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 城市文化研究】长三角国家战略与文化融合发展“同心圆”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19-01-09浏览次数:14

《上海文化》| 城市文化研究

长三角国家战略

与文化融合发展“同心圆”

何建华 |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原文刊载于《上海文化》2018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涵盖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的长三角地区,历史沉淀深厚,文化 富集,地缘人文相近相亲,为长三角文化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实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中,应当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共同编织长三角文化融合发展“同心圆”。近些年来,长三角无论是特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中小城镇,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聚焦发力,用精神价值层面的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长三角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话语权、示范性、引领力和贡献度。


关 键 词 国家战略 长三角 文化建设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这是促进长三角崛起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重大战略,也是上海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实现路径。在实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共同编织长三角文化融合发展“同心圆”。


一、新时代新发展的新气象、新亮点


站在新时代关键节点,谋划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即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激发动能、再创佳绩,实现改革开放再出发,事实上面临着一系列新变化、新机遇、新挑战。


一是改革开放40年来长三角区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带来螺旋形发展层级提升的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江浙皖绝大多数地区由传统的农耕社会大步进入工业化社会,像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宁波等特大城市正在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长三角城市发展模式由单个城市自我“内生性成长”,发展到以小时计都市圈协同发展阶段,再发展到如今高铁时代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新阶段。一路走来,长三角区域面对的问题是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转型升级艰难;协同度与柔性不够,行政壁垒与本位利益制约整体发展;一体化程度较低,尤其是10年、20年前规划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成为“同城化”的短板,应当切实加以改进。


二是世界新科技革命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社会生态的新挑战。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物联万物、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物质生产方式、财富积累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由信息社会进入智能社会。人类社会形态由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向智能社会发展,城市发展模式进入城市群协同发展阶段,城市群发展模式正在由原先工业化时代以制造业为主,转型升级为后工业化时代以知识与思想生产的创新时代,这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发展趋势。面对新全球化再平衡的世界竞争,城市群在全球经济、金融、贸易、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配置集聚辐射的能级,主要取决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比如融入世界的互联互通网络、科技创新和知识产生能级、人才培养与集聚吸引力等。


三是国家整体发展,北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南有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区等重大国家级发展布局带来的新使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粤港澳大湾区比肩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海南自由贸易区则是进一步对外扩大开放的新探索、新实践。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可以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长三角地区要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 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世界级城市群”有其特定的含义,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具有高度同城化和一体化的城市群体。目前,公认的五大世界级城市群有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和欧洲西北部城市群。长三角正致力成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从全球经济角度与我国发展格局来说,长三角城市群以2.2%的国土面积,占全国11%的人口,却创造了近20%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说是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群之一。


综观考量分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承担国家重大使命,发挥区位优势的弓箭效应,镝鸣江海,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以更大能量、更高水准拥抱世界,融入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发展,可说是任重道远、责无旁贷、前程远大。如何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按照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审议并原则同意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长三角地区合作近期工作要点》,三年行动计划的内容覆盖12个合作专题,进一步聚焦交通互联互通、能源互济互保、产业协同创新、信息网络高速泛在、环境整治联防联控、公共服务普惠便利、市场开放有序等7个重点领域。


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落实落地,不仅在经济发展的物理层面上发力,而在更深远的认知层面上,应当编织文化认同与融合发展的“同心圆”。如果将长三角一体化拟人化,就是将这片区域变为“一个人”,跳出本位主义的一城一地狭隘发展视野,实现整体协同、有机分工、合作发展。这就要上下同欲、认识统一,行动一致、主动融入。应当大力宣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念、规划、路径、举措、进展、成果等,在观念形态上突破一城一地的固有认知,确立长三角一体化的观念认知。媒体在相关报道中有一个新提法:“长三角人”,这非常有意思并应当成为一种自觉认识。这就要求“长三角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打破以往传统的地域思维定势,登高望远,从长三角全域发展格局中谋划自身发展,编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心圆”。


二、长三角城市文化建设进入“快车道”


涵盖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的长三角地区,历史沉淀深厚,文化 富集,地缘人文相近相亲,为长三角文化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些年来,长三角无论是特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中小城镇,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一)南京:打造升级为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中心城市


南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 丰富,历史底蕴深厚,科教优势明显,六朝风貌、大明文化、民国文化、革命文化、宗教文化等多样文化精彩纷呈,南京云锦、金陵刻经、南京剪纸、金陵琴派等传统精粹水乳交融,龙盘虎踞、秦淮风月、金陵怀古、依山带水等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悠长的历史脉络、多样的传统文化、丰富的历史遗存、独特的城市气质为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田沃土,为南京建设创意名城提供了立体多元的文化体系,是南京凝练城市精神、打造城市名片、树立城市形象的根基和源泉。[2]


