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之于我,长期以来是地理课本上的一个名字。今年十月初我有幸随院干部人事处组织的青年考察团踏上这片土地,历时七天,走过民勤的沙漠,兰州市区的穆斯林聚居区、靖远的黄土高原,看到与东南沿海城市不同的一片天地。
所见在民勤
民勤,这个西部县城正遭受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的夹击,曾经盛产黄河蜜瓜和甘草的沙漠绿洲,如今沙进人退,很多乡民沦为生态难民却依旧难舍故土。离开县城前往沙漠的途中,一片干涸,隔着汽车,还能闻到尘土的味道。道路及其狭窄,偶有三轮运草车迎面开来,只见漫天风沙,能见度几乎为零,两车之中必须要有一辆找个宽阔地停下,方可小心翼翼擦肩而过。路上所见多为运草的小三轮汽车,这些麦草是为防纱治沙工程中的草方格所准备的,不知我们的到来,有否妨碍了他们的工作。
来到红崖山水库,有三种景象,其一是零星茅草覆盖的沙漠,据说治理到如此程度,已经算是成功的;其二是防护林茂密区,这里主要用于滴灌农作物种植;其三就是红崖山水库,旁边立有“瀚海明珠”石碑和温家宝总理2007年国庆期间来此视察时的语录“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红崖山水库是祁连山雪水流到民勤的终点,离县城有
在青土湖,盐碱化的地表依旧任凭风吹日晒,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沙柳成林,乡民划船而过,1959年,这里彻底干涸,成为绿洲北部最大的沙区。我们到来时,有村民正在压沙。所谓压沙,是先用犁在沙漠中耕出一个个边长
草方格中心凹陷处有利于保存积雪溶水,雪水有助于沙漠植物的自然生长,进一步巩固沙地。在草方格围成的沙窝边上人们还会种上树木,中间种庄稼,这是宋和村原村党支书记石述柱首创的治沙模式,后被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称为“宋和样板”。而石述柱,也几乎成为民勤精神――勤朴坚韧尚学求真――的代表。
在宋和治沙纪念馆,一张
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绿洲萎缩,生态恶化,多发生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当时围垦开田,民勤人民辛勤劳作,换来了连年的丰收,也埋藏下如今的恶果。这些可以预料么?有了前车之鉴,又如何规划今后的道路?
所有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水。这里年降水量
若非身临其境,不知治沙如此紧迫如此艰难。
在整体搬迁的煌辉村,我们停下脚步,消失的村庄还留有遗迹,但愿这里不会成为又一个楼兰。附近村庄的居民们,依旧坚守家园,他们主要种植向日葵等耐旱作物,院子干净整洁,主人家淳朴热情,我们随意捧一把葵花子来嗑,听他们说这里的生活。用水是极其不方便的,每隔五日,才有送水车来,他们去挑的时候顺便买些日用品和食品。即便这样,他们脸上的笑容,“家和万事兴”的门楣,无不显示着农家的快乐。
在兰州
从民勤出发,前往兰州的途中,我们拐到了黄羊川,在这贫瘠的山区中,竟然有一个五星的国际会议中心,由于有了这个中心,周围的学校、卫生中心、集贸市场都带动起来。中心作为千乡万才科技公司在甘肃投资建“网络城乡中心”促进乡镇迈向信息社会的营运基地,同时也扮演着东方与西方文化、科技、商贸、投资、电子商务等交流平台的角色。这个中心的创始人,是台湾的
兰州,作为省会城市,有着同申城一样的繁荣,穿城而过的黄河,平静秀丽,黄河母亲的雕塑静卧河边,告诉人们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羊皮筏慢慢悠悠划过千年,这里的撑筏的主人家,可能一不小心就是那个演过《黄河浪》中某个国军连长的本色演员。走在中山桥上,恍惚走在外白渡桥上一般。
兰州汉族人居多,但在小西湖等地区,也有一些穆斯林的聚居地。所以这里大大小小不少的清真寺,我们有幸可以下车进入“兰州西关清真大寺”寺院内部参观,但是礼拜堂依旧是不能进的。去时,开斋节刚过。虽然我们在礼拜堂外观望到的,是空荡的铺有整齐的长条地毯的大堂,但仍可想象开斋节的盛况。
从清真寺出来,我们来到了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七里河区上西园的兰州崇德妇女儿童教育中心。走过狭长的水泥通道,中心底楼简陋的铁门上,我看到一行稚嫩的笔迹:马玉兰是个大好人。马玉兰就是这个教育中心的校长。而写这句话的可能是小孩,也可能是小孩的家长,有的班级里,家长和小孩就坐在一起学习。
由于这个教育中心经常有人来参观,无论一年级的娃娃还是学习古兰经的妈妈们,都能在人们好奇的目光中安然专心地学习。这里的学员主要是来自周边贫困山区进城的少数民族(东乡、保安、撒拉)务工人员的家属,她们受教育程度低,曾经有妇女分不清理发店和医院,不能独自就医。她们来学习汉语、阿拉伯语、古兰经大多数为免费,有些班级根据需要收取10元书本费。2006年9月,这里又扩大成立了新苗幼儿园,学员主要是这些务工人员的子女,这所寄宿制幼儿园配备有生活老师,提供周一到周五的营养三餐,现在每月收费140元。
据马校长介绍,这里目前有14名专职教师和2名兼职教师,她们收入微薄,月工资约300-1000元(当地餐厅服务人员的月收入约为1000元)。她们中有的是师范本科毕业,有的就毕业后留校,凭借纯真举意和强烈的责任心,在这里默默奉献。为了提高学员们的劳动技能,除了开设文化课程,教育中心还特地开办了刺绣、编制技能培训班。
