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 城市文化研究】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文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19-01-09浏览次数:18

《上海文化》| 城市文化研究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文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胡霁荣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讲师

原文刊载于《上海文化》2018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新篇章,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40年,是不断进行文化改革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的40年,也是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40年。40年来,上海的文化建设始终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改革开放释放城市文化活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上海文化”品牌已成为上海的重要名片。


关 键 词 改革开放 上海文化 文化自信

一、40年来上海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


从1978年到2018年,在党中央统筹指导和国家战略推动下,上海的文化建设在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发展、对外交往、传承历史文脉等方面成绩显著,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使“上海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日益提升。


一是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力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十二五”时期,上海在完成文化体制改革的“规定动作”之外,积极探索改革的“自选动作”。上海从构建文化管理新体制和塑造文化市场新主体两方面开展试点改革。在构建新体制方面,上海形成、建立了文化领域国有资产监管的“上海模式”,建立了公益性文化资助(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投资(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平台,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配送体系,建立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体系,推动组建了14家文化行业协会。在塑造新主体方面,上海陆续完成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和上海电影集团的整体“转企”改制,完成了新华发行集团的股份制改造和“借壳”上市,并以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为载体探索了非营利演艺机构的运作模式。


与此同时,上海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和信息公开。近年来,上海先后完成上海市文广影视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编制工作,发布上海市文广影视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渠道和信息化建设,推动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社会评价调研中排名前列。这些都使上海逐渐从原来单一的政府管理文化体制,走向了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协同共管的现代文化治理新模式。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健全,有效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实现,是上海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截至2017年底,上海有市、区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25个,市、区级公共图书馆24个,博物馆125个。[2] 上海已经基本形成涵盖市、区、街道、村居的4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实现“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大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现代化水平。在全市建成并运行的216家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超过90%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委托企业、社会组织、群众文艺团队等各类主体参与运行管理。


公共文化3级(市、区、街镇)配送体系形成,有效推动公共文化均衡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年市区级公共文化配送平台共配送演出9385场、讲座3155场、艺术教育活动20727场,派送社区文艺指导员78226万课时,配送电影和农村数字电影13.9万场,服务受众超过2460万,涌现出一批各具创意、符合基层需求的配送主体和产品。[3]


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全面推进“文化上海云”建设。主平台(APP)正式上线,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区域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转型,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知晓率、参与率和场馆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激发了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加快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迈出了坚实一步。到2017年9月为止,“文化上海云”已覆盖全市547个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美术馆和社区文化中心及社会文化机构,累计发布各类活动信息22.3万场,服务人次超过2200万。[4]


三是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着力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当前,文创产业已成为上海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助推力量,总产出和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连年攀升,有效地提升了上海的城市文化竞争力。


首先,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上海积极推进文化与金融、科技、教育、旅游等行业协同联动,探索艺术品金融化运作。2014年11月,上海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从完善机制、拓展渠道、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战略要求,并率先在徐汇、虹口两区创建试验区进行试点。近年来,上海积极促成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美国电影金融公司(FFI)落户自贸试验区,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挂牌,中国数字音频广播(CDR)试验以及超高清电视(UHDTV)建设等一批文化与科技融合项目取得进展。为促进影视、动漫、艺术品交易等重点产业发展,上海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和促进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发展专项扶持政策,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上市融资、人才建设等6大领域发展支持,吸引更多创作主体和人才来沪发展,腾讯、阿里巴巴、优酷土豆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在沪成立影视公司或开展项目合作。2010年6月,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揭牌,为文化要素流动、文化资产保值与增值、文化与资本对接提供了重要平台。


其次,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上海文创产业园区已经从过去自发地利用老厂房、老仓库改造,逐步发展到主动以国家级产业基地为引领、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的新阶段。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为上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引领性支撑。从2012年开始,上海开展“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张江高科技园区科技与文化融合应用示范”,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建立了覆盖内容提供、内容运营、技术提供、数字制作出版、终端开发与提供、外围配套在内的相对完整的文化科技创意产业链,相关入驻企业480多家,培育了盛大、网易、百度、聚力传播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5]


四是对外文化交流步伐加快,扩大上海文化国际影响力。首先,推进文化贸易平台建设。2011年,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多媒体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支撑新兴业态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体系化发展态势。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加快文化贸易基地建设”被纳入推进自贸区建设的试点任务中,出台了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娱乐场所等3项政策,形成自贸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3+1”模式。这一新模式不仅使上海对外文化贸易走到了与世界服务贸易体制接轨的最前沿,也将为全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


