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 会议综述
“‘海上风’民俗谱系学研讨会”综述
邱爱园 郭腾飞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原文刊载于《上海文化》2018年第10期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海上风’民俗谱系学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大学与研究机构的40多位学者齐聚一堂,就中国民俗学的研究理论及学科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
1. 民俗谱系理论。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民俗谱系理论。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的创建者、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刚刚出版新书《叙事谱系与文化传承:神话学民俗学文集》,其内容涉及中国神话与盟誓制度、民俗研究及谱系观念、非遗保护与地域文化。作为民俗谱系理论的首倡者和奠基人,他认为民俗学的谱系观念是强调民俗文化的整体性与联系性,以及强调互动性的一种研究思路。民俗的谱系是一种有关联的集体行为。民俗谱系关注人类的某些共性,但是更加关注民俗生活的现实联系与互动。没有互动就没有谱系,互动是谱系的存在形式。民俗谱系的第一核心内涵是具有共同习俗与文化价值观的族群谱系,族群关系是民俗谱系的第一抓手。民俗谱系的第二核心内涵是空间谱系。民俗的空间谱系延展也会造成对于现代民族国家边界的跨越,对于现代国家带来复杂的影响。而族群身份,也在民俗行为选择的时候产生重要的制约。民俗谱系的第三核心内涵是时间谱系。时间谱系是考察民俗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的结构形式。民俗谱系的第四核心内涵是形式谱系。形式谱系是民俗的结构形式,包括民俗的核心形式,延展形式和变异形式,也包括其语言形式、行为形式和景观形式,当下还包括媒体形式。对于民俗自身的形式谱系的认识,是民俗学学科完善的重要前提。上海外国语大学雷伟平副教授对民俗谱系研究历史进行了宏观的梳理,使其脉络更清晰。楚雄师范学院陈永香教授对谱系理论在民俗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高屋建瓴的阐释。
2. 民俗谱系理论的研究应用。中华创世神话谱系的建设与重构是近年来受到政府与社会重视的重要课题,也是应用民俗谱系学说取得重要成果的领域。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就创世神话的谱系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创世神话是人类思维发展到较高程度,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而形成的对于文明发展具有承先启后意义的神圣叙事。创世神话是对于社会关系的解释,更是对于社会关系的建构。创世神话的谱系建构认同,是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建设的需要。华东师范大学刘慧博士及另几位学者认为:研究神话的结构,无论是口传、书本等文本结构,还是禁忌、仪式等民俗行为结构,确认其复合结构,才能实现对神话的整体理解,其谱系视角,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视野。
民族史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延续民族文化血脉的重要载体,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覃琮认为:史诗《密洛陀》的研究水平和传承保护水平都有待提高,而谱系理论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好方法。使用谱系理论对史诗《密洛陀》进行研究,可以通过谱系视角改变静态的、封闭的文本研究方式,实现田野与文本的相互观照,以一种整体、互动的思路和方法拓展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中村贵讲师以上海春申君传说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谱系理论,对申城的产生及其“公共化”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都使谱系理论实践案例不断丰富,促进了谱系理论的成熟。
3. 华彩民俗说。民俗谱系理论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结构庞大的重要理论与方法。该理论认为:民俗是生活的华彩乐章。田兆元教授认为民俗不是日常生活,是一种华彩的生活。民俗与俗无关,相反是提升日常生活境界,改变世俗生活的文化要素。民俗因此是文化的精华,是精英文化,而不是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如果要说是通俗文化,那就是改变提升通俗和大众文化境界的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孙正国教授对华彩民俗学说进行了很好的归纳与总结,做了题为“精华民俗学的诗学品格”的报告。华彩民俗学说已经为民俗学界的不少学者所接受和支持,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就华彩民俗学说展开了讨论,他们认为:当代中国民俗学研究不断由乡村向都市拓展,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对它的民俗研究与对乡村的民俗的研究是有很大差异的。本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已经把民俗传统提升到了文化精华,民俗文化的多样性让都市民俗学的研究内容应运而生。民俗学要参与风俗建设,参与区域文化建构,参与民族国家的建构。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会,更应该有一个风俗建设的使命,其都市民俗建设的路径也亟待更多的研究与尝试。
4. 民俗学的学科建设与经济民俗学。当代民俗学的学科建设显然还远未成熟。在民俗学的诸多学科中,经济民俗学明显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但与其他兄弟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相比,民俗学者对经济民俗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还相对比较滞后。不少与会学者就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及经济民俗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毕旭玲汇报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与非遗研究室在民俗学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与贡献,包括都市民俗学、经济民俗学、海洋民俗学、宗教民俗学等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上海都市民俗史》《海洋民俗学》等教材与著作的编写,以及院属民俗与非遗中心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一直备受民俗学者的青睐。作为民俗学重视的研究领域,其研究的学术路径和思想不仅需要薪火相传,更需要创新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李柯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民俗文化相对范畴狭窄,民俗和民俗学视野相对宽阔,政府提出保护有突出价值的非遗,但民俗学者应该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超越简单的“保护”,把它当作民俗学学科建设去研究。
赣南师范大学黄清喜副教授从经济民俗学的视角解读了七仙女的传说故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吴玉萍讲师认为经济民俗学有两个明确的研究对象,一是揭示经济活动中的民俗行为及其规律,即研究经济民俗;二是研究民俗经济的发展及其规律,即研究民俗经济。华东师范大学方云博士在研究上海土布文化释意及其文创开发路径时提出:上海土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在上海土布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土布的文化调节功能,重新挖掘土布民俗,并将上海土布塑造为城市文化名片,打造魔都文化新品牌。
责任编辑:沈洁
The End
《上海文化》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 S S C I ) 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刊
主办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