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所文学与文化系列学术讲座】马娇娇:晋察冀—解放区文艺的地方经验与生产机制1937-1945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23-12-19浏览次数:10

20231219日上午,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娇娇博士做了题为“晋察冀:解放区文艺的地方经验与生产机制1937-1945”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主持,中国文学研究室主任袁红涛副研究员和张炼红研究员点评。

 


马娇娇博士以1937-1945年的晋察冀根据地为中心,重点讨论了抗战期间解放区文艺的“地方”问题。“晋察冀”地处对日武装斗争最前线,乃是第一个成立、也是唯一一个得到国民政府行政院和军事委员会正式承认的敌后根据地。战争期间,该地对外输出了大量有关八路军抗日的文化表象与历史细节,强化了中共作为军事力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对内则不断发动“村剧团”、“冀中一日”等群众文艺运动,实现了新文艺的“在地化”过程。在不同话语力量竞逐博弈的华北,“晋察冀”的表述与生产,对于讨论中共不断演化的政治文化实践而言,始终具备“范型”的意义。不惟如此,战争期间出于对敌宣传、群众动员等现实需求,晋察冀文艺必须最大程度地迫使“地方性”进入自身的结构形态,其知识 的择取、话语技术的运作、文艺内景的生成,无一不发生在地方生态的具体变动之中。在此框架内,“晋察冀”足以成为解放区文艺内部“地方化”的代表案例之一。通过对这一个例的探究,试图能够为“解放区文艺”重新找寻“起源”叙事——这不仅仅涉及对此前“一体化”的区域秩序的重新厘定,在根本上也将关乎文艺作为“革命工作”的内在动力。

袁红涛副研究员在点评中首先肯定了马娇娇的研究立足于扎实的资料,并以精准而充分地阐发,揭示了1937-1945年间的晋察冀根据地为解放区文艺所提供的地方经验,他认为这一研究所持的地方视野为认识革命文学传统的流变打开了更开阔的空间。

张炼红研究员在点评中特别指出这一研究的挑战性和突破点,并从中选取几个关键问题展开探讨:如何动态把握解放区文艺的“起源”叙事所涵纳的在地性、内生性、生长性,及其成为“范型”后的延展性;如何考察作为社会政治文化综合体的革命文艺实践,在“地方”呈现中诸多构成要素间的共时性结构和历时性轨迹;如何体认社会动员中基于主动与被动的辩证关联而来的“人民主体”,与其切实承重于时代进程中所体现的历史能动性,等等。

互动环节,通过对讲座内容提问的回应,马娇娇就讲座内容进行了拓展和深化。

 


马娇娇,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清华大学“水木学者”博士后(2021-2023)。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解放区文艺、晋察冀地方研究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