其次,创新文化交流合作机制。2012年,上海交响乐团探索“委约模式”,与纽约爱乐乐团共同委约美国作曲家创作的《甜美的早晨》在上海音乐厅举行亚洲首演,创造了国际文化交流的新模式。为深化“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上海制定了《推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启动构建“一带一路”国家艺术节、博物馆和音乐创演等5大合作机制。通过深化部市合作,提升外宣品牌影响力。例如,积极推动部市合作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举办“魅力上海”等上海城市推广活动;承办文化部“中英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研讨会”等。此外,通过促进对外文化贸易,不断提升和扩大上海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吸引力。2018年6月,上海徐汇区被中宣部、商务部等认定为首批13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单之一,标志着上海对外文化交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6]


五是历史文脉传承力度加大,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底蕴。历史文脉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根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传统,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底蕴,始终是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明态度。


40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目前,上海共有金山区枫泾镇、青浦区朱家角镇等10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片中国历史文化街区,3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进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数字化建设,完成《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导则》编制工作,制定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规范。非遗保护方面,上海有国家级项目55个、市级项目220项、国家级传承人94人、市级传承人539名。全市建立各类展示传承场所72个。[7]


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策源地,在城市文化系统中留有一大批工业文化遗产。积极探索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在工业遗产保护实践中,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方法,结合特色文化街区的创建,走中国特色城市更新的新路,是上海在文化建设和文化改革发展中取得的又一重要经验。对泰康路、莫干山路50号、原“国棉十七厂”和徐汇滨江地带等工业遗产区实施整体规划、保护改造,在工业文明转型、城市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内容形态的城市文化经济新形态、新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加强了红色革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2016年,上海全面启动了“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2017年,上海进一步提出要使党的诞生地成为上海的红色名片,建设和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工程启动以来,毛泽东旧居等一批红色遗址、遗迹得以保护修缮,“复兴之路”等全新红色旅游线路开通,“党的诞生地·一线一站”地铁主题文化长廊、《忠诚与信仰》情景党课等红色文化传播品牌陆续诞生。


二、40年来上海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4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上海的文化建设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对标全球顶级城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挖城市文化 ,不断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文化活力,开辟出了一条符合上海实际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发展之路。


一是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加强和优化顶层设计。文化的发展既是一个客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又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导,有助于推动社会文化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40年来,上海始终重视文化建设领域的顶层设计,并不断与时俱进、优化升级。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这是决定上海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性质与方向正确的根本问题。只有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才能不断推动上海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前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上海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体现了以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坚持国家战略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向经济建设,上海着眼于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制定了相应的文化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上海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率先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新实践,为推动国家层面的整体部署贡献了上海经验。进入21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积极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强国”战略以及党中央要求“上海走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列”等重要指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文化政策,优化战略部署。从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到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人文之城”,再到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上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文化发展战略。


借鉴国际文化大都市发展经验。上海是海纳百川的上海,是放眼全球、对标国际顶级、不断追求卓越的上海。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过程中,上海不断与纽约、巴黎、东京、伦敦等城市进行对标,发现自身差距和短板,进而寻找新的着力点。例如,按照国际顶级文化大都市均有一流的地标性博物馆、剧院、音乐厅的特点,上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打造一系列文化地标提升城市品质。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影城、上海马戏城等陆续拔地而起,城市天际线悄悄改变,重要节庆活动和大型国际盛会纷至沓来。据不完全统计,“八五”至“十三五”期间,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市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将达到66个,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文化基础设施整体格局将初步形成。[8]


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活力。40年来,上海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率先完成各项全国改革试点任务,基本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有效推动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为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供了创新动力和体制保障。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上海各级政府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为各类文化主体广泛而深入地参与文化市场的 配置创造条件。在此过程中,上海形成了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驱动改革的工作思路。例如,在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主动探索了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推进重点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注重完善 优化配置和健全产业链;在扩大文化产业开放度的同时,注重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科技、贸易的深度融合;在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建设的同时,开展内容配送、管理服务、运行模式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提高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能级和水平。[9]


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一方面,上海大力调动市区两级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市级层面负责顶层设计、政策制订,区级层面负责具体实施,并结合各区实际探索创新,有效实现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上海在打造较为完备的文化设施体系的同时,探索出了体制内管理和社会化运营相结合的灵活机制。[10] 以博物馆建设为例,上海在2014年创立了以中华艺术宫为龙头、联合市区17家艺术博物馆(包括公立和私立)的“1+17”市区公共文化 联动机制。在中华艺术宫内部运营机制上,开创了由政府主导、理事会决策、馆长执行、学术委员会专业咨询的博物馆管理新模式。


