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 会议综述】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2017)综述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18-02-02浏览次数:10

《上海文化》| 会议综述


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2017)综述


常方舟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原文刊载于《上海文化》2017年第12期


 


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2017)日前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上海戏剧学院、英国BOP文化创意产业咨询机构等单位联合主办和承办。论坛主题是“一带一路:城市发展新空间,文化发展新动力”。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和文化官员共襄盛会,分享世界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真知灼见。


11月11日上午,论坛开幕式举行。上海社会科学院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王战作了题为《“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的主题演讲,他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包含着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因素,尤其与江南“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追溯和阐述了历史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城市文化和历史传统,并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离不开人文交流和文化建构。


11月11日下午,海派文化与城市空间转型论坛在海派文化中心举行。该论坛由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海派文化中心主任徐明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就海派文化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作家马尚龙指出,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上海不仅要讲好过去的故事,还要借助新的形式和平台制作和传播新的故事。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包亚明展示了上海主城区地理空间的历史演变,以及文化基因和区位优势对当下虹口文化消费空间的建构性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段炼追溯了吴越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过渡发展至海派文化的基本历程。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李守白从海派艺术的创作实际出发,主张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表现上海的文化精神。上海大学中文系朱羽以上海城市题材小说文本为抓手,探讨了上海的城市书写和城市的经验质地之间的复杂关系。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卓刚峰认为,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不妨存留各个阶段的时间印记。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汤胜天呈现了伍蠡甫对中国画的理论诠释,及其对海派艺术传承、推广的价值意义。作家朱惜珍从传承历史的角度畅谈了虹口区特色文化空间的营造。上海大学中文系周展安指出,在海派文化的现代发展中,上海城区的创新融合和郊区的乡土特色正可以相辅相成。上海社会科学院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蔡丰明提议将文化研究的视野转向生活史、民俗史,并标举了海派民俗的若干鲜明特征。香港瑞安集团周永平认为,城市空间的分合带来城市文化的变迁,重构城市空间的多样性是创新城市文化的重要路径。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荣跃明详述了学界关于海派文化的三次论争,认为此次论坛的举行也将助推对海派文化形态的理解,深化对城市精神实质的把握。


11月12日上午,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正式开展交流研讨,在主旨演讲环节,与会嘉宾紧扣大会主题展开深度对话。香港文化中心荣念曾从组织文化交流的丰富经验出发,提出科学研发和规划以城市为单位的文化交流,需要尽快搭建对内对外网络框架,促成政府、民间和企业三方合力,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Justin O’Connor教授指出,为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的目标,需要打造建立在数字协议和服务基础上的跨国或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搭建基础设施框架,完善相关平台机制,鼓励中小型文化机构和企业参与到文化交流活动中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徐清泉指出,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正处于世界版图重构的新时代,公众对城市更新中的文化消费空间正义诉求越来越凸显。科技在助推文化产生新业态及助力文化事业产业缩小区域文化内容供给落差的同时,也难免会出现受科技红利所累,甚至被其裹挟、绑架的乱象,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要推动城市文化发展建设走精细化、社会化治理之路。北京大学李国新教授概括了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概念以及近年来取得的实际成效,例如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促进了互联网和公共文化的深度融合,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文化法制建设力度和速度空前,这些都为构筑起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具有中国传统、中国精神、中国文化自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戏剧学院黄昌勇教授指出,文化发展业已成为国家和政府关切的重要命题,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文化仍然存在基础设施、文化创新、文化治理、文化贸易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文化治理结构,提升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金元浦教授引述了学界对于世界城市概念的研判标准,在文明互鉴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世界城市文化的中国方案,尤其聚焦文化要素、文化创意产业、历史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公共文化服务和城市圈在城市文化建构中的积极作用。土耳其安卡拉大学中文系Okay Bülent教授介绍了土耳其举办的“我想象的中国”高中生绘画比赛,以及获奖学生赴中国参观考察的切身体验。由于土耳其和中国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相似处境,他的发言提供了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参照性视角。知识循环协同组合替代大学校长姜来熙教授立足政治经济学视角,深入分析了韩国首尔城市空间的绅士化和金融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进程及其未来的发展态势。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张鸿雁教授从特色文化城市研究出发,认为只有通过累积型的文化选择才能提升城市文化价值链。发掘识别度高的城市文脉并将之转化为特色文化资本,是释放和建构城市价值的主要路径。上海社会科学院何建华认为,城市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也是文化冲突的聚合场域,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城市文化融合发展,是避免价值观冲突、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前提。


12日下午,4个平行分论坛如期进行。分论坛一的议题为“一带一路:城市文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傅葆石教授以伊利诺伊大学的文化交流为切入口,探讨了中美文化教育存在的历史问题、挑战和机遇,认为中国留学生在推动中美文化融合方面仍大有可为。上海师范大学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杨剑龙教授扼要回顾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筹备经过,并基于上海城市文化固有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商业性特征,建议上海从拓展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发展文化多元创新中心、打造走向世界的文化产业和产品等方面继续推进,更好地把握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韩国外国语大学李永求教授、韩国亚洲大学鄢葵助理教授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韩国首尔市城市再生政策提出的背景、原因及其发展方向。城市再生概念经历了从物理环境改善到文化、经济、生态并举的过程,目的在于通过导入和开发区域新功能,从经济、社会、物理环境等方面激活城市,以期应对人口增长放缓、世代矛盾突出、家庭形态变迁、历史 损坏等现实挑战。甘肃省天水市委李晓东畅谈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全球视野的更新对中国西部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启示。他指出,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在现代化的语境中进行传播或再生,中西部中小城市更要明确自身定位,在建设好乡村的同时保留乡土特色。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汪幼海提出,上海应当更加努力确立在全球城市中的引领力和话语权。她认为,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改变文化交流领域存在的逆差现象。甘肃敦煌大剧院张晓东从敦煌在古代丝绸之路占据的重要地位出发,强调厚重的历史文化 需要传承和发扬,他介绍了敦煌大剧院落成以来的运营情况及其对敦煌这座旅游城市开展公共艺术文化教育具有的积极意义。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钱伟副教授借鉴马克斯·韦伯的观点提出,城市是让陌生人得以聚居的社会机制,但城市发展本身无法解决发展带来的问题,唯有将城市文化置于二阶价值或观察的立场,才有可能破除缺乏自省的文化价值观,感知城市文化的非唯一性,确保城市的再生产性。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明总结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上海在文化交流与合作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尤其是介绍了在艺术节、电影节、美术馆、博物馆和音乐创演等5大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开展合作交流的情况。