教育中心还面临很多困难:教学生活用房为租用,2000的低廉租金得益于房东的善心,但就是这样简陋的房子,也即将被卖出;因中心还教授伊斯兰历史、圣训等内容,带有宗教性质,所以其合法身份尚未得到有关部门承认;虽然受到乐施会以及其他社会慈善团体和个人的关心帮助,但因其公益性质,经费来源一直是个大问题;另外,这里少数民族少女多早婚,每过一个假期,班里的女孩子总要少几个。
我们似乎很容易理解,是怎样的精神和责任感促使马校长以及这里的老师能坚持清贫办学,翻开学生的作业,无论是孩子们的还是妈妈们的,都是工整认真的,在学习园地中贴出来的范文,很多学员表达了能来这里学习文化知识的欣喜和感激之情。正是从这里,她们真正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但我们又很难真切体会,老师们留在这里的艰辛和困苦,这里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但没有投影设备,所有的藏书只有一个书架那么多,马校长操心学校经费从何而来,操心明年学校用房在哪里,操心如何才能顺利注册获得法人资格,操心让更多的儿童重返课堂,还要操心留住年轻的老师们。我们只有尽我们所能,捐出一点微薄的心意,希望这里,成为那些儿童和妇女梦想真正开始和实现的地方。
在靖远
靖远,与黄河相伴,有着辽阔的黄土高原。县城中最气派的最新的楼房,全都属于学校,靖远一中、二中、三中、四中,毗邻而建,让人惊叹,这小小的县城,竟有如此之多的中学,其中靖远一中还是甘肃省示范学校,每年都有学生考入清华和北大。
在靖远的第一天,我们分别考察了黄土高原上海拔2000多米的若笠乡曹岘村和移民新村刘川乡米梁新村。前者是贫困乡村,有的村民甚至依然居住在百年老屋中,土墙在512地震中已经开裂而成为危房。也有有能力村民,获得政府7000元现金以及部分建材补贴而盖起了新房。这里人畜饮水和耕地用水及其困难,长期以来人们依靠自制水窖,国家近年发展上水工程,从黄河引水来改善这里村民的用水情况,但是依然捉襟见肘,成本高昂。这里的贫困,不是因为人们懒惰或不思进取,相反他们淳朴勤劳,不屈不挠,问题的根结还是恶劣的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人均7亩多的旱地,受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的严重制约,农民经济收入低而不稳,粮食产量极低,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
整村推进建设移民新村的项目,就是要让山区深处的人家搬迁出来,刘川乡米梁新村就是一个移民新村,这里的房屋不在是土墙搭砌,而是统一设计规划的砖瓦房,主要是政府补贴和村民投工投劳而建,米梁新村离县城更近,所以交通方便,用水条件也有所改善,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晒满玉米和洋芋。人均年收入可达到2000以上。在这个村子里,我们还发现了一所“晨光小学”,是移民新村的配套工程,全校5位教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校共有56个学生,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能确保附近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平时两个年级的学生并班上课。我们来的时候,在午后温暖的阳光里,56个学生娃娃正分成小组练习新的广播体操,准备参加比赛。学校教师分省聘、乡聘和村聘(校聘),工资等级为每月2000、600、300元。有的老师觉得转成省聘或公办教师的希望不大,正复习公务员考试。这里公办教师的收入不亚于公务员,如果有高级职称,月工资可达3000元以上。
米梁新村的村民很满意这里的生活,但要建立更多的移民新村,也正面临耕地紧缺的问题,移民的人均耕地基本在7亩左右,要搬迁更多的村民下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耕地和建房用地,现在政府的措施是先帮助最困难的群众搬迁下来。
我们第二天参观的东升乡移民搬迁建设点更具有新农村特色,这里所有的住房都统一规划,整齐有致,村子里通有水泥道路,这在其他村子我们都不曾见过。年轻女乡长的话很朴实,她说最大的目标就是改善农民生活。这里已经实现了人畜分开、饮水安全,并且每家每户配有沼气池。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定居,政府无偿提供枸杞苗木,每户200棵,种植枸杞每亩纯收入可达3000-5000元,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在采摘期有利于乡内劳务输出,一个学生,利用假期摘枸杞,可获得1000元收入,基本能解决学费和生活费。乡长介绍,我们的农民依旧淳朴,组织村民投工投劳的工程大家都能完成,但发展意识比较滞后。
我们还考察了这里农村社保和城镇社保工作。国家政策基本均已落实到位,农村五保户和城镇失业人员都有相应的保障。农村二女结扎户能享受更多福利,除了3000-5000元一次性奖励以外,父母亲年满六十周岁以后每年每人可领取600元养老金,女儿在升学、公务员录取中都能获得加分。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重男轻女的思想,缓解了人口承载过大的问题。
所感
回到上海,呼吸着飘散桂花清香的空气,甘肃此行虽然结束了,但留给我们每个人很多思考。
三农问题
