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延安,每个共产党员向往与憧憬的地方。她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由于其地理位置之重要,素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历史上,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更是中国现代革命的圣地。她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终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和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的窑洞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改天换日的宏伟历史篇章。
2010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院里组织的青年考察团,前往延安进行了两天的学习考察。在延安期间,我们瞻仰了枣园、杨家岭及南泥湾等革命旧址、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两天的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但通过这次考察,我对圣地延安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有了切身的体会,对那段激情燃烧的战争岁月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已经溶为中华民族精神一部分的“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去延安,首先是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去看。在此之前,我对延安的想象是黄土高坡、尘土飞扬,孔孔窑洞、瓦房低矮。到了之后才发现,实际情况远非如此。有“陕北江南”之称的南泥湾,颇具山青水秀之韵,延安城区内大厦林立、道路四通八达,红色旅游产业欣欣向荣,广迎海内外来客,早已不再是偏远闭塞之地、贫瘠落后之乡。
去延安,同样要带着一双虔诚的心去体味。杨家岭上的窑洞,带着伟人痕迹穿过历史的硝烟依然静静矗立;傍山而建、庄严肃穆的中共七大会址,默默诉说着历史的种种过往;红军战士过草地时吃剩下的半根皮带、南泥湾的犁耙与纺车,仍在提醒着我们那段艰苦岁月……置身于延安的黄墙绿树中,放眼之处,总有或高或低的山峦,仿佛全身戎装的战士随时会跨越历史的烟尘从山上冲下来。
去延安,更要带着一种荡涤过的胸怀去感悟。站在静谧的张思德广场,默念着伟人《为人民服务》的篇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心里涌起关于个人与群体、人生的有限与无限等命题的无尽思索。有位哲人说过,人的努力与痛苦的根源,在于从有限的生命中寻求不朽。这个问题困扰着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人,而对它的不断探索和解决,则推动着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都有着不同的回答。《左传》中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回答。而在延安,在共产党人眼中,则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个人的价值不再局限于个体,个体的生命通过对集体的归依从而实现了涅磐与不朽。这是关于个人与群体、有限与无限命题的一种回答和选择。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是“延安精神”的特质。这就是熟悉的延安,也是我们需要去理解的延安。
淮海中路622弄7号,弥漫着学术殿堂的安静祥和。咫尺之外,便是车水马龙、万丈红尘。主楼一楼的过道上,间或会贴着白色的讣告。清风拂来,白色的纸页轻声哗哗作响,告诉我们又一个与学术结缘的生命的离去。小小的讣告,满载着逝者的所有光荣与梦想、绝望与希冀。轻还是重、鸿毛抑或是泰山,每个人都要用生命来选择与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