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举行,揭晓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等奖项。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雁彬,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裘东耀,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邱运华,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由强,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中国民协副主席李豫闽、郑土有、郭崇林、伊和白乙拉、杭间,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李倩,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任徐岫鹃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颁奖典礼。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文艺大奖,是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自1999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本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共举办各类评选活动12次,共有153个作品入围,最终20个作品获得本届山花奖优秀作品奖,其中由上海民协组织申报的徐赣丽的《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和蔡丰明、程洁、毕旭玲的《上海城市民俗史》喜获中国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
徐赣丽是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多年来致力于民俗学研究。《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是她在2012年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她曾就此成果发表心得,人文社会科学一直以来比较注重时间角度的历时性探索,而不太注重空间角度的观察和思考。20世纪以来福柯、列斐伏尔、段义孚等人从不同角度提出空间研究的分析理论和视角。研究空间内的文化构成及其与文化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成为拓展学科新视角和新领域的一个选择。
本书主要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进行点面结合的观照,在重点调查和多点走访之后,从文化生成空间和空间塑造文化的基本规律出发,探讨侗族村寨空间的生成与民族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内在逻辑、村寨内部文化之间的逻辑,主要抓住侗寨独具特色的公共空间以及空间与文化的关联、空间内部自足的民间组织 和文化传承的固有机制对民族文化延续的作用等问题,研究依托村寨社区力量保护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再结合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保护的多种模式进行对照分析,论证依托村寨社区保护文化的合理性。
由蔡丰明、程洁、毕旭玲合著的《上海城市民俗史》一书,是一部具有鲜明的理论创新价值的学术著作,也是当今我国民俗学研究领域中一项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本书以上海城市民俗形成、发展、演变、创新的过程作为研究重点,从城市研究与民俗研究相结合的角度上去把握上海城市民俗的特点与规律,从而建构一个宏大的上海城市民俗史体系。这种研究不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与理解上海城市民俗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助于为城市民俗史这门新兴的学科找到更为典型的个案例证。
徐赣丽,女,1967年6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所长,博士生导师。曾入选江西省“双千人才”计划。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迈向现代民俗学——都市文化研究的新路径》《文化遗产在当代中国——来自田野的民俗学研究》《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等多部。
蔡丰明,男,1951年9月出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出版专著有《江南民间社戏》《上海都市民俗》《游戏史》《吴越文化的越海传播与流布》《城市语境中的民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理论与方法》等。
程洁,女,1978年12月出生,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社主任编辑,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出版专著有《上海竹枝词研究》,合著《文化发展论》《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等。
毕旭玲,女,1979年8月出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出版专著有《中国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开发》 《古代上海:海洋文学与海洋社会——古代上海海洋社会发展史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