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1日上午,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基金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邀请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EBRD)的专家,在我院就EBRD最新发布的《转型报告2019-2020》做学术报告。EBRD研究部主任拉尔夫·德哈斯(Ralph De Haas)博士和亚投行-欧开行团队顾问王元辰分别就年度报告主题和EBRD机构
做了介绍。研讨会由世经所副所长赵蓓文研究员主持。
王元辰顾问首先介绍了EBRD的发展历程、机构
、目标理念、运作模式和发展态势等情况。该机构是一个援助市场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性金融机构,自1991年成立以来发展成为一个拥有69个国家和2个超政府机构持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投资项目横跨北非、中东欧和中西亚地区,主要围绕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旨在帮助受援助的转型国家在竞争力、治理能力、包容性、要素流动、经济韧性和环保等方面提升实力。该机构利用其AAA级评级和金融工具为符合其理念和条件的项目提供债券、权益和担保模式等融资业务,为转型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自2016年1月已正式成为EBRD的成员,并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及经济带上开展了互补与合作,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都是EBRD部分项目中的重要合资合作方。
拉尔夫·德哈斯主任随后围绕“治理与经济”这一本年度《转型报告》的主题做了汇报。他首先论证了整体治理水平的重要性。他认为,治理涉及到权力、决策和责任,而治理的好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法制水平,也与整体经济表现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关系。世界银行、IMF的《全球治理指数》(World Governance Indicators)数据表明,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在治理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而治理能力对创新型增长模式更是意义重大。其次治理能力的差异对经济体内部区域经济表现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例如中东欧国家地区内部的治理能力差异对其收入水平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明显的影响。再次,治理水平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微观的企业层面上。企业管理作为微观治理的模式,对企业表现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此外,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企业在“绿色”治理方面的能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和出口企业。但是由于环保投入的成本以及企业运营压力导致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难以切实推行绿色治理。所以政府有必要为企业的绿色投资提供机制上的保护和推动力。最后,他在对EBRD成员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的模拟分析中认为,2019年上半年该地区经济增速下降至2.1个百分点,工业产出猛然放缓,特别是中欧和东南欧。尽管中国增速降低较为平缓,但是对全球商品需求下降造成冲击。其中,全球汽车产业的衰退,以及中美贸易摩擦下中国经济和外贸的放缓,是重要因素。
世经所黄烨菁研究员和王莹教授在感谢EBRD专家的精彩分享后,先后从《全球治理指数》数据和方法论上存在的缺陷、治理模式的共性与特性关系、治理能力提高及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点评。此外,其他参会专家还分别从中国指数的代表性、明年EBRD各区域成员增速、EBRD项目投融资模式和条件、转型国家“毕业”机制、英国脱欧对EBRD运营影响、创新能力培育方式等方面问题做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