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场前往民勤、参观治沙现场、青土湖腹地及煌辉村遗址
7号,上午完红崖山水库,我们前往青土湖考察防沙治沙现场,深秋的民勤正是收获的季节,田地边,沙丘上晾晒的黄玉米,美国品种红辣椒,洋葱堆,田地里吐着白絮的低杆小棉花,由于水的宝贵,这里只能种植需水量少的作物,让上午被红崖山所见所闻的严峻冲击的我们心情放松了不少。随着汽车的行进,沿途庄稼地、稀疏房屋越来越少,代之的是烟碱地里的一撮撮梭梭和荒芜的白碱地,前方偶见的是路上拉着一车车庞大体积的草的大农用车,尽管关着车窗但车厢内空气里的沙土气息已经越来越浓,侧面车窗外情况已看不清楚,终于带领我们的林业局局长告诉我们已经到达治沙现场,此时下午3点左右,太阳明晃晃的照耀着空旷无际的沙漠,没有别的想法,干、干、干…..,直接冲击着所有人的视觉,远处是一群忙碌在沙格里种草压沙的人们,好大的风沙,还没怎么开口,风沙就进了满口,头发也被风沙吹的直直的或向前方,或向后方,听局长介绍,在沙地上做这种草方格是目前比较有效的防风固沙方式,这些农民是义务出工埋草压沙,政府出钱买草,但要发挥长期作用,必须在方格中种树,而种树又需要水,由于没水,这样的麦草方格用不了多久就会被风沙掩埋掉,治沙成本非常高。但苦于当前缺水,资金也有限的现状,只能如此。民勤在河西走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减缓了沙尘和减少了沙尘的爆发,如果不治理任由发展下去,河西走廊将很快消失,进而危及到华北华东等城市的生态环境。近年已经有沙尘掠过黄土高原,到达华北、华东、华中,杭州、上海这些地方都到达过。从中央到各级政府目前也正在积极研制更有效的治沙举措。离开治沙现场,车前行约1个多小时,我们到达青土湖腹地,现在的青土湖已经没有一滴水,听说7、8十年以前这里将近120平方公里的范围都是湖。到1957年之后这个湖完全干枯。现在这个巴丹吉林沙漠的流沙就把它覆盖了。”目前这里只有碑牌告诉我们青土湖的身份,碑上篆刻的“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大字格外醒目。放眼四周,只有偶见的梭梭和沙蒺等沙漠作物,难以同碑文上 “青土湖位于民勤绿洲北缘……历史上曾是土沃泽饶、可耕可渔的地方,湖区积水面积最大时有400平方公里。晚清时仍有120平方公里……,而且曾经有个动听的名字猪野泽”联系在一起。参观完青土湖,我们赶往煌辉村遗址,沙走人退,沙进人退,我们去的煌辉村此时房屋尽塌,多已化为土,偶留黄土断壁残椽,零星散布从前挖井取水的遗迹,一派萧瑟,如果不是实在生活不下去,想来按照中华民族传统扎根习惯,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吧,不知道迁移后的他们生活的可好?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走进农民生活,实地考察了几户已搬迁的农家当前生活状况和若笠乡曹若村饮水及生活情况。
二、走进农民生活
关于民勤和靖远几户农家我们是随机选择的。
第一户是维结村临村的李家,是整村搬迁中的一户,走进黑色的大门,左面是满地收获的葵花子,和一些晾晒的枸杞子,右边是挖的可以放鲜花、盆景的装饰沟,听说这是西北地区用来装点自家的主要手段。女主人告诉我们她们是2000年搬迁到此处的,盖房子政府给予补贴一半约7000元,现在家里目前主要养20几头羊和种些粮食以及外出打工收入,人均收入2000多元,自家的孩子都长大了,或嫁人或迎娶,家里拥有一头过年享用的猪,偶尔可以改善下生活,目前对生活很满意,但也常常想念从前生活地,觉得那里也很幸福。值得一提的是,它家的厕所是露天的,没有固定的场所,离猪和狗不远的地方,都是厕所的范围。这和我前期到上海郊区农村调研看到的情况差别非常大,上海农户基本家家安装节水型室内厕所,而且厕所改造工程都是政府出资的。
在若笠乡曹若村,我们走访了一户正在建新房的农户和农户的亲戚以及村长家,去前,听介绍知若笠乡年平均降雨量
村民们的住房大多是用黄土作墙,老房子基本是用茅草作顶,老房屋只有少数农户有砖墙瓦顶。5.12汶川地震导致曹若很多房屋震裂甚至倒塌,政府补贴翻盖受损房屋资金一半,另外,院落内政府出钱铺了水泥硬地,家家都有160元安装的太阳能炉灶,以及简易的有线电视接收器,条件好的农户家还用牛羊粪便来制造沼气用于日常生活。这里农民住房条件相似,一般的家庭都是正对着大门三间房子做为卧室和接待客人,右侧三间用来作厨房和储物间,兼当一些别的功能。大家都穿得很朴素。村落里没有马路,不通公交车,农民进城要走很远的山路到临时搭车点搭车。我们访问农户2的时候,户主匆匆忙忙从隔壁跑回来,他正在隔壁帮助叔叔家造新房,农户2有2个孩子在上学,他说,现在国家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负担减轻多了,孩子在读初中,家里年收入只有800多,多半都用于孩子学习生活以及给家里患癫痫病的老父亲了,孩子上了高中后,孩子的教育费用支出还不知道怎么样呢,但不管怎么样,只要孩子有愿望,就支持到底,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改变命运。为增加家庭收入,到了冬天,他还要到县城打工,否则家里生活更难以支撑下去。像他这样冬季外出打工在村里很普遍。他还从抽屉里拿出了前两年政府救助小册子,上面写着2006年救助白面4袋,2007年救助4袋,2008年上半年救助2袋,看来由于生活窘迫,温饱问题有的时候都不能解决。
