科研人员根据撰写工作任务安排,加班加点及时完成工作任务,为本书的最终成稿付出了智慧和心血。具体分工如下:

导 论:以充分的实践自觉构建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郑崇选、徐锦江负责。

第一章:新时代关于城市文化的重要论述,张昱负责。

第二章:西方城市文化理论的综合辨析,胡俊负责。

第三章:传统视域下的城市文化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戴伊璇负责。

第四章: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方案,金方廷负责。

第五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公共性,冯佳、钱泽红负责。

第六章: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文化赋能,李琳负责。

第七章:中国城市民俗研究的变迁与转型,程鹏、毕旭玲负责。

第八章:城市文学的文化建构,曹晓华负责。

第九章: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文化的未来发展,朱恬骅负责。

在本书研究和写作过程中,院主要领导全程予以关心和指导,先后组织了多轮专题会和座谈会,听取文学研究所汇报并提出宝贵建议,在此谨表敬意和感谢!

最后,对上海人民出版社高效细致的出版工作一并致以谢意!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023  8


   

   以充分的实践自觉构建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

第一节 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中国城市实践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城市转型

第三节 当代城市文化创新的主要维度和趋势研判

第四节 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的构建

 

第一章 新时代关于城市文化的重要论述 

第一节 以人民为中心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

第二节 文化遗产是赓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依托

第三节 提升城市精神品格和文化品位

第四节 作为城市治理体系中的文化要素

第五节 面对“城市病”的文化发展对策

 

第二章 西方城市文化理论的综合辨析 

第一节 西方城市文化发展现状及概述

第二节 西方城市文化理论的构成和分析

第三节 对中国城市文化研究的启示和思考

 

第三章 传统视域下的城市文化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第一节 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理论溯源

第二节 传统物质文化中的城市文化理论发掘与当代意义

第三节 古典文艺脉络中的城市文化

 

第四章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方案 

第一节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政策导向

第二节 中国城市文化遗产的实践案例:比较与反思

第三节 “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第五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公共性 

第一节 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性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造性实践

第四节 中国特色公共文化与城市文化理论建构

 

第六章 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文化赋能 

第一节 文化产业与城市空间赋能的文化溯源

第二节 文化产业与城市空间赋能的文化升级

第三节 文化产业与城市空间赋能的文化协同

第四节 文化产业与城市空间赋能的文化赋值

第五节 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与城市空间赋能的对策措施

 

第七章 中国城市民俗研究的变迁与转型 

第一节 国外城市民俗研究的发展与经验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传统民俗变迁研究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第四节 中国城市民俗学研究对象与方法的转型

 

第八章 城市文学的文化建构 

第一节 城市文学学术史概述

第二节 城市文学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图景

第三节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的城市文学展望

 

第九章 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文化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第二节 数字化转型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和挑战

第三节 城市文化对数字化转型的回应

第四节 数字化转型实践的城市文化理论意义


   

 

主编:朱生坚

编辑:曹晓华

运维:任洁

制作:小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