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茗: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赴甘肃国情调查体会

发布者:人事处发布时间:2008-10-22浏览次数:2702

 

作为一名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不仅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关心、关注国事、天下事;而且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把握国情、世情,才能够避免与国家、与时代、与世界脱节。1061012,作为一名青年科研人员,荣幸地参加了由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担任领队,亚太所所长周建明担任指挥的国情考察组,赴甘肃进行国情考察。

因为出生、成长在四川,西部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不过,由于西南与西北在人文地理等诸多方面迥异,对西南熟悉并不等于对于西北了解。这次考察是我第一次踏上祖国西北的土地,怀揣的想法是只有自己亲眼看过、亲耳听过、亲身经历过,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并对西北尽可能客观的判断――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同“小马过河”一样,只有自己亲身趟过河水,才能真正知道河水的深浅。为期一周的考察,不仅加深我了对甘肃地理地貌、治沙治水、经济建设等的认识和了解,而且也让我感受到了西北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同时在精神上得到教育和洗礼。

在考察的第一站民勤县,我们先后参观访问了亚洲最大沙漠水库――洪崖山水库、宋和治沙展览馆、青土湖防沙治沙工程等处,对治沙工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巨大挑战有了切实、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在第二站兰州,我们不仅聆听了兰州军区司令部情报处处长所作的关于反藏独、反疆独的形势报告,而且走访了兰州崇德妇女儿童教育中心,对穆斯林妇女的教育和生活有了最感性的认识。在考察的最后一站靖远县,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人畜饮水工程、小学和基层社保单位,而通过走村串户,对西北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最直接的接触和认识。

此次考察给我的体会是:在落实“西部大开发”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甘肃的发展面临两大难题:治沙和治“愚”,治沙即治水,治愚则是教育,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因地制宜和以人为本。

 

治沙:科学决策,因地制宜,避免好心办坏事

 

据民勤县的干部和群众讲,民勤境内的石羊河流域以及青土湖曾经胡杨婆娑、红柳摇曳、碧波荡漾、鱼翔鹰飞,可谓“可牧可渔、水草丰茂”;如今却黄沙漫漫、白碱茫茫。由于民勤在地理和环境梯度上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阻隔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是中国西北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民勤治沙的成败关系着河西走廊的安危,如果民勤绿洲不保,必将危及河西走廊。正因为民勤治沙的战略重要性,国家总理温家宝下达了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指示。可以说,治沙已经成为民勤的头等大事。

应该说,目前民勤治沙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国家也通过专项基金的方式进行了大力扶持,但在治沙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避免政治凌驾于科学――民勤的治沙历程中有过惨痛的教训。50年代大规模垦田把草滩都变成了农田,加上不注重涵养水源、大量砍伐森林、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沙漠化,而不当的治理方法不仅没有恢复生态环境,反而加剧了生态的进一步恶化。据当地干部介绍,由于对当地生态自然演变规律认识不清,简单地以为保护生态就是多种树,既没有注意树种的选择,而且没能很好地利用本地植物。以栽种杨树等乔木为主要内容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基本上是失败的。首先,杨树是高耗水的乔木,抗旱努力差。而民勤县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只有100多毫米,蒸发量却更大2600多毫米,种一亩杨树,一年至少需要两次月400立方米的水。不仅起不到涵养水源的作用,还因维持生长大量耗用宝贵的地下水 。专家指出,在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的地方,盲目扩展人工造林面积特别是种植杨柳树等乔木林,非但不能建立起稳定有效的生态防护体系,还会近一年大致当地水 的萎缩与枯竭,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其次,治理沙尘暴仅仅靠“挡”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出路是用草去“捂住”源头的沙尘。杨树固沙效果不理想。成片乔木林,基本上是树木成行地表裸露,风照刮沙照走。当然,除了总结教训以外,已有一些值得推广或参考的做法。有经验表明,在以灌草为主要原生职务的地方,加强对原始植被的保护往往事半功倍。在草原、半干旱荒漠地区,自然界有能力实现生态恢复。因此,可以适当考虑以地养地借助自然力恢复途径,通过移民让大自然休养生息,利用自然恢复生态环境。另外,算一下经济帐,民勤县干部介绍,通过利用麦草压沙种树的方式治沙效果良好,但每亩的成本已高达600元,并可能升至1000元,资金压力很大。而如果利用自然的休养来自我修复其每亩成本只有20元。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只有适合或不适合,最主要的是科学决策,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既经济又有效的推进治沙事业的向前推进。最后,治沙还应有全局意识,要从全流域统筹管理的高度打破行政上的条块分割,建立良好的治沙机制。

