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 会议综述】“艺术: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别现代”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18-02-02浏览次数:11

《上海文化》| 会议综述


“艺术: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别现代”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郭亚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原文刊载于《上海文化》2017年第12期


 


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中国别现代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Bie-Modern Studies,CCBMS)与上海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所(IAAE)共同主办的“艺术: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别现代”高端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别现代艺术展”,于2017年10月5日在美国阿梅里克斯市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欧洲与中国美学界、艺术界、社会学界的知名学者与艺术家等50余名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校长尼尔·韦弗教授在会议开幕致辞中介绍了中国别现代研究中心在美国成立的背景与意义,肯定了中心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他指出,王建疆教授创设的“别现代”理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对国际哲学、美学与艺术研究起到了直接导向作用。美国别现代研究中心现已凝聚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并以访问学者、国际会议、艺术展览与出版物等多种形式深入研讨别现代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内涵。副校长琳达·李·珀维斯宣读了国际美学协会主席杰里·埃尔曾(Jale Erzen)与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发来的贺信。她表示,“别现代”理论及其艺术实践极大地澄清了西方学者对于中国现状的诸多误解。“别现代主义”既是对中国当下学术界理论创新与主义建构诉求的回应,同时也迫使西方学者反思其理论盲点,为国际间平等的学术交流搭建起互动的桥梁。上海师范大学王建疆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别现代”概念自2014年提出以来即在国内引发了热烈讨论,与国际知名学者之间的深入对话更将别现代研究推向了国际视野。此次别现代国际会议的召开表明:“别现代”这一中国学者独创的概念,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与热切回应;会议的诸多议题将为别现代理论开启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以及更为丰富的国际化学术经验。


一、别现代的名与实


作为一种新观念的表达,“别现代”理论的内涵及其实践意义得到了与会学者的极大关注。王建疆教授在大会主题发言中将“别现代”概括为在祛除伪现代性(pseudo-modernity),回归真实现代性的基础上构建“别样”的现代性;其理论 包括:话语创新观、主义建构观、时间空间化哲学、发展四阶段理论、和谐共谋说、跨越式停顿哲学、后现代之后的集成创新观、主义的问题与问题的主义观、中西马我思想 观、文化创新的切割理论、别现代审美形态论和别现代美学功能论等。“别现代”不仅是话语创新,更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别思维”力图在差别中凸显主体,在区别中实现超越,并最终达向“无别而别”的“本然之别”。别现代不是对现代性的单纯否定,相反地,建构别样现代性的前提是破除伪现代的重重迷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现代性的扬弃。


基顿·韦恩教授深入发掘了别现代艺术中的“伪现代”(pseudo-modern)细节,并以中国当代艺术家曹斐的创作为例分析了艺术家从“别现代”到“现代”的超越过程。他指出,“别现代”是一个极富生产性的概念,它力图摆脱“现代”、“后现代”等西方观念的钳制,以创新性的话语去思考、阐释与言说受多重影响而生成的中国当下经验。全球化固然使艺术作品的表象趋于同质,但是这些相似的表象却因根植于不同文化、不同语境而显露出意义的差别。“别现代”理论营造了一个能与当代文化进行深入对话的空间,而这对中国当代艺术与创意产业的蓬勃兴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马正平教授指出,“别现代”区别于现代理性与后现代非理性的地方在于其对“似理性”或“类理性”等“未体”现象、规律的发现。所谓“似理性”即是理性与非理性整合结构中的似感性—似客体的生命时空或程序化、模型化、机制化的思维操作技术模型。“别现代”便是对“似理性”“未体”这种人类新哲学精神的揭示,并以此使古老哲学得以真正现代化、当代化。


晓迪·周教授考察了别现代理论的思想渊源,认为别现代理论内蕴着中国道家哲学中总与分的本体论和禅宗的顿悟思维方式。通过“别”思维,别现代理论在自觉与西方思维模式切割的同时,又搭建起与西方理论平等对话的空间。在“别而不同”“和谐共生”等别现代理念中,中西方文化能够互通有无,相互补益。朱迪·奥顿博士从西方哲学认识论传统、类型学(category)以及认知心理学等角度对别现代理论进行了跨界分析,并指出别现代艺术区别于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实质所在。在互动环节中,周韧副教授也对此深表认同,认为别现代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类型创造,正如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用龙这种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图腾和其他11种自然动物生成了新的文化类型。冀秀美教授分析了汉语文化所蕴藏的“别”思维模式,认为汉语具象重意、立象尽意等思维特征凝聚于“别”字本义及其延伸义中;“别现代”之“别思维”与汉语思维的辩证模式高度契合。郭亚雄博士对艾尔雅维茨(Aleš Erjavec)将中国本土学者的理论创新界定为“声音”的论述作了反驳,通过对“声言二分”话语运作方式的分析表明“声言区分”建基于自我解构性的前设。在中国当下的别现代语境中,唯有采取跨越式停顿,彻底中断“声言二分”的理路,积极言说“中国式哲学话语”,方能在未来构筑起世界性的“文人共和国”。


