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2日上午,应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邀请,上海大学曾军教授在文学所发表了关于“将数字媒介引入文论研究”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主持。
曾军教授将人类的媒介形态演化过程分为“口传时代”“书写时代”“印刷时代”“机械复制时代”“数字时代”五个阶段,其艺术形式分别对应由声音和身体展示为主的演艺、以图文呈现的文学和美术作品、以摄影和电影表达的模拟影音、以新媒体和电子游戏为表达方式的赛博艺术等,对应的审美机制也从“共鸣”“同情”进展到“互动”。他同时指出,新媒介并非自发独立产生的,而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伴随着新媒介的产生,旧媒介通常不会直接消亡,而是调整自身以继续演化和适应新环境。不同时代的艺术类型更迭并非简单替代,而是对前面时代艺术类型的兼容。曾军教授还援引了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指出“文学四要素”理论适用于分析书写和机械复制时代的文艺活动,数字时代文艺活动分析需要引入“控制论”的互动性审美机制。
本讲座是文学所“斯文在线”系列讲座之一。
曾军,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学和文化理论与批评,主要聚焦在巴赫金研究、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视觉文化研究、城市文化批评等方面。已出版专著、译著、合著等9部,如《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2004)、《观看的文化分析》(2007)、《城视时代——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2016)、《巴赫金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2021)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Neohelicon、CLCWeb: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Critical Arts:South-North 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