参观完农户家,很有感触,政府实实在在的是在为解决农民的生活着想,例如,出钱帮农民盖房,如给予农民种粮补贴,发放救济实物及款项,小额贷款扶持,为农民经营寻找多种出路。但其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例如:曹若饮水,像曹若这样的村只不过是西北干旱地区缺水点的一个缩影,幸运的是曹若被新华社记者报道了,被胡主席批示了,可那些没有被新华社记者报道的,还过着靠天吃水的村落怎么办?另外,解决水问题的确能解决干旱地区农民的有效需求,但在不易于人类居住生活地施以庞大的政府财政投入,类似建造水利工程这种方式(工程建好了,政府每年财政投入维护水利工程费、水费补贴费也不会是在小数目吧),以曹若为例,我想这种解决也是种相对解决吧,有数据为证,曹若村实际年收入800多元,剔除支付冬季取暖的近千元的煤炭费,尽管只是一块五毛钱的水价,但能舍得又有实际支付能力者又有几呢?我感觉,如果如果把钱能用到一个既能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又和农民的实际收入、需求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作为切入点的项目是不是更好呢?例如,把这笔钱用到把这些农户迁移到更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例如,因地致益,找些农民可发展的项目。
三、参观小西湖穆斯林妇女扫盲班
兰州小西湖地区是兰州城市边缘地带比较大的穆斯林集聚区,人员构成多为来自于周边东乡等县,主要从事一些饮食、牲畜加工等行业,其中,穆斯林妇女和儿童比例很高,文盲率高达90%以上,在兰州被冠以文盲区。由于缺乏良好的教育体制和家庭教育,穆斯林妇女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崇德中阿文女校选择了这些穆斯林妇女作为服务对象,旨在通过免费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以及普及一些社会法律常识,力图改善这些穆斯林妇女生活现状,间接起到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的目的。随着影响的增大,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妇女到学习班学习,近年还开设了编织、刺绣等技术课,希望通过学习一些技能带动家庭收入增长,提升妇女地位。因学习班不以赢利为目的,运营主要靠社会捐赠和赞助,每名学员只交纳费用160元,包吃饭住宿,当前扫盲班女学员年龄层次不一,最小的3岁多,最长的60几岁,办学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些优秀的毕业学员甚至被聘到好的工作岗位。中午我们同学员代表一起吃饭时,也有交流,坐在我临座的马香梅姐姐,是扫盲班的收益者,今年39岁,孩子已经上高中了,家里非常支持她来扫盲班学习,她已经4年级了,通过扫盲班学习,不仅结交了些朋友,出门也自信了,可以和孩子丈夫更深程度的交流了,另外,出门买东西计算钱额也不担心因不会计算而被骗了,她说参加这个学习班收获非常大,感觉现在比以前幸福多了。但她也说自己是幸运的,有很多穆斯林女性仍然得不到应有的权利,她有个同班同学,家里丈夫不同意她上学,经常为此吵架,她就趁丈夫上班偷偷跑出来学习,还有些妇女想来根本不可能来参加扫盲学习,甚至一些女孩子14、5岁就已经嫁为人妇了,与扫盲班这些幸运的妇女相比,不知还有多少穆斯林妇女期待着这种知识的阳光哪一天普照到她们身上,改变她们的生活。而崇德阿文女校这样的机构也当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扶持。
其实,一周的甘肃考察,记录下来的不仅仅是这几行只言片语,有很多东西是篆刻在记忆里了,永存,真的不须此行。(咨询中心,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