推动南京文化建设高质量,着力打造文化发展高地,近年来紧扣文化传承发展,打造了不少文化工程,举办了一批文化展会和文化活动,着力在国内外打响南京文化品牌。更加聚焦城市文化品牌塑造,在精神力量挖掘和弘扬上,宣传阐释好雨花英烈精神丰富内涵,总结宣传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重大文化工程上,进一步对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倡议和战略,打造具有鲜明南京特色、彰显金陵文化气质的标识性项目;在城市形象塑造上,着力挖掘和展示城市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质,重点推介好“一山二水一城”(钟山风景区、秦淮河、扬子江、明城墙),形成凸显南京人文气质的文化符号;围绕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从追求总量向规模与质量并重转变,从聚焦企业个体向培育产业生态转变,着力提高全市文化产业创造力竞争力;目前文化企业数量超过2.1万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1%,位居全国前列;围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从侧重展示地方特色向更加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深化,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南京篇章,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非遗”复兴国际设计师“南京驻地计划”等已逐步成为品牌,在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亟需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背景下,南京更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探索系统化、多样化引进培养模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通过设立“名家工作室”、实施“名师带徒”计划等方式,让顶尖人才、高端人才、青年英才、紧缺型人才聚焦文化产品生产,为南京文化发展献计献力。积极响应大学生“宁聚计划”,通过开展“遇见宁,最美大学时光”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宣传南京、搭好平台、做好服务,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3]


(二)杭州:加快世界名城建设


作为东方最具创新和活力的城市,杭州也是东方文化典范城市。在东方文明史上,杭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名城。“跨湖桥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两浙文化”“南宋文化”“江南文化”等都是在杭州历史人文长河中绽开的一朵朵极具东方文化魅力的奇葩,也是最具诗性品格的东方文化形态,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和底蕴。[4] 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历史上就以风景秀美、特产丰饶而被誉为“人间天堂”,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杭州在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坚定自觉地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和文化创新,精心培育城市文化品牌,不断擦亮城市文化名片,厚植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与优势,呈现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5]


2018年11月1日,杭州正式印发《杭州市全面推进文化兴盛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今后5年,杭州将深入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领跑、文化繁荣和高峰攀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擎培育、城市文化国际表达与传播等6个方面,制定“六个专项计划”,建设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根据计划,杭州将高质量打造世界遗产群落,升级西湖、大运河世界遗产综合保护,全力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南宋皇城考古遗址公园、南宋博物院及南宋文化体验中心建设等,做好南宋皇城、跨湖桥、钱塘江古海塘、西溪湿地等申遗工作。


深化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培育,进一步打响杭州丝绸、青瓷、茶叶、中医药、杭帮菜、金石篆刻、浙派古琴艺术等东方非遗经典品牌。杭州还将高水平建设钱塘江文化带,编制实施《钱塘江文化保护与发展规划》,建好展示中华文明、传承浙江文脉、彰显杭州文化的钱塘江文化带。


实施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计划,将继续提升“最美杭州人”这一品牌,深入开展以“礼让斑马线、喇叭不乱鸣、有序停单车、排队上公交、文明乘地铁”等内容的“文明出行,杭城更美”主题实践活动,深化“我们的价值观”和家风家训等宣传教育,把杭州打造成“有温度的善城”。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领跑计划,将以“全省领跑、全国领先”的标准,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领跑计划,如谋划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杭州美术馆、音乐厅和杭州文化艺术中心,打造更多文化新地标等。实施文化繁荣和高峰攀登计划,在推动多出精品方面,将着力围绕重大时间节点,推进重大主题文艺精品创作,加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创作,推出一批有杭州特色的原创优秀作品;在打造文艺特色品牌上,将加快建设“中国网络文艺之都”,打造“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名城”,助推“全国影视产业副中心核心区”建设;建设一批“美术之乡”“摄影之乡”“书法之村”等,使乡村文艺氛围更加浓厚。实施文化创业产业发展引擎培育计划,将进一步优化文创产业发展格局,推进建设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在全国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之江文化产业带,构建“一带一核五极多组团”空间格局,培育打造6个产业能级达百亿元的文化产业集群;优化大运河(杭州段)沿线文创产业布局,助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快建设“中国演艺之都”,构建“两带两域六中心”演艺产业空间格局,提升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文化会展,并推进白马湖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文创产业大项目大平台建设。[6]


同时,加强传播,彰显杭州文化独特魅力。自举办G20杭州峰会起,杭州便站上国际舞台。如今,亚运会正式进入“杭州时间”,世界目光再一次聚焦杭州。未来5年,杭州将着力“杭州韵味,国际表达”,计划将统筹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三驾马车”,借力杭州亚运会和G20契机,实施海外文化交流基地建设计划,推动西泠印社在海外建设“西泠学堂”,打造杭州“外宣厨房”,在世界面前更好展现“人间天堂”的独特魅力。


