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所举办主题党日活动暨第七期“水花雅集”青年学术沙龙

发布者:夏蔚晨发布时间:2022-01-05浏览次数:24

2022年1月4日下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主题党日活动暨第七期“水花雅集”青年学术沙龙在上海沪剧院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海派文化:时空记忆与文学想象”为主题,围绕海派旧体诗与海派学术展开探讨。曹晓华博士主持此次活动。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为本次活动致辞。茅院长生动介绍了沪剧的发展历史,指出沪剧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发展许多重要的历史,期待与文学所合作开展沪剧传承的相关研究。徐所长分享了与沪剧院的渊源,指出沪剧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理论联系实践开展更深入的研究。随后,徐锦江所长代表文学所将我所城市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海派文化新论》赠与茅善玉院长。



海派文化是发端于上海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产物。它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滋养而形成。在新时代,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为上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当前,怎样认识和研究海派文化是一个重要问题。



张晴柔博士以《十里洋场的旧体诗人》为题,探讨了近代上海的旧体诗,她从精神的寄托、现实的庇护、以传统书写时代三个方面分析了旧体诗中所描绘的近代上海,指出上海作为一个多元包容的都市,给各种文学群体提供了多元的文化空间,而这些不同派别的文学创作,也为今人提供了阅读上海近现代历史的多元视角。



狄霞晨博士则对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学术展开分析,指出近代以来的上海学人汇聚、出版兴盛、交流频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海派风貌。江南底蕴与世界眼光、国家情怀与地方意识、求新精神与务实态度,是海派学术的六大关键词。江南文化奠定了海派学术的底蕴,家国情怀塑造了海派学术的胸襟,世界眼光引领着海派学术不断开拓创新。她认为海派学术也存在厚重不足、担当不强、原创较弱等问题,应该在振兴自己世界主义传统的同时,保持踏实严谨,与历史接轨,在更深处积蓄力量,沪上学人也需保持谦虚奋进的态度,取长补短,继往开来。



互动交流环节中,戴伊璇博士认为上海近代发达的报刊业为我们保存了当时真实的海派文化生态的材料。海派文化是自下而上从底层逐渐影响到上层的文化,因此要关注海派文化当中的那些小人物,他们可能是海派文化产生的原点。近代教育机构的出现,一方面将诗词等传统学术仅作为被研究的对象,但另一方面,它又使这些学科变得现代化、专门化。



袁红涛副研究员点评认为,梳理历史在于找准我们当下的位置,辨别我们未来前进的方向,把历史传统和自己切身联系起来,则是需要胸襟的。他认为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并不能简单的归纳为包容,它并不辨别新旧,而是提供出版、娱乐氛围和法治环境等基础空间要素,为文化发展提供孕育的土壤。



陈占彪研究员建议,把现代中国的一些文人的旧体诗收集起来,这会是很重要的史料贡献。关于海派学术还应当关注,19世纪中后期以来在上海的外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外国人关于中国的学术研究,以及一些精通外文的中国人所写的,以外国读者为对象的介绍中国文化和学术的文章。



王光东研究员指出,如果把旧体诗词纳入到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范围内讨论的话,旧体诗的价值和意义可能会看得更清楚。研究海派学术时,需要考虑其历史关联性,进一步挖掘海派学术如何融合传统与西方。



最后,徐锦江所长总结发言,他对海派文化的未来研究之路提出期望,认为对海派文化的历史定义尤其是新时期的新变内涵,对于江南文化为何能够率先进入到现代文明,历史上的海派文化与新时期海派文化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除了从历史角度研究之外,还要关联上下去展开研究,真正使海派文化的当代价值日用而不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