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 会议综述】传承与构建——“中国古典美学高端论坛”综述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18-09-30浏览次数:10

《上海文化》| 会议综述


传承与构建


——“中国古典美学高端论坛”综述


田鹏 | 复旦大学中文系


原文刊载于《上海文化》2018年第8期


2018年6月30日至7月2日,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学术委员会和社会科学报社协办的“传承与构建——中国古典美学高端论坛”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创新与路径反思”,围绕“中国”“古典”“美学”三个关键词展开,涉及美学史、美学原理、哲学美学、人类学美学、美学范畴、美学家等诸多领域。


 


一、大美学书写


 


重写中国美学史、构建中华美学话语是本次论坛中最为响亮的一个声音。


 


(一)美学史的书写


 


武汉大学陈望衡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美学史体系需要对中国美学史有充分的认识。第一,中国古代审美中融入了大量“审真”“审善”的成分;第二,中国美学的概念不是十分发达,相反审美文化和审美现象却非常丰富,因此它比较适合写成审美意识史;第三,中国美学的核心是艺术审美,所以应以境界为本体来组织概念系统;第四,中国美学史具有浓重的修身济世情怀,所以美学史书写应以艺术审美为中心,其边界则达于人生、社会和环境。南京大学高小康教授通过辨析“传统”与“古典”两个概念,认为“传统美学”与“古典美学”不可等同视之;他还指出传统文化中存在着精英与民间两个并行发展且相互影响的传统,书写美学史需要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浙江师范大学张法教授认为,重建美学史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按照中国美学史的本来面目去呈现,即从中国古代的审美现象——美感的构建出发,把中国美学史与中国审美文化从理论的角度结合起来,同时将美学史中“意已周而笔不周”或“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的言说,用恰当的理论表达出来。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教授认为只有历史形态的中国美学才能表现出与西方相异的独创价值。为此,他指出中国美学的构建需要认清自身的成就与不足,所以他一方面肯定了40年来中国美学史研究所做出的三大贡献,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这一时期的研究中存在的10个主要问题。上海大学林少雄教授认为“中国艺术史”的基本观念应立足于“中国”“艺术”的“历史”书写,而且指出这3个概念都应是动态的、开放的且不断被发现和构建的概念。理想中的中国艺术史,应该是观念史和形态史的有机融合,同时又涵盖技法史的书写观念及其实践。


 


(二)美学特质的发掘与话语重构


 


《上海文化》夏锦乾编审认为,研究中华美学就是要寻找到掌控、制约着中华美学整体品性、气质、构成及成长演变趋势的审美基因。他将其概括为两大支柱——对审美者“意”(志)的强调及对审美状态“和”的追求。他认为把握了这两点就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洞悉中华美学自身一系列范畴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浙江师范大学刘彦顺教授认为中国古典美学具有自身健全的语言和语法,中国美学在描述审美生活的构成方式上始终维持主客不分的根本特征,具体呈现为意向性的同时性语法;在描述审美生活作为兴发着的、流畅的时间意识域状特性或时间视域时,创设了系统的名词、动词家族或谱系、独特的古汉语美学构词方式与生动的表达修辞策略;尤其是针对以艺术作品为对象的审美生活,中国古典美学更是构建出了发达的“时—空语法”。他强调这些语法是构筑中国美学的战略性 。上海师范大学王建疆教授认为中国审美形态生成与流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并指出中国审美形态因哲学的产生而生成,并随着“道”这一最高范畴从整一到分殊、再从分殊到整一的运行轨迹而演变;另外,受中国文化融合性特点的影响,中国审美形态较难进行分类判析和理论抽象。深圳大学李健教授指出,不同于西方理性主义的抽象和晦涩,中国古典美学具有直观的理论品格,它注重个体的体察和感悟。他认为这种品格更接近于美学对象本身,这种形态的美学也更贴合美学的原貌。上海大学赵伟平教授指出中国的意象思维、象征思维和整体直观三种典型的思维形式,使得中国古人在艺术创作与风格上,形成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审美取向。江西师范大学陶水平教授指出:复兴、创新和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感兴学,并以此重构中国当代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创新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二、专门性研究


本次论坛的第二个重点是专门性、个别性的研究,涵盖领域非常广泛。


(一)文化人类学美学研究


复旦大学王振复教授提出了“巫性美学”的新概念,他对巫与审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巫是迷信与理智交互,糊涂同清醒兼备,萎靡和尊严相依,崇拜携审美偕行;巫是拜神与降神、媚神与渎神、畏天与知命、灵力与人智的有机结合和妥协,认为“巫性”可以作为一个审美人类学范畴。云南大学苏荟敏副教授则从民间审美文化与巫术的关联出发,详论了巫术器物、巫术礼仪以及巫术观念对民间审美文化构建的影响。夏锦乾编审认为巫文化对中华美学审美基因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意”与“和”都有着浓郁的巫性色彩,都与巫术的本质直接相关。


 