(三)宁波:凸显浙东特色建设东方文明之都


宁波虽有“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头衔,但国际知名度不高。专家认为,宁波应遵循地方独特性、历史—现实—未来交融性、前瞻性、系统性、内外形象统一性原则,高度重视国际文化形象建设。其主形象可定位为以藏书博物文化、商贸文化、海洋(水)文化为基调的“三味”文化,并设计出由文化“聚焦点”、纵向“框架”、横向“板块”构成的文化形象总体系统。要打造一批城市标志,作为“东方文明之都”的国际形象符号,便于人们记住宁波。城市标志既包括有形的地标,如巨型雕塑、城市形象标识、文创产业基地、文化小镇等,也包括无形符号,如城市精神等。宁波文化重点聚焦“水文化”建设,通过“水”这一主题,串联起宁波文明精华;“海丝”文化建设,借助珍贵历史遗产,充实“海上丝绸之路”内涵并有所创新发展;阳明文化建设,建设阳明学文献资料中心,开发阳明文创产品,形成阳明文化产业;“商埠名城”建设,传承宁波商帮纵横商界数百年创造的包括商业理念、规范、制度、习俗在内的辉煌商业文明;非遗文化建设,加大推进宁波非遗文化的海外传播力度;茶文化建设,延伸茶产业链,扩大宁波茶品牌知名度,借助旅游业来发展茶文化产业;爱心文化建设,在宁波博物馆中设立“爱心宁波展厅”,建成爱心公园,把更多爱心故事编写出来,走向全国,影响世界,树立宁波爱心城市的形象和品牌。[7]


近些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文化强市目标,始终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制定“文化宁波2020”计划,[8] 要素保障不断加强,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宁波的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推动文化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的加快提升,打造更多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同时围绕“书香宁波”“影视宁波”“音乐宁波”“创意宁波”4个建设,补齐文化产业内容生产和服务的短板,培育新的特色增长点,打造文化保税贸易产业区,做大做强对外文化贸易和文旅项目的引进。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上加大力度,推动产业集聚,高标准建设宁波文创港、音乐港和象山影视城等重点特色园区,推进各级各类园区建设,各区县(市)、相关职能部门和园区把文化产业作为招商引资重要方向,加快招引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投资强度高、投资主体优的文化产业项目,狠抓项目落地,让更多国内外优秀的文化 在宁波生根开花。


三、对接融入上海,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


随着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由高速公路时代进入高铁动车时代,长三角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拉近,“同城化”效应日益显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进一步增进了文化交流与区域间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认同。对上海周边一小时交通圈的城市如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常州等,乃至数年后将与上海高铁一小时“喝杯咖啡”实现连通的湖州、盐城等城市,都将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域、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作为思考问题与谋划未来的不二选项。


以与上海一江之隔的南通为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赋予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的职责使命,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协同配套、文化相通融合、生态共保共治等为重点,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地对接服务上海”的工作部署,在文化方面应当具有充分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将文化建设提升到推进南通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作为重中之重聚焦发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主动力,紧抓发展机遇、创新作为,以深入落实文化建设工程为主抓手,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用精神价值层面的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南通在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话语权、示范性、引领力、贡献度。


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战略实现路径,就是要努力推动南通与上海两地文化深度对接与融合发展,切实落实文化领域的同城化,进一步将南通建设成为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市,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实现走在全省前列的以江海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建设,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文化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实施呢?南通与上海文化对接融合,是以上海充分集聚包括南通在内的周边地区优势 ,产生更大的辐射作用,而南通以积极为上海服务,承接上海文化建设的溢出效应为基本发展思路,以文化 对接和文化主体培育为基本路径。由于公共文化具有一定的属地化特征,一般是依照本地户籍人口进行规划布局的,而当前上海的流动人口总量巨大,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凸显,上海也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南通在不挤占与损害上海市民权益的前提下,积极学习上海成功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营管理经验和人才培养经验,并获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的共享。同时,南通利用自身特色地方文化样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向上海输送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并利用上海的国际化平台,促进项目的品牌化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建立吸引上海企业的政策机制,创设产业基金。以文化产业园区为基本依托,从建立整体性的文化产业发展生态的角度,打造规模更大、集聚力更强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并建立对外文化交流网,提高对外文化贸易水平。