三是深挖城市文化 ,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品质。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来,上海积极挖掘城市内生文化 ,发挥文化机构主体性,融合文化与城市更新,重视历史文脉传承,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努力探索文化强市的发展道路。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发挥文化机构主体性作用。通过建立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核心的市、区、街道(镇)、居(村)委4级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上海充分发挥各级文化机构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为广大市民参与上海文化建设、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享受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渠道。以社区文化组织为例,许多社区文化中心引入了专业院团为社区送演出、送指导、送培训。徐汇区湖南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整合街道内优质文化 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引入上海交响乐团、乐高玩具公司、大隐书局等专业文化机构和团体,率先打造社区文化共同体,设立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教室、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儿童剧工作坊剧场、青少年乐高体验室等优质多元的公共活动空间,推出首个年度社区文化艺术节,将专业文化与社区文化有机结合,建立了高雅艺术“落地”和草根文化提升的“双通道”。[11]


融合文化与城市更新,提升城市文化多样性呈现力。城市是一个不断吐故纳新的有机生命体,文化则是城市生命的灵魂,城市更新在本质上就是城市文化更新。上海历来重视文化建设与整个城市发展之间的有机结合。近年来,上海通过释放文化 优势,建造高品质文化地标与文化设施、营造良好的都市文化氛围、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等方式,不断加大文化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力度和广度,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以举办世界博览会为契机,上海通过文化建设改造和更新中心城区结构,将曾经以交通运输、仓储码头、工厂企业为主,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世博板块”,打造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区,覆盖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发达的文化创意基地、国际性旅游会展目的地、标志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等多重功能。通过以中华艺术宫、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世博公园为龙头的地标性文化设施建设,带动整个区域功能和空间品质升级。继对“后世博”的更新改造之后,上海又着力贯通黄浦江沿线公共空间,在保留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打造全长45公里的滨江文化带,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艺术设施和更加优质的城市景观,增进了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重视历史文脉传承,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千城一面”和全球化带来文化同质发展的背景下,挖掘丰富的文化 ,传承悠久的城市文脉,是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全面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来,上海逐步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建立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开展历史风貌特色区域成片保护。进入21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区域整体发展有机结合。以上海徐汇区为例,它以传承文脉为抓手,在3个不同区域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具体而言,徐家汇将海派历史文化 与文化旅游服务融合,建设“徐家汇源”都市文化旅游景区,提升了徐家汇集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城市副中心功能;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充分发挥历史人文荟萃、空间环境优美的特色,吸引众多民间和外来资本,融合时尚消费元素,构筑了精致休闲的都市生活空间;徐汇滨江积极吸引国际文化资本,重点打造“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打造出富含人文气质和文化品位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中心城区。


三、全力打响新时代“上海文化”品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要求。着眼于加快建成更具标识度、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上海做出了全力打响新时代“上海文化”品牌的战略部署。2018年4月,上海正式印发《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要打造一批海派特色突出、城市特质彰显、内涵价值丰富、感知识别度高的国内国际知名文化品牌,激发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让内容生产精品迭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艺名家群星璀璨、文化地标绽放魅力。这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上海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品质和软实力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撑,也为新时代上海文化事业再出发绘制了发展新蓝图。


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重在展现标识度,关键是要抓好“码头”建设和“源头”建设,切实把“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文化 优势转化成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源动力。


红色文化是上海城市精神光谱里的亮点。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发源地,上海是中国共产党人梦想起航的地方。打响红色文化品牌,就是要着力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上海要着力打造建党历史 高地、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建党故事传播高地和思想理论创新高地,努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播上走在全国前列。


海派文化是彰显上海城市精神的特色。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海派文化体现的是上海“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打响海派文化品牌,就是要开放、包容,提升上海人文历史品牌的现代质量。具体而言,要重点结合“上海文创50条”,精心培育新型主流媒体,着力打造海派文艺高峰,做大做强文教结合平台,有效扩大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等的国际影响,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快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海派文化品牌。


江南文化是上海获得滋养积淀底蕴的沃土。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就是不断用江南文化的水土滋养上海文化的本土气象和地缘美学。要加强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加强江南学术研究,加强江南特色历史风貌保护。以江南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点,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江南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引导人们从正确认知历史中走向未来,从延续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历史新起点上,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需要着重从多个方面综合发力。


一是提升“上海原创”能力,彰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化引领地位。创新是文化的本质,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上海要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必须要有强大的创新力。“上海文化”作为一个品牌,离不开强大的文化生产体系、成熟发达的公共文化创新体系以及卓越的文艺创作能力。在新时代,上海应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牢牢把握我国所面临的历史新方位、新特点和新要求,全方位提升文化创新力,使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创产业更加发达、文艺创作更加活跃。具体而言,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凝聚各类文化要素;推出“上海原创”、凸显文化源头地位的文艺精品,讲好中国故事和上海故事,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大作品,打造上海文艺创作的新高地。


