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江南城市绚烂长卷:张岱与《陶庵梦忆》——文学所举办第11期“水花雅集”青年学术沙龙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24-04-10浏览次数:10

202449日下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青年学术交流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古代文学与文化工作室、红色 创新利用研究工作室承办的第11水花雅集青年学术沙龙在豫园股份太极馆成功举办。活动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任哨奇主持。

 


豫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东方生活美学研究院院长胡俊杰、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与期待。

 

胡俊杰在开场致辞中提到,本次沙龙的主题与豫园的文化理念高度契合,作为明代东方生活美学的先驱,张岱的《陶庵梦忆》承载了丰富的东方文化内涵,与豫园所倡导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发展融合理念息息相关。他提到,豫园举办的灯会活动将作为一个载体,积极推动上海文化“走出去”,提升上海文化影响力,期待与文学所有更多合作,共同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郑崇选在致辞中对豫园集团为本次“水花雅集”青年学术沙龙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自明清以来,江南城市群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阶段性高峰,其文化之发展与勃兴具有重要影响力,《陶庵梦忆》是江南文化的代表性作品,彰显了雅俗共赏的东方美学,对相关历史文化 的挖掘,将为当下城市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发展带来诸多有益启示和借鉴,希望本次活动的开展及后续研究的深入推进对相关议题有所助益,期待文学所与豫园集团有更多合作,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在建设习近平文化最佳地过程中有更多作为与担当。

 


主题演讲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明代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资深研究专家夏咸淳围绕张岱与《陶庵梦忆》,深度探讨了这部晚明江南城市绚烂长卷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夏咸淳老师首先从叙事重心入手,讲述了《陶庵梦忆》如何描绘江南城市的繁华景象,阐释了晚明江南城市特别是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的居民生活美学。他指出,江南地区的文化景观,如建筑、杭州西湖等,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和美学价值,江南城市不仅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且其文化传统至今仍然影响着当代社会。夏咸淳老师由此讨论了明代至清代文化的传承和转型,以及不同时期的人文思潮,强调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在《陶庵梦忆》的艺术成就部分,他着重强调了张岱在创作过程中的独特视角和精湛技艺。张岱的作品粒米大千,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了艺术家的深厚功力和生活情感,而其在苦功锤炼中创作出的作品,更为晚明文学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谈及张岱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时,夏咸淳老师讲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卓越才华,认为张岱不仅身世显赫,还拥有多才多艺的禀赋,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更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最后,夏咸淳老师探讨了《陶庵梦忆》的当代价值,指出这部作品对城市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鼓励青年学子主动担当文化使命,研究和传承江南城市文化,为当代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晗以“从传统到现代:江南文化的流变与当代价值”为主题,与主讲嘉宾展开对谈,探讨当前应当如何理解江南文化、研究当代城市。吴晗围绕“江南”与“城市”两大核心概念,从地理、文化经济、以及纯粹文化等多个层面深入解读了“江南”这一概念,剖析了江南文化的发展特质。接着,吴晗将目光转向“城市”,通过对江南城市的规模、建设、经济与文化发展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展现了江南城市的繁荣与魅力。在展望江南城市文化的未来时,吴晗提出了关于文化传承、人文经济、以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方面的思考,并以经典文学作品和研究成果为例,探讨了江南城市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

 


互动讨论环节,文学所科研人员就张岱的文学作品风格、晚明文人的乐观精神、晚明与清初文人及其作品的区别等文学研究新议题与夏咸淳研究员展开交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