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起源之探索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16-07-19浏览次数:16


崇明岛地处中国东海,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江,三面临海,是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中国第三大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最大的沙岛。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公元705年(唐朝神龙元年),在西沙设镇,取名为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崇明正式建州。现在的上海市崇明县辖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崇明在元代朱清、明代沈廷扬、现代陈干青三人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航海事业所作的贡献最为显著,被后人称誉为“崇明海运三杰”。

本文以元代崇明人朱清为代表,分析崇明对形成海上漕运路线,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世界最早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六国码头”的建设、江南文化的繁荣和上海城市的勃兴、长三角地区崛起的历史贡献,探索崇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起源。

 

一、朱清等人开创海运漕粮是元代世界丝绸之路的起源

(一)为南粮北运,启动了中国海上漕运的先河

13世纪中叶,蒙古族在蒙古高原崛起,北方历唐末、五代、宋、辽、夏、金、蒙古长达数百年战乱,开始了统一的步伐。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大汗位并建元“中统”,1271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1279年统一中国。

忽必烈统一全国后,疆域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接管辖首都附近的腹里地区(即今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今西藏),以及陕西、辽阳、甘肃、河南、四川、云南、湖广、江浙、江西、岭北10个行中书省,领土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

刚刚建立起的

元朝为稳固政局,需要大量粮食。据《元史·食货志》记载,元朝政府一年的粮食征收额为12114708石,而江浙行省(今江苏、安徽两省的江南部分,江西的一部分以及浙江福建两省,其中也含今上海部分地区)占了4494783石,将近全国各行省总额的二分之一。

当时,江浙一带的漕粮从扬州沿古运河北上,途中装卸三次,十分不便。利津入海口又容易淤塞,所以这条路线的运输量不大。至元十九年(1282年),通过大运河运到大都的粮食迟迟不到,正当忽必烈和他的大臣们一时想不出办法之时,有两个人向元朝廷进言:从海路运输江南米粮。

这两人一个叫朱清,一个叫张瑄。

据《新元史》等史料记载:朱清,崇明姚刘沙人。他“身长八尺,貌如彪虎”,先是和母亲捕鱼为业,后受佣于沙民富豪杨氏家。因不堪主人奴辱,愤恨之下,“夜杀杨氏,盗其妻子财货去。”随后,他“亡命集党,为之渠魁,操舟贩鬻私盐,兼事于摽盗”成为海盗。朱清贩私盐入吴淞江,到嘉定新华镇换米,遇嘉定县八都新华村(今川沙高桥附近)人张瑄,两人“结为兄弟”。据史籍、志书记载,朱清、张瑄因生活所迫当海盗,率领部属在海上活动了十五、六年,非常熟悉南北海路,能在不可渡越的“料角”险滩危湾行船,畅通无阻。

至元十二年(1275年),朱清、张瑄受降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攻陷临安后,朱清、张瑄等人曾受命将南宋的档案、图表、祭祀器具等库藏从崇明州由海上运至直沽。至元十九年(1282年),朱清、张瑄海运漕粮的建议得到了当朝皇帝忽必烈的允准。

(二)海运漕粮是一次世界发明,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探索

至元十九年(1282年),朱清、张瑄和总管罗璧等人奉忽必烈之命在今崇明、太仓一带督造60艘平底船(即“沙船”)。同年12月,在他俩的主持下,漕船在今天的江苏太仓浏河装粮,大船装载1000石,小船装载300石,60艘平底海船共装运漕粮4.6万石,每船置监运漕粮水兵16名。船队浩浩荡荡出发后,经扬州,过海门县以东的黄连沙咀和万里长滩,然后向西北航行,到达淮安、盐城县,再往北行,沿着漫长的海岸线一直北上,在今天的山东荣成地区折转向西航行,到达登州古港,继续西行进入今天的天津海河口。

由于这条航线出长江口后便往西北方向的沿海岸行走,浅滩、暗礁众多,航行十分危险,全程计13350里,路程很长。第二年3月才到达京都。这一次运粮4.6万余石,海难损失粮食将近0.4万石。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忽必烈任命朱清为江东道宣慰使、张瑄为淮东道宣慰使,同时兼领海道都漕运万户。这年海运粮食150余万石,走原先路线,然而沉舟粮食竟高达24.5635石,相当于16%的船粮为大海吞噬!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朱清等人以“此路险恶”,决心“踏开生路”,新辟海路。改进后的航路具体走向是:自刘家港出海,粮船过了长江口以北的万里长滩后,转向东北往大海深处驶去到青水洋,此后乘东南风,航行三昼夜过黑水洋,再得东南风行一昼夜,到成山角,最后到达海河出海口。这条航路启航改至夏季,一路可乘季风,又可顺着西太平洋黑潮暖流北上,航行加快,约半个月时间就可到达终点,且海难损失的粮食由上年的16%降至3%,收效显著。

