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兰馨:从“国民”到“平民” 从“平民”到“人民”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2-09-08浏览次数:60

本文刊载于2022年8月30日《解放日报》第12版“思想周刊/文史/连载”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力量。在思想启蒙火炬的照耀下,在社会革命旗帜的指引下,他们的目光关注着广大劳工和平民。

平民主义源于新文化运动高举的“德先生”旗帜,是“德谟克拉西”的意译,也被译作“民本主义”“民生主义”和“庶民主义”。

这一时期的平民主义杂糅着新村主义、工读主义、无政府主义、托尔斯泰泛劳动主义等其他社会思潮,影响了一大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促使他们将视线转向“国民”中的“平民”、“平民”中的“劳工”。

由此,他们关注更为广泛的社会议题,鼓励妇女反抗压迫,提出劳工不受资本压迫,倡导解放个体、捍卫权利、冲破传统束缚等,让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1918年11月,蔡元培以学界领袖的身份发表演说,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称“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

1919年1月,《每周评论》发表《平民文学》一文,指出白话多是平民的文学,“平民文学应以普通的文体,写普遍的思想与事实”。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也提到,“由贵族的文学,古典的文学,死刑的文学,变为平民的文学。”

在俄国泛劳动主义等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还疾呼参与劳动、尊重劳动、研究劳动。瞿秋白在《新社会》连续三期出版《劳动专号》,撰写《谁的利益》《劳动的福音》等文章。

1919年2月,李大钊在《晨报》发表《青年与农村》一文,号召推行“到民间去”运动,认为知识分子应该走进厂矿,走向田野,与工农打成一片。

1919年8月,王光祈大声呼吁:“与其在劳动界以外高声大呼,不如加入劳动界中,实行改革。因立在劳动界以外,自己所想象之劳动利益,未必即斯劳动利益。若亲身加入劳动界中,才知道劳动界的真正甘苦。”

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平民主义的话语内核开始从“平民政治”转向“无产阶级专政”。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一文中,坚信“庶民的胜利”“劳工主义的胜利”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潮流。毛泽东进一步指出,群众力量的联合甚至可以形成一种普遍的政治。

1922年7月,李大钊在《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一文中提出,普通所说的“平民政治”乃中产阶级的平民政治,是僭用“人民”的名义排除大多数人(无产阶级)。

李大钊还提到,列宁在第三国际大会上竭力区分“中产阶级的平民政治”(议会政治)和“无产阶级的平民政治”(无产阶级专政)。

在平民主义思想的持续影响下,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心中原本抽象的“平民”概念愈发具象、清晰。他们从“民”的概念中分化出来,成为“农民”“工人”“劳动者”,一直到后来的“人民群众”等。

与此相伴,“无产阶级专政”“人民至上”“群众路线”等,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政治话语,并进一步转化为切实的原则、政策、实践、行动。

(陈兰馨,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来源:解放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