二、别现代艺术评论


别现代主义倡导“让艺术发言”的理念,力图形成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的良性互动。在促进中国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同时,对艺术创作实践的理论分析亦是各位学者关注的焦点。李平教授以上海徐家汇建筑的变迁为例,展示了中国当下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共存于同一时空的别现代格局,并指出别现代状况是中国自身历史与文化积淀所导致的必然现象,是一种实然的存在。周韧副教授针对中国当下种种形似西方后现代风格的“奇葩建筑”现象进行了理论解读。他在分析大量设计实例后精辟地指出,“奇葩”艺术产生的原因并非源自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或者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与文丘里的后现代建筑设计思想也截然不同,而在于前现代光耀思想、现代商业行为以及后现代消费观念的拼凑杂糅。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等复杂形态互涉并存既构成了“奇葩建筑”的审美表征,也使之成为别现代艺术美学内涵上的典型表达。


玛格丽特·理查森博士指出,“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等概念均与西方的艺术经验直接相关,而无法准确构述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经验。其以中国近现代诸多画派的创作理念与实践为例,界定出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区别性特征,以及中国现当代艺术在经受历史、政治等多重影响后生成的特殊表达方式。凯特琳·赛格伍斯运用别现代理论分析了中国当代女画家彭薇的作品,认为彭薇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传统与当代绘画技法和理念的交融,而且隐含着东西方文化的融通与冲突。在“远方来信”与“身体系列”等作品中,彭薇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当代意识连接起来,试图将传统主题(如仕女、山水等)放置于新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语言中,以反思既往的历史与观念,并在此种新旧碰撞中使“全球化”“东西文化交融与冲突”等意识显化。


关煜辨析了西方理论家对“别现代”理论的诸种误读,并指出误读的根源在于中国与西方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异质同构性。别现代的跨越式停顿是对中国前现代黏糊意识的突破,是异质同构中的未来指向。徐薇从当下流行的“穿越剧”中观察到乖张怪诞的时髦,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杂糅的状况以及时间空间化等鲜明的别现代特征。


三、别现代理论的跨界与拓展


随着学者对别现代理论的持续关注,别现代研究已经扩展至文学、美学、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朱军教授认为,清末民初的中国文学建构了一个反西方,同时也是超西方的儒家乌托邦世界。由最初的外来文明输入引发的文明冲突论,到最终反本溯源,依赖传统天理世界观指出的路径,以内心的良知唤醒“内在超越”,晚清文人试图在东方和西方之外建构出儒家普世的“文明境界”,亦即一种别样的现代化路径。


徐大威副教授以别现代理论为视角探讨英雄、崇高等传统美学概念,认为英雄的“神人合一性”“政治理想性”“道德实践性”在别现代消费时代被解构,化崇高为滑稽,使英雄徒剩滑稽的审丑外壳,不再崇高。杨增莉博士分析了莫言小说《蛙》中的别现代意识,认为小说表明前现代的宗法观念、人情关系既是冲突的缘起,又在资本的推动下成为了链接各方利益的纽带,而这正是别现代时期“和谐共谋”的典型表征。于光荣、沈筱婷运用别现代理论分析了当前国际贸易趋势与上海崇明的城市设计问题,艺术家曹铃展示了别现代主义对其艺术理念与创作的影响。


在本次学术会议即将结束之际,基顿·韦恩向别现代理论创始人王建疆教授提出了“别现代研究将如何在全球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王建疆回答说,别现代理论将在学术流派和艺术流派两个方面同时开展建构。这两个方面具有天然的联系,互相支持。同时,在理论建构和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也要有为和无为相统一。现在,不同领域的学者和艺术家加盟别现代的建构,这一事实本身就部分地回答了如何建构的问题。


 


责任编辑:沈洁

 


The End


《上海文化》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 S S C I ) 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刊


主办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