但是,南通与上海文化对接并不意味着两地文化同质化,而是能够构建更高效的文化交流平台和更优化的文化 配置,由此实现在更大的受众范围内促进两地文化传统和城市精神的现代传承,彰显两地的文化特色,扩大两地的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百姓中的惠及率,不断充实人民群众对文化 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南通与上海文化对接融合的基本手段,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南通与上海应当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两地文化的对接融合。一方面,通过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及时发布两地文化领域的场馆、活动信息,方便两地居民及时了解和参与,并及时跟踪两地市场的供需动态。另一方面,加强各个文化场馆、文化机构和文化企业的数字化建设水平,借助APP、微信公众号、微博、人工智能等平台与技术,发布年度服务与活动信息,并定期推送相关衍生信息,不断提升异地服务购买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跨地域、时效性强、信息搭载量大、互动性强等特点,打破南通与上海两地在行政区划、政策衔接、空间地域等方面的束缚,加深文化对接融合的程度。


南通与上海文化对接融合的主要内容,包括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增强文化产品推介力度、深化文化产品生产与推广的合作、提升文化硬件载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 共享、积极寻求在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空间与机会、以南通有利的空间 吸引来自上海的投资、积极承接上海文化创意相关制造业 的溢出、借助上海 创设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创新投融资机制尤其为民营文化企业改善融资环境、推进文化人才的培养与流通、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合作项目、以高端工艺品与“非遗”项目等优质 对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构建文艺发展合作平台积极创作文艺精品、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对外文化贸易水平等15个方面,全面深化对接融入。


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一是优化文化对接融合内外部环境,强化政策法规协调,完善合作激励机制,完善文化产品交易政策体系,形成多部门联动机制,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拓宽资金支持渠道。二是强化文化主体培育,形成中小型企业分工协作、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促成沪通合作,打造南通大型文化品牌企业;加强文艺创作,做大做强文艺创作,逐步提升南通的文艺创作水平;促进跨行业融合发展,以“文化+”模式为主导,利用科技、金融、旅游等行业 优势,与文化领域进行融合;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领域的合作,政府层面、企校层面与上海相关企业、机构进行合作,形成有影响的文化品牌产品和服务。三是明确重点文化合作领域,积极打造南通文化亮点,加快新兴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区域合作,积极寻求与上海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上海盛大游戏、上海巨人网络等龙头园区和企业的合作发展,加快提供南通特色的中高端消费服务,加快品牌赛事的对接服务,积极争取以联办或承接上海市重大赛事活动分站比赛的方式,将国际、国内品牌赛事引入南通,力争到2020年推动1-2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由上海登陆南通。四是加强文化基础建设,强化公共文化场馆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到2020年,南通市区实现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800平方米,实现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10里文化圈”;强化文化产品创作建设,一方面加强南通文化艺术项目的原创水平,另一方面创新传统文化项目,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加强对上海文化艺术项目的引进;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文化服务配送体系,加强文化衍生品创作和生产,建立网络平台,利用“文化云”、APP、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分众化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相关信息。五是共建区域文化市场,借助上海的文化 ,促进要素市场发展,带动南通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向上攀升;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利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品牌,扩大其辐射半径;拓展城市空间功能,建立更贴合公众需求的复合型文化消费空间,提升商业圈的文化内涵和公众吸引力。六是深化人才合作交流,推进人才一体化开发,合力培养紧缺人才,尤其针对紧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创新型技术人才等,并加强沪通两地学校和机构的交流合作,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交流与进修机会。同时,利用组织 搭建海外交流共建网络,在国际一流的高校、文化场馆、文化机构和文化企业中创造访学与交流机会。



[1] 作者简介:


何建华,男,1957年生,江苏南通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传播及经济社会发展。


[2]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南京建设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中心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5月。


[3] 陈勇:《推动南京文化建设高质量,着力打造文化发展高地》,韵风网,2018年8月21日,http://www.xunart.com/c480923.html。


[4] 黄健:《杭州: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世界名城建设》,《杭州日报》2017年4月17日。


[5] 《杭州城市与文化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城市网,http://www.urbanchina.org/n1/2018/0217/c410784-29825631.html。


[6] 王逸群:《杭州全面推进文化兴盛,重磅推出“六个专项计划”》,浙江在线网,2018年11月2日,http://hangzhou.zjol.com.cn/jrsd/bwzg/201811/t20181102_8644045.shtml。


[7] 陈依元:《凸显浙东地域文化特色,推进宁波特色文化建设》,浙江省文化厅网站,2018年4月19日,http://www.zjwh.gov.cn/dtxx/zjwh/2018-04-19/222066.htm。


[8] 《宁波文化产业工作推进会举行,制定“文化宁波2020”计划》,中国宁波网,2018年11月1日,http://yy.cnnb.com.cn/system/2018/11/01/008801350.shtml。


THE END

《上海文化》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 S S C I ) 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刊


主办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