但是新航路如果遇到“顶风而上”的情况,需要一个月以上才能到达目的港。于是朝廷命海运千户殷明略对漕运航路再作改进。

殷明略改进后的新航线,仍从刘家港启运,由长江口出海以后即直接向东进入黑水洋,经由黑水洋直接向北航行到成山角,再转向西航,仍由渤海南部以达界河口。风向顺利时只要10天左右便可航毕全程。据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的漕运记录,海难损失的粮食,占起运粮食总量的百分比已降至2%左右。这条航线后人称为“殷明略航线”。

除了朱清、殷明略, 据《新元史》卷一百八十二·传第七十九记载的一个故事讲:在大元王朝海运漕粮中和朱清一样的功臣——昭武大将军、海道运粮正万户黄真,信武将军、海道运粮副万户刘必显,昭勇大将军、海道运粮副万户徐兴祖,海道运粮副万户虞应文,都是崇明人。

海运漕粮的成功,仅十几年就使忽必烈建造的元朝新首都——大都积储了丰盈的粮食,稳定了元初经济政治大局,为进一步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开导了先路。



二、朱清等人建成的“六国码头”是世界最早的航运中心与国际贸易中心

(一)朱清首创世界最早的航运中心——“六国码头”

海上漕运的成功,得益于忽必烈的用人政策。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首次海运完成后当年的12月,元世祖忽必烈就下旨:刘家港港口立海运都漕运万户府4个,朱清等为万户,张瑄等为千户。设市舶提举司,朱、张兼领通番市易。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忽必烈把组织人员运粮的任务全权交给了朱清和张瑄。

朱清、张瑄徙居刘家港后,成为行泉府司的主要负责官员,具有海贸管理职权。为了大兴海上漕运,他俩组织人员开通了刘家港海道。《太仓州志》记载:“……宣慰使朱清通海运,循娄江故道,导由刘家港入海。”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刘家港很快“漕运万艘,行商千舶,集如林木,高楼大宅,琳宫梵宇,列若鳞次,实为东南之富域矣。”刘家港由不满百人的海滨僻壤一跃而成为“市民漕户云集”、外国客商也都聚集于此的“万家之邑”。琉球、日本、高丽诸国商舶咸集而至,称天下第一都会。刘家港因而获得了“六国码头”的雅号,成为江南新兴的海外贸易商业港口。刘家港整个港区为“三十里江堤”,以澛漕口为中心,包括嘉定的石家塘、黄姑塘,太仓东门的半泾湾和南门的张泾口。港口有许多大小码头,如有官营的漕码头、迎送大员的官码头、贩运海盐的盐码头、装卸海鲜的渔码头,经营南北洋货的海码头,还有外夷舶商停靠交易、装卸货物的番码头等等。

《浏河镇志》讲,海运漕粮推动了以刘家港为基地的世界北洋航线的勃兴。长江口众多民间海舶业主“东北驶入高丽水口,东达倭国岐岸,北临幽燕碣石,西抵文登夷维诸山,往来若风与鬼,岁无虑数十发(次)。”

朱清等人建成的“六国码头”成了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自贸区”。

朱清、张瑄既受命负责海道运粮,又组织远洋贸易。“优厚的市舶之利,使刘家港一带的漕户、富家、市民、船主等趋之若鹜,纷纷筹资经商,驾船携货涉远洋,与番夷互市”,涌现出一批腰缠万贯的大海商。他们“涉海去中国数千里,足之所履无虑数十国”,构筑了中国最早的国际丝绸之路。元朝许尚在《百咏·苏州洋》中云:“已出天池外,狂澜任尔高。蛮商认吴路,岁入几千艘。”说明当时诸番商艘来往自如。

(二)中国最早的国际贸易中心带动了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勃兴

“远洋交往的发达,带动了南洋航线的繁盛”,“明、越、泉、广、交等地的海贾携货驶入刘家港交易或转口贸易。一批资产雄厚的闽浙舶商干脆携家带眷来刘家港定居落户”。长江航线也活跃起来。“湖广、赣皖、集庆(南京)等沿江州府的商艘载着方物土产驶入刘家港交易,又转运各种海产和洋货。”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

世界贸易中心促进了江南棉纺织业的发达。经刘家港输出的大宗货物主要有稻米、海鲜、海盐,还有苏杭的五色缎,当地的青花布,丝麻织物、铜铁制品,纸张笔墨、茶叶、陶瓷器皿及日用杂品等;输入的有北方的豆类、油料、铁条、干果,南方的木材、食糖、海产、鲜果、土产等;进口的洋货有药材、象牙、香料、犀角、珠宝等。

