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 会议综述】“改革开放40年上海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讨会”综述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19-02-28浏览次数:10

《上海文化》| 会议综述

“改革开放40年上海民俗文化的传承

与变迁研讨会”综述

程鹏 邱爱园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原文刊载于《上海文化》2018年第12期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处、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改革开放40年上海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讨会于2018年10月13日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召开。


开幕式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荣跃明和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刘祎呐分别致辞,他们希望上海民俗学在上海政府决策中更好地发挥民俗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的作用,去破解和实践一系列深层次的上海都市民俗文化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赣丽通过“上海市民文化节”“春节禁放烟花爆竹”“上海嘉定徐行客堂会”3个案例反思了都市民俗与公共文化,探讨了面对当代民俗文化的变迁时政府的社会治理与学者的角色等问题。上海大学副教授陈志勤则以上海的古镇为个案,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乡关系重构与传统民俗创新之间的关系。基于新的城乡关系建构的视角,诠释和理解当代上海的文化氛围,需要关注多元的文化认同以及社会价值,以真正重塑作为“小中国”“小世界”的“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李柯则基于城乡文化共享理念,对新型城镇化语境中的上海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行了探索。


“非遗”作为近几年民俗学研究的热点,也成为此次研讨会的焦点。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郑土有以青浦朱家角摇快船为例,提出如何来保护传统与关注当下的问题,对“非遗”所面临的角色、价值等两难问题进行了反思。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毕旭玲认为“非遗”保护“重申请轻保护”的阶段已经过去,当前已进入需“还遗于民”的新阶段,她通过比较“非遗进学校”与“非遗进社区”的价值,提出应重点培养学生,关注“非遗”进学校的情况。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博士后游红霞以上海绒绣为个案,探讨了“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认同等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雷伟平则以上海市“非遗”认定的标准为指导,探究了上海三官信俗申报上海市市级“非遗”的可能性。


上海是一座充满想象的城市,有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吴玉萍指出,创世神话与上海城市起源有深厚的渊源,表达了东海一隅对于整个民族国家的认同,创世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记忆,与上海城市精神一脉相承。华东理工大学的刘捷则针对中国神话是零散“断片”的认识误区,以上海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为例,提出建构中华创世神话谱系的构想,并指出当代都市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神话研究路径正经历从断片到谱系、从文学到跨学科、从绝学到显学的发展历程。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黄景春以“上海九龙柱传说”为例,对上海的都市传说进行了文学分析,指出上海的都市传说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学的,是人们用情感、想象和信仰构拟出的一个意义空间,以富于自由和浪漫的精神,构成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宏超还细致梳理了近百年中国巫术文化研究的情况及特点。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耿敬就梳理了都市民俗的研究,并对比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对当下民俗学的转向提出了反思。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教授刘晓春以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来解读后传承时代民俗学的研究基调,认为“传承”“记忆”与“认同”是民俗学转向的关键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蔡丰明以上海都市民俗学的研究为基点,强烈呼吁建构中国特色的民俗学话语体系,并指出其具体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国民俗学精神价值体系、中国民俗学实践运用体系、中国民俗学研究方法体系。上海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仲富兰认为民俗文化“无用之用是大用”,着重强调都市民俗文化的包容力,对其研究的重点应该转向如何更好地服务这座城市。


最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程鹏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都市化、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段,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电子化、信息多媒体技术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传统的民俗文化正在不断地发生变迁。记录、分析、研究、总结这些变化,是民俗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期待大家的研究能让生活更美好。

 

责任编辑:沈洁


The End


《上海文化》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 S S C I ) 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刊


主办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