二是提升“上海主场”能级,彰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化码头地位。扩大文化商品和服务贸易,增进对外文化交流,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上海在国际文化贸易和世界文化市场地位的重要途径。上海自开埠以来就是中西文化和多文明交流汇集之地,许多新思想、新技术、新文化率先由上海传入并走向全中国,由此确立了上海作为世界文化码头的地位。在新时代,上海要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也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作为全国和世界文化码头的地位和作用。未来,上海要通过全面提升重大节展赛事国际排名,提升“上海主场”的文化平台能级,包括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优化演艺设施布局,支持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等重点演艺集聚区建设,增进国际文化艺术的竞相展演,满足上海市民对更高品质、更多元的文化消费的需求,推动上海在文化贸易领域进入全球顶级城市序列。


三是提升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力,彰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深厚底蕴。城市历史文化是凸显品牌优势和标识度的重要来源,应当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充分挖掘和传承好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创造中保护。同时,要善于以现代理念重新编码传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上海历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在此基础上,打造新时代精神标识和文化地标,增强上海文化魅力,打造“建筑可以阅读,街道适合漫步,公园最宜休憩,市民遵法诚信文明,城市始终有温度”的美好生活品质。通过培育践行城市精神的先进典型群体,凸显城市精神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的引领作用,使上海城市精神全面转化为市民的精神气质、行为习惯和生活风尚。


四是提升文创产业综合实力,彰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产业领军地位。文化创意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推动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动力。上海要做大做强文创产业,发挥市场在文化 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化、创意设计等重点领域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实现出版、艺术品、文化装备制造等骨干领域跨越式发展。加快文化旅游、文化体育等延伸领域融合发展,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创意企业,推进一批创新示范、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文化创意重大项目,建成一批业态集聚、功能提升的文化创意园区,集聚一批创新引领、创意丰富的文化创意人才,构建要素集聚、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夯实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产业基础。到2020年,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3%以上,使上海成为与北京齐头并进的现代文创产业重镇;到2030年,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左右,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五是提升中国话语建构和传播能力,彰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思想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上强调:“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12] 作为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要不断加强话语生产与传播能力,力争成为代表中国发声的话语高地。在新媒体时代,更要主动引领网络话语,掌握舆论主导权和话语权,始终走在网络舆论的最前沿。上海的学术研究与智库建设,应自觉地将探索目光投向当前最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聚焦国家和社会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及时进行理论回应与创新,形成反映时代和历史发展规律、具有深刻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新思想、新观念,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上海智慧。


六是提升文化人才的培育力,彰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人才高峰地位。自近代以来,上海始终是中国优秀文化人才的汇聚之地。新时代上海文化建设再出发,人才依然是关键。文化人才是提升上海文化品质的重要支撑,在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因此,上海应培育、集聚大批高层次文化人才,打造名家大家的高地,使上海成为一流文化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按照“激励创作、鼓励演出、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要求,加快破解高端文化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矛盾,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最大限度调动文化人才的积极性。


七是提升上海服务全国的能力,为国家文化繁荣创新发展提供新经验。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地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承担着率先落实国家战略、勇当排头兵的使命。在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过程中,上海应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相关城市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优势,不断地把成功的文化经验上升到理论创新与理论概括的高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新作用。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上海要积极发挥桥头堡作用,为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通群众的民心相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 作者简介:


胡霁荣,女,1982年生,上海市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政策、文化社会学等。


[2] 上海市统计局:《2017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3月8日。


[3] 《上海年鉴》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年鉴(2017)》,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4651/nw43437/nw43466/u21aw1311736.html。


[4]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建设一流文化设施、构建全球卓越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等相关情况》,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9819/nw9822/u21aw1258749.html。


[5] 花建、陈方正、田野:《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的超级引擎——张江文化产业园创新机制的深度分析》,荣跃明主编:《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49页。


[6] 郑洁:《文化外贸的桥头堡首次集体亮相》,《中国文化报》2018年6月23日。


[7] 上海市文广局法规处课题组:《上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研》,荣跃明主编:《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8)》,第39页。


[8] 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社科院联合调研组:《“文化地标”彰显上海城市品位》,《光明日报》2018年2月23日。


[9] 郑崇选:《打造文化品牌,提升上海标示度》,《解放日报》2018年5月22日。


[10] 郑崇选:《打造文化品牌,提升上海标示度》,《解放日报》2018年5月22日。


[11] 袁玮:《徐汇湖南街道打造文化共同体,为居民提供优质公共活动设施》,新民网,http://newsxmwb.xinmin.cn/shizheng/szt/2018/03/16/31369647.html。


[1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6页。


责任编辑:孙页


The End

《上海文化》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 S S C I ) 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刊

主办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