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地势构造复杂、水
匮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耕地大量开垦等诸多原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较为缓慢,一些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依然处于温饱基本解决的水平。我国自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八年间,国家对于西部的发展扶持政策也经历了过去的“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如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片土地上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精神面貌又是如何等等,一个个的疑问伴随我踏上西北考察之行。一路上,用我的双眼去见证、用我的双耳去倾听、用我的心灵去感受这块古老土地的历史变迁、生态状况和人文精神。
这次考察行程的内容相当广,所去的地方也是相当多,我们相当多的时间是在路上度过的。这也让我们有机会看看沿途的风景,所到之处都是群山峻岭,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开通高速公路、架起电缆杆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工程。确实,我们国家这些年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一条条高速公路穿过山谷,将原本彼此隔绝的地方连接起来,让遥远不再是距离;一处处电缆杆在高山上架起,让电走进大山深处人家,随之带来的改变也将是无处不在。
我们这次的考察点主要有:民勤县红崖山水库、石洋河流域治理项目、参观防沙治沙展览馆、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民众参与压沙治理荒漠化等地方,了解民勤人民在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水
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的情况。这也是最让我为之印象深刻的一处地方,这里恶化的生态、勤劳的人们、积极的精神面貌都让我感到震撼。
参观了“千乡万才”计划创始人
在甘肃的靖远县,通过走访一些农户、乡政府和社区了解当地在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加快扶贫开发工作、城市社区管理方面的情况,切实感受到这些年国家的方针、政策在西部各级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后,人民的生活状况大为改善,百姓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攀升,同时也体会到地区发展的难度和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
十七大以来,我国一直在倡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走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这首先需要地方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向和产业格局。这次的考察发现,各地都能够认真贯彻国家的发展政策和惠民政策,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将地区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其中以民勤作为典型谈谈它在走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的经验以及其内涵。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端、石羊河流域下游,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沙尘暴发源区之一。
自然生态恶化,水
匮乏后形成的荒漠化、沙尘暴,正在挤压着民勤人民的生存空间,也在改变着他们原有的生存、生产和生活,以及他们世代生存的家园的生态面貌。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民勤沙化问题先后作过13次批示和指示。
水
管理、防沙治沙成为民勤人民面临的两大重要任务,他们必须从源头上来解决,将其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全面协调、统筹规划,配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民众的全力参与。走在民勤街头,到处可以看到节约用水的宣传标语,与每位百姓攀谈时,他们都会说民勤非常缺水,人们必须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正是这种意识让民勤人民能够在水
管理、防沙治沙方面统一认识,共同行动。
为此,在合理管水、节约用水的同时着力提高水
的利用效率,在防沙治沙的同时提高现有耕地的利用率,不降低农民的农业收入。民勤人民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探索出一条生态型发展道路,这种努力已经开始初见成效,他们的发展模式和具体操作方式对未来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示范性意义。
在节水方面,民勤作为一个农业县,灌溉每年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地下水,因此,拯救民勤首先必须从传统的耗水农业开始,走一条既使农民节水增收又治理生态的新途径,这就是以节水为龙头的生态修复工程,它包括节水改造、退耕还林、关闭机井、建日光温室、实施生态移民、压缩耕地等项目。
民勤县将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他们努力的目标。他们发展出一条科学、合理的使用模式,把依法管水、科学配水和节约用水相结合,以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组建了乡镇水
管理办公室,以村为单位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分层建立了节水基金,制定了奖惩办法,全面推广了小畦灌、沟灌、膜上灌和滴灌等节水技术,使用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节水面积占到农业总播面积的90%以上。他们还加快了节水设施改造建设步伐,主要是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地下水计量设施安装工程,实施智能化节水、控水技术,有效提高水
的使用效率,河道整治工程和生态移民工程。
为确保在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的同时,留下来的农民能够增产增收,就需要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兴建节水日光温室有效地解决了退耕后农民收益下降的担忧。政府帮助每户免费兴建一座日光温室,他们可以利用温室种植西红柿、红辣椒等蔬菜水果,并由专门的公司与农民签订销售协议,解决农民的销售问题。农民在看到日光温室带来的效益后,生产积极性也是极大地提高,在这里可以到处看到一排排的日光温室大棚,这种规模化的农业种植方式完全改变了先前单一、分散,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
在治沙方面,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战斗的历史。我们参观了去年建成的民勤防沙治沙展览馆,在这里一张张历史照片在为我们诉说着民勤的历史:由于荒漠化给民众带来的是疾苦的生活和恶劣的居住条件;一场沙尘暴肆虐过后,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小女孩在地里用手拨开被沙尘掩埋的小麦,一双无助的眼神难掩沙尘暴带来的惶恐;宋和村石述柱老人带领村民肩扛铲锹常年坚守在防沙治沙第一线;党中央国务院各级领导亲临民勤视察、指示治沙工作;为减轻人口密度过大对于
的需求,通过教育移民、劳务输出等方式有效地缓解地了
利用极度吃紧的情况;民勤人民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日光温室、少量耕地发挥地区蔬菜水果生长优势,在洋葱、土豆、西红柿、红辣椒等产业种植方面渐趋规模。
民勤人民通过压沙草格、塑料沙障、沙生植物,建防沙墙等方式进行防风固沙、牧场荒漠化治理。他们还积极探索生态事业性转移的模式,对退出耕种的农民划定沙漠进行治理,给予治沙补贴和生态补贴,促进沿边沿沙区群众就地产业转移和劳动生产要素的功能转移。
现在,民勤县以青土湖、龙王庙等风沙口治理为重点,形成了群众义务压沙、专业施工造林,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防沙治沙新格局,在全县
当地领导带我们去实地看农民如何压沙的场景。当我们的车驶至无尽的荒漠深处,猛烈的大风卷起地上的细沙在空中飞舞。在这漫天的风沙中,妇女们裹着围巾、拿着锄头,将细沙划成一道道的方格,男人们则将麦草放置方格的围边处,再用细沙压在上面,从而形成一处处网格状的固沙带,然后在方格中间种上梭梭(一种耐旱的草本植物),利用雪融化后残留在细沙下面的水分生长,当长成后可以借助梭梭种植肉苁蓉(一种药草),这样既可以固沙防林,亦可通过药草提高农民收入。
在治沙纪念馆,讲解员向我们提到民勤的精神,就是勤劳、坚韧、上学、求真。这不仅是民勤的精神,也是他们的美德。然而,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坚韧也许是对他们的最好描述,坚强中透着一股韧性,压不垮、折不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去拯救被破坏的家园。这场战斗不是要去征服自然,而是去保护曾经养育数代人的自然。只有自然生态维护好了,聚居在自然生态中的人们才能安居乐业。
踏上这块辽阔的土地,依然能够呼吸到那种延续千年的中华农业文明气息,水草肥美,人们世代聚居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居乐业,自然无条件地滋养、抚育了无数的鲜活生命。因为这里曾经有着大片的水域,西汉初年,民勤湖泊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时称猪野泽;隋唐时面积减少为1300平方公里;明清时称青土湖,最大水域面积为400平方公里;1959年仅有的水域才全部干涸,成为绿洲北部最大的沙区。这有气候变化使然,亦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有关。
民勤人民在恢复生态、拯救家园的道路上还将继续前行,为保护他们眷恋的家园而努力奋斗着,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各级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民众的全力参与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民勤人民在这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能够克服一切万难险阻,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