分论坛二的主题是“城市文化创新:活力与动力”。韩国国立木浦大学林春城教授将王安忆《长恨歌》视作记录上海城市空间变迁的一部人类学民族志,探讨了民族志介于社会科学和文学之间的虚构与现实属性。加拿大温哥华《文化中国》杂志张志业认为,文字在后现代和后城市空间中正在经历被消解、被区隔、被排挤的过程,与此同时,图像逐渐取代文字符号,都市文化的营造不妨以文字回归作为线索。台湾淡江大学陈建安助理教授结合台湾文史导览员培训项目案例指出,培养青年人的乡土认同和在地情怀是动员年轻力量主动参与乡土振兴的有效路径。韩国建国大学鲁贞银教授从国族、传统和性别的视角对20世纪30年代末朝鲜左翼作家张赫宙《春香传》展开了细致的文本分析,借以阐释复杂时空背景下重层叙事跨境写作的实践。韩国韩信大学金顺珍副教授从城市童话的角度重新审视和解读了张爱玲的小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王杰教授从中国当代电影的美学呈现进入,探讨中华文明存在的断裂对国人情感结构造成的影响,在他看来,红色乌托邦和乡愁乌托邦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审美经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ichael Kho Lim教授以菲律宾马尼拉博尼法西奥全球城市项目为例,分析了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和推广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并提出全球城市应当具备的若干功能特点。上海交通大学陈建华教授阐述了晚清民初西方“美人”话语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激发本土女权意识方面的作用。上海戏剧学院丁盛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体制改革为中心,介绍了引入制作人制和项目聘任制带来的效益以及有待改善的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郭树勇教授指出,区域文化治理不仅是解决世界文化秩序危机的出路,也将成为联结全球文化治理的重要桥梁。


以“城市文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分论坛三同样引发了出席嘉宾的热议。韩国东国大学金良守教授报告了20世纪30年代朝鲜作家俞镇午《上海的记忆》这部小说的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都柏林大学Pat Cooke教授指出,城市博物馆的功能和定位在全球化背景下发生了转变,尽管受惠于虚拟技术的发展,博物馆仍然充当着实体记忆的沟通介质,并能持续抵御对在地文化的同质化影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黄松副教授从高校博物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谈起,探讨了现代技术手段在盘活历史文化 方面的利弊及其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挑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传统术数思想在当下城市空间更新历程中的实践性作用和文化动因。日本长崎大学多文化社会学院连清吉教授认为,城市文化的自觉是促成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的重要动力,多元共生、融合创新是架构海上丝路港市的可行的文化路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黄臻介绍了云南西双版纳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以及在文化 保护和推广方面的实践经验。英国BOP文化创意产业咨询机构Lucy Minyo认为,历史建筑的创意更新不仅有助于打造新型城市文化空间,而且也能够缓解政府财政扶持减少等现实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海冬提出,城市应深入开掘本土文化 ,并以妈祖文化为例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风俗文化为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影响。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计算机信息系统学院李鹏涛副教授系统比对了加州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在数量、规模、客流量、技术装置、文创产业等方面的差别,并提出本土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改善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许蔚从道观在现代都市规划中的重建和恢复问题出发,指出宗教建筑的复建必须以遵循宗教机理和人文脉络为本。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毛少莹研究员着眼于文物保护、文博授权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等问题,提出要探索建立文物所有权、监护权和经营权分立机制。


分论坛四的专家学者就“城市空间:认同与更新”的议题分别作了精彩发言。香港恒生管理学院许焯权教授介绍了香港正在筹建的故宫文化博物馆项目。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林少雄教授在回顾博物馆空间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博物馆和美术馆4.0时代的概念并概括其主要特征。澳门理工大学于国华强调了符号设计和体验经济在建立地方认同感、体现城市文脉和消解文化冲突等方面的正向作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孙逊教授介绍了地图文献在记录城市空间演变和反映历史社会变迁方面的巨大价值。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花建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了基于文化产业集聚优质生产力的小空间撬动城市新型文化大空间的方案和构想。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包亚明分享了他关于场所精神三要素情境、归属和文化理论的思考及其对城市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启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冯佳提出,在构建全民阅读体系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在推进业态融合发展中承担了落实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拓宽阅读推广人队伍、促进阅读链条文化消化等多重功能。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进认为,城市经济话语曾经主导并催生了城市和乡村文学的二元结构,而更新城市知识和观念是摆脱经济话语偏见的重要方式。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钱泽红以北京杨梅竹斜街的文化空间改造项目为例,阐明了在遵循商业消费规律和公共意识的前提下,依靠街区自身力量激活和守护历史文化生活记忆的丰富可能性。


本年度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与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发展问题,与会嘉宾在发言后进行了交叉点评,各种观点和思想获得了充分交流,论坛在热烈而活跃的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



 


责任编辑:孙页

 


The End


《上海文化》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 S S C I ) 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刊


主办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