事实上,甘肃,尤其是国家级贫困山区,国家各项保障民生的政策已经落实到位,有的还是倾斜性政策,例如农民可享受95%的医疗费用报销,大大高于城镇居民;二女户在父母养老和女儿升学就业中都能享受优惠政策;高原农民建房享受国家补贴,建材运输由村里组织;新搬迁移民免费获得经济作物苗木,政府鼓励并补贴建造阳光温室等等措施,无不是为了保障农民增收增产,提高生活水平。
但问题是:
其一,我们难以抗拒自然环境的制约,尤其是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负面作用,包括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水质矿化、干旱等。有的地区采用了薄膜覆盖种植技术以减少水汽蒸发,或采用滴灌,或建造阳光温室,却由于短期内成本过高而收益不确定,使得某些农民不愿意投入改善的成本,例如阳光温室的投入并非一次性,每年的薄膜和草帘子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加之去年雪灾侵袭,很多阳光温室损失惨重。
其二,地区偏远,交通有待改善。从兰州中川机场前往民勤,我们的大巴整整行驶了五个小时;某些道路和盘山公路十分狭窄,不利于货运,尤其是保质期较短的农产品的运输。
第三,产品深加工能力欠缺。闻名天下的宁夏枸杞,很大一部分产于甘肃,但是甘肃缺少深加工企业,只能成为原料产地和输出地,这部分附加值较低,不利于产业增值,农民增收。
其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不够。人工耕种收割还是主要方式,大家守着各自的田地,没有规模化优势,相对而言成本就高了。可参考上海青浦实行的农村公社模式,让会种地的人中更多的地。
其中还有农民增产增收与退耕还林之间的矛盾,耕地减少,意味着对农作物收益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农作物的结构调整或将偏向经济作物,如林果业(这里日照长,温差大,适合水果糖分累积)。退耕并非一劳永逸,如果不能即使还林而不幸废耕沙化,问题就更加严重了。但种植树木建造林地也非易事,首先要选择耐旱树种,但在民勤,有的地区连沙枣都已枯死,而沙柳苗木,要从鄂尔多斯引进,造林压沙成本在逐年增加,挖掘本地乡土树种是当务之急。
人口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偏远乡村地区,到处可见计划生育的宣传口号,这贫瘠的土地已经哺育不了更多的人口。我感到,计划工作总的趋势是变惩罚为积极引导,包括对二女户的扶助和奖励、基本消除了农民“无儿养老”的后顾之忧。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出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以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提法,顺应了亿万农民美好心愿。相信这里的农民,也能得到更多实惠,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非简单的农村城市化,即按照城市标准来改造农村。还是要考虑农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
改善生态
人与自然,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无论哲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都为之着迷。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的勇气和力量,与自然规律到底谁能占据上风?曾经我们认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人类肆意享受着征服自然的快乐和成果,却不料残酷的惩罚不期而至。恩格斯曾指出:“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的使用自然规律为一定目的服务。”[1][1]而我国先哲在论述人的自由的时候,也有“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说法。自然规律就是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要探寻了解自然规律,当前必须放弃一些利益,为子孙后代着想。现在依靠国家投入、群众投工投劳来完善饮水灌溉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在民勤和靖远考察后,个人觉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土地承载量是有限的,有限的
只能适量开采,以便其完成自然再生,尤其是在这方已经被过度开垦的土地之上。
二、预防重于治理。在新的移民点,饮水、灌溉工程规划之初,以节约、循环利用和可再生为着力点。也可推广民勤用水程序,以经济杠杆鼓励人们自觉节约每一滴水。
三、科技应用。防沙治沙工程中如能引用高新科学技术手段,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现在技术是有了,关键在于成本居高不下。
四、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以优势补不足。所获得的盈利可用于进一步改善生态。需解决太阳能储存或风能分部地点、季节不均的问题。