(二)哲学美学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陈立群副教授对庄子“物”论审美价值提出了自己的新解,她认为庄子的“物”论是“物”发展史上的关键环节,它创造性地以“形”和“物化”重新构建了“物”,开辟了人生存的崭新维度。中国人民大学余开亮教授指出郭象“山水自性之美”的发现以及郭象哲学的山水玄言诗所形成的寓目、写景、悟理一体玄同审美经验的出现,对晋宋之际以谢灵运诗为核心的“诗运转关”有巨大影响。安徽师范大学乔东义教授指出,在孔颖达等人的气本论和气象说的大力阐扬之下,老庄以来的“气”论和《周易》以来的“象”论呈现兼并融合之势,最终凝聚成“气象”这一极具涵摄力的美学范畴。苏州大学王耘教授讨论了唯识学转化为生态思想的可能性,他认为种子、阿赖耶识、转依等概念提供了生态世界周流不息的变化逻辑。浙江大学潘立勇教授认为朱子理学美学对宋代美学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哲学美学本体论的构建,二是强化了艺术和审美的主体意识和伦理功能。不过潘教授也看到朱子关于“艺为末节”的定位以及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伦理功能的空前强化,对审美和艺术的自由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济大学邹其昌教授则是从“全美学”的视角,深入探讨包括朱子礼学诠释学美学在内的中国礼学美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意蕴,对朱子礼学诠释学美学体系的分疏与内在结构进行了细致阐释。复旦大学中文系谢金良教授则从易学与美学的角度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周易》对王阳明及其心学美学思想的重要影响,他依次从5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述并得出重要结论:《周易》是王阳明一生中最用心精研的宝典;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对儒家易学精髓的顿悟;阳明心学是以《周易》学说为指导的儒学思想体系;阳明心学旨在传承超凡成圣的儒学美学智慧;“良知即易”是阳明心学美学的思想精髓。汕头大学张艳艳副教授认为原儒在自我圆成的过程中,个体生命经由对诗、礼、乐的习得与践履,使得伦理德性与审美质素逐渐融入其身,并在交互生成的过程中,无限趋近伦理与审美交融相生的圣人气象。上海无极书院李定院长以《规游矩步之美》为题,提出要构建传承自身文化特征的话语体系,要找回以《易经》《太玄》《潜虚》结构为典范的形式系统,要增强话语自觉,在感恩白话、文言的同时参拜易符,在得意忘言、忘形、忘象的意境中,形成原创的学术理念和学术研究范式。


 


(三)审美范畴研究


 


江南大学赵建军教授认为唐代意境理论是汲取佛教般若美学 的产物,但又随着晚唐般若否定意识变为主潮而式微。以般若为内核的意境理论形态,对中国美学幻象逻辑的更新与增益做出了重要贡献。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教授认为意象创构具有瞬间性的特征,意象的创构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瞬间达成的,是主体以虚静之心在瞬间的即景会心,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当下直觉活动。审美活动和意象创构具有兴会神到、神与物游、目击道存、神合体道的特点。


 


(四)美学家和文学家研究


 


上海大学曹谦副教授认为朱光潜先生的意象论具有中西会通的特点,虽然朱光潜在意象论的阐述过程中援引了不少西学概念和学说,表现出明显的西学面貌;但从发生学角度看,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尚象”思维、“情本体”以及“情景交融”的艺术追求。汕头大学杨庆杰副教授对王振复教授的新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做了精彩的点评,认为此书建立了中国古典佛教美学研究的范式。南京大学李昌舒教授研究了欧阳修晚年与濮议之争间的关系,巧妙地借助历史事件来研究士人美学思想。


 


(五)美学类型研究


 


上海政法学院祁志祥教授探讨了《诗经》中“美”的使用及其义释,他认为《诗经》中的“美”主要用作形容词,指令人愉快的形式美或内涵美。江苏师范大学朱存明教授以汉代画像为基础,细致地讲述了器物制造与古代审美之间的关系。江西师范大学詹冬华教授分析了书法史上两条“象”思维的发展线索,指出这两条线索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宋以前的书法审美经验体系,并且认为书法“象”思维的核心对象就是“势”,即由点画、线条、结构等因素构建起来的书法时空形式。青岛科技大学张传友副教授通过分析清初四王的绘画主张与艺术实践,阐发了他对传承和创新古典美学的看法。


 


(六)外来文明影响与当代美学新样态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王宏超副教授认为明清间来华传教士对西方美学类知识的译介与传播,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形成以及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知识背景和思想背景。上海大学王淑芹副教授详述了当下广告审美中所具有的诸多不同于传统审美的特性,同时也指出广告审美所造成的审美泛化也使得审美意义存在贬值的风险。东北师范大学赵强副教授借用西方“生活美学”理论,以文人品藻、“名士”身份和“风雅”生活的“物”尺度,对明清文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缪丽芳助理研究员分析了微信等公共媒体空间中人自我审美的理想化表达,以及这种表达在当代人们心中所引起的审美反应。王蕊女士以光路社为例,指出中国当代抽象摄影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现实路线上,都与中西方的艺术存在着深厚的渊源。邬元华女士分析了当代作为一种行为艺术的饮食文化,进而深入历史,指出人类美感的出现与早期的肉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责任编辑:孙页


The End


《上海文化》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 S S C I ) 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刊


主办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