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 文化理论前沿】主持人的话:创造着也消弭着——又一代人的出场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19-02-22浏览次数:12

《上海文化》| 文化理论前沿

专题讨论:青年时尚文化的伦理寻思

主持人的话:

创造着也消弭着——又一代人的出场

金元浦 

原文刊载于《上海文化》2018年第12期

85后、90后、00后就这样又“昂”又“丧”、不尴不尬、既强势抢镜又嘻哈滥唱地上场,历史性地出场了。他们创造着也消弭着,张狂着也萎靡着,昂扬着也迷茫着。现代史上已经有过很多次这样的代际转换,它与过去100年中的“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以及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精神现象似曾相识,却又全然不同。意娜的《丧文化:一种对现代性的激烈反抗》,以揶揄和历史的笔调,分析了这一代青年亚文化群体在“丧”背后的集体焦虑:心灵与利益的交战,信仰与历史的错位,以及他们在新旧交错的境遇中的彷徨。


同样,王林生的《互联网的密谋:尬文化的产生及其业态拓展》历数了以“尬”为槽点的综艺、以“尬”为噱头的影视、以“尬”为风格的舞蹈、以“尬”为特色的营销、以“尬”为内容的泛娱乐等。他发现,尬文化其实是90后、00后群体在“小圈子”文化中达成的自嘲式自我认同。关键的点睛之笔是:这一切都是“互联网的密谋”,因为这一代人从他们成长开始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


桑子文的《中国有嘻哈吗?——基于网络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的文化批判》,以一种爱与恨的交织心理来分析和研究嘻哈文化,认为它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伴随着当代文化发展中网络文学、电子竞技、电影市场、综艺节目、网络红人、视频直播而兴起的新种类。在批判的过程中,他不忘褒扬:嘻哈文化是中国树立文化自信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这需要规范互联网产业伦理,积极治理产业伦理的土壤,让嘻哈文化在阳光下占有一席之地。


当下这一轮丧文化、尬文化、嘻哈文化,是在当今社会激烈变化时期,以破窗效应爆发的社会思潮;是新文化、新技术、新市场、新消费带来的社会行为的新形态;是这些形态引起的社会关系的重新组织;是新文化信仰与其多种生存形态在互动中构成的青年亚文化生态共同体。


The End

《上海文化》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 S S C I ) 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刊

主办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欢迎扫描二维码并关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公众号

公众号:sasswxs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