当1993年那场特大沙尘暴来临之际,人类几乎无可阻挡,改善生态,是我们在弥补过去对自然的掠夺和亏欠,最终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以及后代有个可以赖以生存的家园。除了民勤、除了甘肃,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明白这个道理。
民族宗教
在听取兰州军区情报处关于“314藏独分裂活动与反藏独斗争,疆独与反疆独斗争”的报告时,主讲人提到,有宗教的地方,不可避免有某一小部分宗教狂热份子、宗教极端分子。加之国外反华势力的渗透和煽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一直是甘肃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报告中指出,加强对寺庙、僧侣(尤其是没有法牒的游僧)的监管、用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国家政策、改进基层干部工作方式方法、多启用少数民族当地干部进行基层工作、关心少数民族群众就学、就业等生活问题都是当前工作中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民族宗教工作同国家统一稳定紧密相连,对于反华、分裂和宗教狂热势力要保持警惕不可麻痹,但也不能扩大化来看问题,事实上,99%的民众是跟党走的,99%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99%的事件是一般的刑事事件。
报告中提到,达赖,是藏民心目中一个宗教领袖的称谓,在反藏独的宣传斗争中,群众不大能够接受“反对达赖”的口号。所以我们要了解、尊重少数民族信教群众的价值观、世界观。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世俗生活,使之安居乐业心也定。
人才教育
最后却是最重要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但怎样改变一个地区的命运?
甘肃之行,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这里的人都非常注重教育。在民勤孩子们有的步行上下学,也有不少人骑着山地车;在刘川乡米梁新村,一户农家的孙女正在做初一的数学题,她有漂亮的文具,每天坐家里的三轮汽车花半个小时上学,这里的女孩子基本都在上学;在简陋的晨光小学,孩子们愉快的做着广播体操,书包里书桌上都是崭新的课本;在靖远县城,一中的学生公寓傍山而建十分气派;在兰州市区,崇德妇女儿童教育中心扫盲班基本爆满;最让我们惊叹的是,在大山深处黄羊川,竟然有着先进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这里的孩子,获得过国际学校网页博览会(International Schools CyberFair)金奖!
前面所提
总体来看,这里的孩子无论城镇还是山区农村,都能上学,他们心智发展程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同龄孩子相当。这里为高等学府输送了无数人才。
然而,甘肃人才外流严重,省统计局的有关数据表明,西部地区人才流出是流入量的两倍以上,特别是中青年骨干人才外流现象更为严重。近10年,甘肃调出1.3万人。甘肃省会宁县是全国有名的状元县,但毕业后回本地工作的不到10%。统计显示,西部人才总量只占全国总量的25.4%。比东部地区低19.1%,西部地区每万人中人才数量为323人,远远低于全国487人的平均数。同时,西部地区人才闲置浪费严重。工作量饱和的只占40.1%,能正常发挥作用的约占30%。[2][2]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崇德妇女儿童教育中心教师流动较为频繁,而公办或省聘教师即便在一所只有56位学生的小学中也能安心执教,最明显的是,当地很多拥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十分向往公务员的工作。可见,如果撇开个人的西部情怀、责任意识来看,外部客观环境,尤其是经济收入依然是制约甘肃人才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当然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经济状况、工资标准以外,自然条件、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是制约西部人才队伍建设进展的主要问题。我们诚然需要像
但近期拉近与沿海发达城市收入水平、彻底改善自然环境一时还难以做到,仅靠政府财政拨款也非长久之计。但我们可以力所能及为愿意在西部工作的人才提供一系列的其他优惠政策,根据其贡献,在住房、子女就学、家属工作等方面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安心扎根西部。人才建设是西部开发的希望所在。培养人才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继而吸引其他地区的人才。
甘肃之行,我们看到差距也看到希望,相信在党中央有力支持下,甘肃和整个西部都能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