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江研究员在文学研究所2022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上的讲话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22-09-13浏览次数:22

9月13日,文学研究所举行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见面会。所领导班子成员、2022级研究生指导教师、2022级新生参加见面会。徐锦江研究员代表文学所全体对2022级新生表示欢迎,并生动讲述了入学第一课,全文如下。



上个星期五,我为研究生开课,课程的题目是《城市空间与文化研究》,我首先问了同学一个问题,在你们到上海之前,你们对上海的想象是什么?能不能说一下你们心目中的“上海意象”,或者说什么意象最能够代表“上海”这两个字,今天,你们在上海已经生活了一段时间,现在你们对上海的印象是什么?同学们的回答有三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一致最深的感受是上海的包容,其中有一位同学的回答更是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她说她来上海之前,总会觉得这座城市是一个眼睛朝上的城市,是精英的城市,但是她到上海实际生活以后,发现上海这座城市还具有向下的包容性,这一点我觉得她讲得非常好,向下包容不仅是我们这座城市正在有的,更应该是我们这座城市努力的方向,我们讲建设“人民城市”,并不只是一个留在纸上的空洞政治概念,而更应该是一个包容所有人的活生生的现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理想。还有一些同学不约而同地讲到来上海以后,发现自行车道在这个城市里面非常普遍,只要扫一个单车就可以上路,整个城市都有自行车道环绕,经常看到家长骑着助动车送孩子上学,这个视角也给我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开车的阶层,或者长期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我们不会想到这一点,或者熟视无睹了,但是对于一个从外地来到上海的同学来说,这个发现其实可能是比东方明珠、比陆家嘴三件套,更能够让我们这座城市引以为豪的东西,我们的城市特别需要这种人性化的,为普通市民着想的城市设施,烟火气不仅仅表现在街边小店,也应该表现在自行车道。还有一位同学讲到,来上海前,只知道东方明珠、外滩、小洋楼,真正到了上海以后,才发现生活在上海的好处是有很多美术馆,其实还应该包括同学们目前没有经济实力出入的音乐厅和剧场,关键是这种美术馆遍布四处,有些甚至是免费的,或者用很低廉的价格就可以进去观看的,比如像M50那样的地方,就是一个非常亲民的,由画廊组成的自然型美术馆,大型商场里也经常会举办各种展览。除了这些展览馆外,他还喜欢去逛一些文化形态丰富的区域,因为那里集聚了大量的亚文化,而这些并不被主流所关注的文化,正是上海文化创造活力的体现,从他们的回答当中,我们看到了上海这座城市和城市文化应该有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建设以人为本的人民城市和人文之城,具有最大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不光是对世界的包容,而且是对人民的包容。不光具有向上的包容性,而且应该具有向下的包容性。


世界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法国有位年鉴学派的历史学家,名叫布罗代尔,如果诺贝尔有历史学奖,他应该是无可置疑的获得者。布罗代尔将历史时间分为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体时间,并称之为称为“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相对应提出了“结构”、“局势”、“事件”三个概念来解释历史,所谓“结构”是指那些长期不变或者变化极慢的,但在历史上起到深刻作用因素,比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思想传统等;所谓的“局势”,是指在几十年以至一二百年内时间内起伏兴衰,形成周期和节奏的一些现象,如人口消长、物价升降、生产增减、工资变化等;所谓“事件”,是指一些突发的事变,如革命、条约、地震等,在这三个时段中起长期决定性作用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结构。其次,“局势”的变化,比如周期性的经济消长,对历史进程也会起直接的重要作用,而“事件”只是“闪光的尘埃”,转瞬即逝,对整个历史进程只起微小的作用。我不知道我们眼前经历的疫情属于哪一个时段的概念,但布罗代尔的历史观对于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度过当下短暂的困难应该是一个乐观。


