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上午,文学研究所城市文化与文学研究室副研究员朱生坚做了题为“艺术作为无中生有的有限性——谢林《艺术哲学》第42节读书笔记”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陈占彪研究员主持并做点评。
朱生坚副研究员在讲座中指出,艺术作为无中生有的有限性,这是艺术之为艺术的基本特质。通过对谢林《艺术哲学》第42节文本的详细解读,朱生坚副研究员从事实或法则、解释与建构、有限和无限、顺从与征服、族类与人类五个方面探讨了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神话的关系、艺术创作的标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以及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谢林所说的,神话不是个人或群体的作品,而是整个族类的作品,他认为,艺术作品应是个人的作品,也是族类的作品,最高层次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个体与族类的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艺术的基本特质是无中生有的有限性,这种批判性的建构同时包含了其对立面,即艺术也是有中生有的无限性。艺术作品必须具有原创性,虽然在感性形象上是有限的,但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超越这种有限性。
陈占彪研究员点评指出,朱生坚老师的讲座深入探讨了谢林的神话,或者说高级的艺术,是个体的,同时也是族群的艺术哲学思想,特别是结合了谢林所说的希腊神话中“从有到有”的“有限性”,基督教神话中“从无到有”的“无限性”,创造性地,或者说折中地提出了“无中生有”的“有限性”这样的命题。陈占彪提出,谢林的理论是从西方的宗教、历史、神话而来的,他的艺术理论是否能够解释中国的宗教、历史、神话,值得进一步探讨。
互动环节,通过对讲座内容提问的回应,朱生坚副研究员就讲座内容进行了拓展和深化。
朱生坚,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复旦大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西方美学、文艺学。
撰稿:李琳
编辑: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