棉纺织业也随之发达。《刘河镇纪略》说:“盖我太仓自元至正间,崖州黄婆以南番木棉传入苏松,教以捍弹纺织之法,于是太仓木棉遂为中国所独擅。凡江西、湖广、襄阳及海外东西洋两处,咸集太仓刘河贩花。”

(三)元代海上丝绸之路为郑和下西洋奠定了厚实基础

距朱清时代一百多年后,明代举世闻名的中国航海家郑和,在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时间里,率大批船队,先后7次远洋出海,纵横于太平洋与印度洋,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东非南纬四度以南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跋涉7万余海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周多。郑和的航海事业,畅通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了海外贸易,在中国海外交通史上,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极其光辉的一页。郑和的海洋事业的光辉成就是建立在元代中国海权基础之上的。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正是元代南粮北运海上漕运的启航地——刘家港。兴盛于元代海运事业的刘家港对郑和下西洋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和铺垫;而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更使长三角一带发展成为商业经济非常繁荣的地区。

 

三、元代海上丝绸之路使长三角地区成为文化繁荣中心

(一)上海因漕运粮食的中转之地而建县

首次海运完成2年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 , 乌泥泾镇太平仓建成, “ 峙粮二十万石”,为华亭县漕运粮食的中转之地,并开仓河与乌泥泾相通。在计乌泥泾镇二十六里后来成为县治的上海镇已是“有市舶、有榷场、有酒库,有军隘、官署、儒塾、佛仙宫观、甿廛贾肆,鳞次而栉比,实华亭东北一巨镇”。《元史·世祖本纪》记载:元至元二十八年秋七月己未(公元1291年8月19日)“分华亭之上海为县”,这一日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二)“六国码头”催生了江南戏曲文化的繁荣

被誉为“六国码头”的刘家港,在元代它的河南一直属于嘉定,河北一直属于昆山。当时由于海外通商的激发,刘家港成了“东南大埠”,经济、文化遥遥领先,是东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都会。昆山自元代建州以来,就有四五月在街上立高台、集优人扮演台戏、狂欢终日的民俗,许多戏曲班社都常聚集演出。

元代海上丝绸之路促使长三角地区成为了文化繁荣中心。当时一种新的南方剧种悄然孕育——的昆曲在这里发展起来了。

(三)国粹昆曲孕育于元代,繁荣于明代

昆山腔源于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是南戏与昆山的地方音乐及吴方言结合而成。起初,只是一种清唱的音乐形式,还没有用来表演完整的戏剧情节,传播范围不是很大。随着苏州、昆山一带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昆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到了社会文化大舞台的中心。昆山富商顾瑛的玉山草堂成为文人雅士切磋昆曲的前身——南戏四大腔之一昆山腔的诞生地,常来玉山草堂雅聚的顾瑛好友顾坚善探南曲之奥秘而开创了“昆山腔”,后来被人们敬为昆曲鼻祖。

明嘉靖年间,江西人魏良辅慕名昆山腔,来到太仓,在原昆山腔的基础上,吸取了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的长处,兼收南北曲之长,创造了一种格调新颖、委婉舒畅的崭新唱腔——“水磨腔”,即昆曲。

后来,剧本创作名家辈出,随着梁辰鱼的《浣纱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李玉的《清忠谱》、朱素臣的《十五贯》、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传奇杰作的出现,昆曲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昆剧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以至于发展到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19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中,昆曲名列第一,超过了日本的能剧、印度的梵剧。



 




四、结语

由崇明人朱清等开创的元代海运漕粮和海上贸易推动了造船业和航海业的发展,打通了世界海洋贸易的“丝绸之路”。长三角地区成为世界最早的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文化繁荣中心。元代后续的几个皇帝,都继承了忽必烈的海洋政策,建立一个没有海上殖民地的中国海权,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海上科技成果和四大发明,推动了当时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元朝主导的“和平开发海洋的全球化”。今天上海市市标中的沙船,正是如朱清开辟海路那样的漕运之船;螺旋桨,象征着上海是一座不断前进的城市;迎着早春盛开的白玉兰,展示了上海城市的勃勃生机。上海市市标蕴含着上海悠久的海洋文化,也折射出上海人的海洋精神。如今,作为上海人应发扬先祖崇明人的海洋精神,在当今时代为上海、为长三角地区继续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柯劭忞. 新元史[M]. 北京:中国书店,1988.

[2] 浏河镇志[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

责任编辑 徐忠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