思考问题的另一个维度是空间。前不久去世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创始人段义孚先生有一个关于“空间和地方”的形象说法。我们从教室望向窗外,是充满喧哗与骚动,现在又加上新冠病毒传染风险的城市,对于刚到上海的你们来说,是一个充满探险刺激和陌生风险的开放空间,而坐在安静的教室里,尽管枯燥,却是一个熟悉而安全的地方。我们自己的身体也是一个安全的地方,而我们的心灵,则是一个自由的空间,我们的身体坐在这里,但是我们的思想却可能开小差,我们的心灵却可以神游八方,人类具有这种既在这里又不在这里,既在场又不在场的本领,这就是一个个体的思想永远无法被征服的原因。段先生的观点是:地方给你安全,空间则带来自由。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认为:“当代社会已经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当然,这个空间主要是指社会空间。《共产党宣言》中讲过这样的意思:资本的空间扩张是不会穷尽它的想象力的。资本曾经通过全球化殖民进入到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亚洲,然后又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内部殖民化,现在又向虚拟空间进军,在创造的互联网,以及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元宇宙里进行虚拟殖民,同时还在向太空方向发展,这是资本找到的两个新方向。大约7万年前,发生了认知革命,大约10000多年前,发生了农业革命 ,大约6000年前,发生了城市革命,1765年发生了工业革命,500年前发生了科技革命, 1956年诞生了人工智能概念,1968年诞生了互联网概念, 1992年诞生了元宇宙概念,正如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所说:人类认知到的东西,必然会发生。作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学生,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不可避免的资本和技术狂飙面前,保持一份人文主义者的清醒,尽最大可能让资本和技术沿着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方向运动,而不是相反。哪怕这种力量微不足道,也要竭尽全力,直到人类自身觉醒。我们到上海社会科学院来读研,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将学到的知识实践于社会,将知识转化成智慧,来应对我们当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疫情常态化带来的困厄,应对这个越来越被技术所主宰的时代;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更符合作为世界未来主人的你们Z世代的理想,而不是用知识来加深偏见,进入一个自以为是的“茧房”。


今天,城市化进程势不可挡。全世界已经有一半人口住在城市,中国的城市化率也在2021年达到了63.98%,城市对当下的人们来说已经具有了非凡的意义。世界的城市化不可避免。城市规划思想家刘易斯·芒福德曾经说过:“这城市,象征地看,就是整个世界;这个世界,从许多实际内容来看,已变为一座城市”。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可能一辈子生活在城市。提醒同学们,既然来到了上海,就不要仅仅读书在上海,而要生活在上海,多出去走走,多参加社会活动。现在许多大学城都建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号称大学城,但学生接触核心的城市生活有点难。真正的大学城是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希望大家利用三年的读研时间,利用社科院住宿上课点靠近市中心的特点,读懂上海,读懂城市所代表的现代文明和城市病的根由,领会它丰富多元的内涵,成为一个见过世面,懂得生活,有宽阔国际视野的人。


我们文学所的定位是“文学文化双轮驱动”,它的两个把手一个是文学,一个是文化;它的两个轮子一个是基础理论研究,一个是实践应用研究,体现了社科院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双轮驱动的建院目标。我们深信:只有扎实做好基础理论研究,才能产生真正的高级智慧;也只有关注现实,抱定用学术影响社会的决心,才能使我们的学问符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古训。所以,我们既要“甘坐冷板凳”,也要“勇做热学问”。一方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要仰望星空,一脚踏空;另一方面,也不要划地为牢,作茧自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难以有大格局,做出大学问,成为大学者。两句话:上路了,就不要怕路远;但走得再远,也不要忘了初心。我们不指望从文学所毕业的学生将来大富大贵。但从文学所毕业的学生一定要在审美水平和文明程度上大大超过社会平均水平。


需要重点提醒的是:无论何时何地,“弘扬人文精神,追求现代文明”是一代又一代文学所人矢志不移的追求,社科院文学所培养的人,应该具有坚定的人文主义理想,成为播撒现代文明的种子。


最后祝愿大家在上海,在社科院、在文学所度过三年健康、平安、愉快的学习生活。让我们共同祈愿疫情早日过去,生活恢复正常,世界恢复理性。谢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