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主编:荣跃明
执行总编:毕旭玲
摘 要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是第一本对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的年度发展报告,以新世纪初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为主要分析研究对象,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提出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加强非遗立法工作,确保非遗有序发展;加强非遗的传承与教育,大力培育非遗人才;提振传统工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鼓励非遗的开发与利用,实现文化传承与社会进步的共同发展。
总报告《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内在需求,它是培育城市精神、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国际大都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和动力。
随着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推进,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出了富有国际文化大都市特色的路径。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上海坚持海纳百川,把上海作为中国各地非遗展示的舞台、国际非遗展示的舞台;另一方面,上海也重视本地非遗的域外与海外的展示与推介,具有鲜明的国际视野。如何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过程中进行非遗保护是重要和紧迫的课题,需要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栏目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规与政策”分析了日本与韩国在非遗法律体系、组织架构、准入规则、经费保障、社会平台、宣传教育、保护氛围、创新理念等方面对上海非遗立法的积极借鉴意义;强调了应该从完善现行法规、明确政府责任、建立市场规则、强化监管力度、鼓励社会团体参与等方面对非遗知识产权进行全面保护;探讨了从完善申报机制,细化管理体制,鼓励社会参与等方面使非遗保护工作更加长效化、规范化;介绍了松江区的非遗保护工作的经验。
栏目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育”认为应增强非遗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力量,把高校转变为培养非遗保护人才的大本营;强调了非遗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合力攻关,需要贯穿人的幼、小、中、大各个学段,乃至人的一生;分析了上海市非遗传承之教育路径存在非遗与新形式结合创新不足,传承教育的连续性和深入性不足,传承教育者缺乏传承的自觉性等问题;以海派剪纸和西郊农民画为例,探讨非遗融入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基于教育意义的非遗市场化问题。
栏目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强调非遗生产性保护一方面要避免过度产业化,另一方面应当鼓励非遗生产性保护领域的拓展,实现文化传承与社会进步的共同发展;分析了当代白蛇传景观生产中白蛇传佛教景观的爱情生产、神圣空间世俗化生产和世俗空间神圣化生产的交融与冲突;讨论了上海非遗项目普遍缺乏全球视野,应学习日本的“官民连携”、“整体推广”等模式;总结了上海非遗项目参与市场竞争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栏目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研究”以城市化为背景,提出激活上海手工纺织技艺类非遗的对策建议;分析了宗教信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充分考虑宗教信仰文化的特殊性,而民俗节日在民间的鲜活传承有助于宗教信仰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指出上海海洋类非遗的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进行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重要 。
栏目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案研究”借助信息图谱的研究方法分析明朝至今三官神话的分布,指出三官神话变迁的研究有利于理解上海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认为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是目前较好实践生产性保护的典型案例,但要注意培养本土的消费群体;探讨了随着上海城市化的发展,上海绒绣所面临的人才断层,行业内部不良竞争,缺乏资金支持等生存困境。
目 录
栏目一:总报告
1、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田兆元)
栏目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规与政策
2、日本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调研报告(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调研课题组)
3、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研究(陈文媛)
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和保护机制的反思(林静)
5、上海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验研究(陆春彪、赵李娜)
栏目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育
6、当代大学生“非遗”观念的调查与分析(黄景春、洪玲芳、李琦)
7、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格局的多维思考(柯玲)
8、上海市“非遗”传承之教育路径研究报告(常峻、吴静、张嫚嫚)
9、海派剪纸融入上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探究(李柯)
10、西郊农民画的传承与教育(吴玉萍、陈林茜)
栏目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11、我国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覃琮)
12、从“高僧降蛇”到“为爱而战”:白蛇传佛教景观的爱情生产研究(余红艳、陈保君)
13、上海街道、乡镇对非遗保护项目的传承、开发与利用(王海冬)
14、上海非遗项目参与市场竞争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徐华龙)
栏目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研究
15、从民俗节日谈宗教信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李宏利)
16、上海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毕旭玲)
栏目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案研究
17、城市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上海手工棉纺织技艺类项目为例(黄江平)
18、基于非遗 信息图谱的上海三官神话的变迁研究(雷伟平)
19、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研究(程鹏)
20、上海绒绣调查报告(朱玫洁)
附录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