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除了物理空间的更新之外,城市生活也在面临着数字化的挑战。城市问题日益复杂,在迅猛而复杂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发挥文化的引领地位,避免城市中“人”的缺席,用人文的精神去平衡物理的、数字的城市化发展中的弊病,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落地生根,这其中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2021年5月25日下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下属城市人类学工作室、红色 创新利用研究工作室、城市与性别书写工作室承办的第六期“水花雅集”青年学术沙龙在愚园路芊荷艺术空间成功举办。
主持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金方廷首先通过几组数据介绍了城市更新与数字城市的发展情况,指出当下所面临的复杂城市问题,并且认为上海在城市更新和数字城市方面拥有独到的实践经验,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云霞以《城市更新与文化场域》为题,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探讨了城市更新。她指出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城市都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同一空间中各种文化景观与社会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时间上看任何一个城市不可能脱离其历史发展存在。城市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应该建立在一个个相互联系、共生的小系统之上。但是,目前无论是城市更新还是城市新区的建设大多脱离了原生的文化生态。她认为城市更新并不仅仅是建筑的修葺与重建,更不是产业等要素的全新布局与调配。城市更新中需要保护文化场域,做到文化的存续与创新。要尽量地保持路网、城市形态;保留原有的居民社区网络结构;更新后的城市要引入和构建新的文化场。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恬骅的题为《数字城市地方感的艺术重构》的发言则认为,城市空间为互联网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互联网得以发展的主要处所,而互联网则在结构上保持了与城市的镜像关系。虚拟与现实的融合成为数字城市的主要特征,其中,可以发现计算机艺术在创作、展览到交易各环节实现了人的重新连接,将网络改造为艺术表达的场所,从而赋予情感价值的寄托。同时,大众自发的对城市历史与记忆的记录、展现和传承的需要,也催生了相应的公共艺术活动。计算机艺术和公共艺术两条路径,代表了当今艺术的两种相互关联的行为模式,在数字城市之中营造了新的“地方感”。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牟振宇以上海黄浦江滨江开发为例,指出滨江两岸的景观是随着其功能不断变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景观特征,每个阶段转化都是一种痛的经历。他认为空间代表一种权利关系的变化,在城市更新中,应该认真研究由各种力量形成的博弈关系。当下的许多城市规划都与现实脱节,带来了诸如文化遗产的丢失等问题,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公众参与度对于城市更新来说至关重要。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钱泽红认为中国的城市更新与西方的城市更新不同,背景和前提不一样,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形态的改变,同时还要注重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感受,要重建社会关系的网络。她认为目前的城市更新,缺少对一个城市积极的想象,缺少对社会关系新的建构和调整。城市更新的关键是人,除了政府部门、专家学者,还需要有生活在此的人的参与,需要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去参与。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在总结中从莎伦·佐金的原真性概念入手,指出城市更新既要注重“起源”,又要善迎“开端”,关键是要保持城市这个有机生命体连续不断的自然成长状态。可从历史文脉的延续、城市的历史起源和方向、世界城市的经验对标、以人为本的建设目标、保持现实关注、以及数字化生存等几个维度思考城市更新的核心问题。他以愚园路、老城厢、徐家汇等为案例,提出了城市更新既要体现城市发展,又要满足民生需求,在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上有所建树,最终实现人和城市的全面发展,创造有良知的崭新文明类型。
运维:任洁
编辑: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