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30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的软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经济战略、外交战略和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中国通过参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把抓住战略机遇作为外交的一个核心,实现了战略思维的重要变化;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实现了由体系外到体系内的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来承担国际责任,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以开放促改革,在开放中实现了增长方式的转变等。
围绕中国的大国外交、地区利益以及与周边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对外关系等问题,与会代表纷纷就中美、中日、中俄以及中国与欧洲关系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例如,代表们指出,中国在亚太地区正在由经贸关系转向全面关系,在体系内通过进行合作,使得中国的理念方式逐渐被接受;中国同东盟的关系成为实施新外交的一个实践;中俄关系是冷战后中国处理大国关系的一个成功的例子,也是新时期大国关系的新模式;中日关系的处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参与因素逐渐增大等。
围绕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与会专家以拉美和瑞士等国家为例,就对外开放与防范金融危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这次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剖析。
会上,与会代表还就中国今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扩大内需,只要能实现内需增长就不用担心顺差下降而带来的宏观经济影响;第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进行低成本的兼并和收购,充分利用国外的技术和市场;第三,利用乡镇企业的发展来发挥中国在劳动密集和传统工艺上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第四,利用这次金融危机扩大中国的影响;第五,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的质量水平;第六,重视对外贸易与国内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第七,在边境城市的对外开放中,省一级的政府要发挥次国家政府的作用,要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第八,在中美关系中,要重视软实力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虽然代表们在大多数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在一些具体细节上仍存在争议,例如如何加强中韩互信;如何确定中欧未来的关系定位和重点领域;在中亚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加强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