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烨菁:红土地的前世今生――江西南昌井冈山考察纪实(世经所副研究员)

发布者:人事处发布时间:2009-06-22浏览次数:2160

6月的第一个星期,我有幸作为我院青年骨干国情考察团的一员,去到江西那片红土地的省会城市南昌和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调研考察,5天的行程虽然无法深入红土地的角角落落,但是对这片富饶而广袤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血雨腥风般的革命斗争和当今奋勇争先的发展之势而深受触动、感慨颇多。

在南昌这个革命之都,我们有幸聆听江西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对这个中部大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景式描述以及深层次问题的剖析,也走访了代表江西经济创新活力的昌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区内出口龙头企业,这些所见所闻让我们颇感振奋,我们强烈感受到江西走出昨日因观念陈旧僵化导致的落后与迟缓的决心、也为江西年近来全力推进工业化和走向国内外市场的成果和活力而深感欣喜。 

现在的江西正是一个转型中的江西、变革中的江西,我们能感受到这块土地从自上而下迫切摆脱贫困、力争上游的决心和信心,但是在迅速增长的GDP数字背后,我们也看到江西大力承接东部淘汰的低技术产业而对于社会协调和环境保护带来的隐患,这背后实际上是对解决收入和就业问题的饥渴与理想的现代化产业结构追求之间的艰难抉择,在无法回避的低收入和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代表中国未来的科学和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梦想常常显得苍白无力,作为经济学人,我们也为江西是否会陷入东部某些地区已经走过“先增长后治理”的失败道路而心怀不安,这已经构成我国中部地区在经济转型期下共同面临的难题。无疑,我们期待着从中央到地方经济决策层能集多方智慧探索落后地区经济起飞阶段下短期利益取向与长远的社会和谐目标之间的均衡之道,同时我们深知在最初的起跑线上以政府转移支付为手段的外部支援和指导,对于当地经济在发展模式阶梯上进入一个相对良性的轨道是必不可缺的。与目前中国整体经济一样,江西此时也被笼罩于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之下,共度时艰无疑是必须接受的事实,同时也不能放松谋求由危机带来的机遇,这个机遇是来自弯道超车式的强化现有外向型经济导向,还是在外部需求相对缩小背景下力争经济结构升级的契机,对于问题的解答我们需要敏锐的市场嗅觉、需要大胆创新的开拓眼光,但也更加需要冷静不盲从的睿智头脑。如果说进一步鼓励承接东部因为成本因素而转移过来的加工制造业能较快转化为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那么选择与发达地区制造业能级接近的现代工业发展轨道和基于江西省情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则更能贡献与子孙后代的福祉。因此,对于危机与机遇关系的把握,我们需要有时不我待的雄心,也更需要保持理性和建设性的冷静头脑。

带着这种种思考和感慨,我们来到了井冈山,这个昨日的红色摇篮和今日的绿色家园,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我们也投入到层峦叠嶂绿意盎然的大自然怀抱。

在井冈山我们来到著名的红军斗争遗志和博物院纪念碑,包括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小井红军医院、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里,在入党十一年后我站在我们党第一个红色政权建立的土地上,站在我们党的革命先辈浴血奋斗过的地方,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那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图片资料和烈士遗物让我深深感受到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对信仰的无限忠诚和誓死不归的牺牲精神,尤其是当我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院内的“他们从井冈山走出”的大型群体立体浮雕前看到我们第一任院长雷经天同志的浮雕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他那坚定的眼神、坚毅的嘴角无声地传达着内心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他并不是井冈山英烈中让人如雷贯耳的人物,但他是我们社科院人永远不能忘怀的英雄,此时此刻我为我是社科院集体的一份子而感到无比光荣,同时也深感身上所担负的继承发扬他的革命精神的重任。在井冈山,我和同事们还聆听了井冈山干部学院资深教授余伯流作的“学习发扬井冈山精神“的讲座,他生动、详实的讲课使我对这段艰难的革命斗争史有了更深入完整的了解,也对井冈山精神有了透彻的领悟,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井冈山革命者能顽强地经历生死考验,正是一股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执着的奋斗精神在支撑着他们,虽然我们身处和平环境,但是这种信念、这种精神仍是推进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键。

昨日的井冈山敌我斗争异常惨烈,革命志士的鲜血染红土地,今天的井冈山是林翠花香、飞瀑成群的旅游休养胜地,相信长眠在地下的烈士们为此也将欣慰。这次红土地之旅带给我的情感冲击是丰富的,我在烈士纪念碑、革命博物馆和先烈雕塑园前驻足凝思,深切悼念,也在蓬蓬勃勃的经济开发区和机器隆隆的车间里感受腾飞的发展之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青年科研人员,这是我党性修养道路上一次给养的补充,也是我人生书本里的一个书签。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怀着更加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我们党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