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所举办“科学技术哲学”青年论坛

发布者:科研处 发布时间:2012-01-03浏览次数:272

哲学所举办“科学技术哲学”青年论坛

 

 

 

1223上午,“科学技术哲学”青年论坛在哲学所会议室召开。本次论坛属于社联——社科院青年中心学术活动系列之一。论坛由计海庆副研究员主持,成素梅研究员致欢迎辞。哲学所戴潘、张帆、陈常燊、郑晓松、鲍永玲等参加了论坛。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李侠教授、闫宏秀副教授也应邀参会并做了主题发言。论坛分两场,上半场议题为“科学与认知”,下半场为“技术与物”。

李侠对心灵哲学中的几个思想实验进行考察,分别介绍了关于“哲学僵尸”的目的与意义、以及感受性与心理内容的表征问题。李侠认为,思想实验的内涵以及感受性、知识辩论与解释鸿沟之间存在比较复杂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梳理。他表示,感受性强化了意向性,由此语义加载问题才是可能的;感受性大多以非概念化的形式存在;感受性能够唤起记忆,加速表征的速度。

戴潘提出,概念习得是认知科学或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他考察了美国著名哲学家杰瑞•福多对概念问题的研究,从概念习得模型出发,借鉴马尔格里斯与劳伦斯对福多的概念理论进行的全方位批判,阐述了概念习得模型存在的缺陷。

张帆的发言从一个现象出发,人们常常感觉到“我们的所知大于所言”,她指出“所知”包括“感知”和“意识”两方面,意会知识具有功能性、现象性和语义学的结构特点。她还对行动和行为的概念进行了区分,表示行动是具有意向性和语境的行为。

下半场首先由闫宏秀老师作了《物与空间》的发言。她指出,从历史意义的角度来讲,自然物、艺术物和技术物是物在不同时代的呈现方式。自然物先于人工物,其中艺术物先于技术物。自然物、艺术物和技术物的揭示最终让我们对人类此在的空间性本质有了更准确地把握。

鲍永玲从中国古代思想中对“物”的理解出发,作了题为《“物”的古典面相:兼谈儒家对“物”之困境的反思》的交流,她分别从何谓“物”、“物”之三训、“物”与“器”、“万物”之奥、“物际”与“物化”、“成物”与“位物”、“格物”之说和“万物”与我一体八个方面展开,借助词源考察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了“物化”、“成物”、“序物”、“格物”、“与物同体”等思想的内在相关性,并将这些看似独立乃至对立之“物”的面相凝结为一个整体。

最后,各位老师就这场论坛中涉及的论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助理研究员陈常燊对戴潘老师谈论的的概念习得模型做了评论。李侠教授依然对三个思想实验的影响感到困惑,他还对张帆老师涉及的行动与行为的区分进行了强调,尤其重要的是行动中所包含的意向性和语境因素。成素梅教授与闫宏秀老师、鲍永玲老师、计海庆老师对“物”的意义进行了讨论,成老师表示科学技术发展对物的意义的理解不是只关注物的概念,而是关注物在技术层面上的具体意义,它承载着人的认识。

论坛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成素梅老师认为,青年论坛的开展有利于青年学者在科学技术哲学上进一步拓展思维,从不同的视野中受到启发,有助于个人发展方向的突破和深化,以后要继续发扬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的形式,将青年论坛举办得越来越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