 

教育:以人为本,关注弱者

 

就像治沙并不是单靠勇气就可以行得通的一样,西部的发展需要科学、需要教育。可以说,教育在西部开发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毋庸置疑,西部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一次的考察中,我们看到了不少现代化的美丽校园。在民勤县城,我们看到了挂在民勤一中学校大门对考入清华、北大的毕业生的祝贺横幅以及从身边走过的满脸洋溢着青春、朝气和希望的同学们;在靖远这个闻名甘肃的教育科技大县县城,我们看到了更加著名的靖远一中和更多的同学,对于他们来说,明天是值得向往的。不过,西部教育 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了发展不平衡的严重后果。事实上我们走访的一所农村小学和一个城市扫盲学校不仅设施简陋,而且面临财力、人力的巨大压力。

在兰州崇德妇女儿童教育中心,学龄儿童、带着孩子听课的年轻的妈妈、5060岁的老太太坐在一个课堂上的情景让人动容,而写在黑板上的励志箴言(“人生不能错过的五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只有知道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等等――也深深感动着我们。(在中心的主页上也摘登了许多伊斯兰箴言:妇女是真主最尊贵的创造物,应当关心她们,改善她们的状况,使她们受到教育,让她们懂得正确管教子女的知识。左手推动摇篮母亲右手可以推动整个世界。”“教育好一个妇女等于教育好一个家庭。” “妇女是家庭的明灯……是子女的摇篮,是幸福的源泉,是美德的工匠。”http://lzwcec.org/wcec/main.asp)而这所主要针对穆斯林妇女和儿童开设的扫盲学校给我们的感动并不止于此。除了马玉兰校长以外,13岁的张玉梅小妹妹(小学员)让人顿生怜爱,而23岁的马秀花(教员)则让我十分敬佩,她们都是多么美好的生命!马秀花来自临夏,是个非常清秀、自信的姑娘。她在家排行老大,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是家里的重点培养对象,今年已经考入西北民族学院。对于马秀花而言,23岁的她已经过了穆斯林妇女的适婚年龄(1618岁),不过她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坚定的而明确的规划。虽然她(妹妹也一样)只读了临夏的阿语学校,不过现在正在修大学本科的课程。与她的自强不息相比,常常感到惭愧。

不过,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和“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宗旨,体现在教育上,虽然“两免一补”已经惠及大批贫困孩子,是否可以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教育的公平性,通过政策创新适当向弱者倾斜:教育 上向包括农村孩子和进程的务工人员孩子、城镇贫困学生和成人扫盲教育倾斜,在岗位津贴上向在农村任教的老师倾斜等等。

 

在发展西部的洪流中,已故的爱国台商温世仁先生的人格和理想尤其令人感佩。他曾感叹他及他的团队像一群孤独的战士,背负着不可能的任务,行走在西部的草原和黄沙之中。其前进的动力来自于对苦难同胞无法忍受的关怀和一种不灭的信念。虽然西部大开发将是长期的、艰巨的工程,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西部最终肯定能建设成一个宜居的、人文的美好家园。先生及其团队不会孤独得太久。对我来说,虽然考察结束了,这篇心得也快收笔了,但对西部的关注绝不会因此结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