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9:30,世经所在478会议室召开了主题为“上海十一五期间金融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银监会上海银监局马强副处长,复旦大学干杏娣教授、孙立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潘英丽教授。会议由世经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周宇主持。
会上,世经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孙立行博士代表因故未出席会议的徐明棋副所长,结合自己的观点做了主题发言。他首先阐述了徐明棋副所长的观点,徐明棋副所长认为WTO的过渡期结束后,上海的金融业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其一,金融监管面临新的挑战,风险控制将变得更加重要。其二,国内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将遭到外资金融机构的侵蚀。其三,上海原先具有的开放实验区的先发效应将减少,综合配套和政府服务将变得更为重要。然后,对于后WTO中国银行业改革,孙立行博士认为首先必须要加快金融机构的改革步伐,特别是要完善公司治理,让银行体制成为现代化企业制度,通过管理的规范化来提高银行信息的透明度。其次,商业银行要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树立金融混业经营的理念,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银行必须跟着客户走,给客户提供所有需要的服务和产品,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在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以后,中外银行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高端客户市场的争夺上。中国银行业必须要在服务效率和质量上与国际接轨。第三、由于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竞争格局的变化在资本金、风险管理等诸方面对我国银行业带来巨大压力和竞争危机。我国银行业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信誉就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的金融风险控制经验,逐步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风险控制原理构建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加快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另外在金融创新方面,应着眼于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在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的同时,要加快推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特别是要亟待提升国内商业银行产品的设计和定价能力。
银监局马强副处长认为,上海将要建成一个以人民币产品交易为特征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金融建设已经济进入爆发性的阶段,上海已经起飞了,只要一直朝前走不回头,步伐不断调整,协调环境重组,发展合力,这是关键行动要点。上海金融中心的行动方向是一个高度重视中国金融合作链的建设。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梯度加合作,探索建立金融服务合作链,金融市场管理模式输出中心。政府应该是金融市场的服务员,不是金融市场的董事长。
潘英丽教授认为,上海在未来的5年当中,我们需要做得是这样几个事情:一个争取更多的市场主体,争取更多国内外金融构的总部落户在上海,还应该采取更积极地态度。要更多地关注,做好宣传和动员工作,除了包括金融机构,还包括社会中介供应商,比如说国际著名的信用评级公司,比如说海事保险,资产价值的评估,这一类的公司全世界顶尖的公司,我们应该赶快抓紧引入。
第二个方面就是金融创新,要加快市场的多样性和产品多样化的进程。上在柜台交易、权证、股指、期货、衍生品,还有公司证券、市政证券,国债市场,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扩展。
第三个是制度创新,重点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司法和立法、执法的方面,这方面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有很多行政干预,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执法有效性都没有办法得到保障。这一块应该有所突破。第二个金融发展用金融中介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具有流动行证券化的趋势,很多资产没有流动性,通过打包、证券化就获得了流动性。
第四个人才战略涉及到三个领域,一个是人材的培养,第二个人材的引进,第三个是现有的和未来的人材的使用,怎么人尽其才,怎么加快人材的引进,另外人材培养,这三个方面需要推进。
最后回归本土。我们到海外上市的优秀大企业或者是其他企业应该海归,全部到国内上市。
干杏娣教授认为,上海面临发展的难度需要面对,来加以把工作进一步做好,从十一五期间重要工作说,有这样三个比较重要的方面:第一是市场规范化程度,市场规范化的建设要大力推进,提高规范化程度。第二个市场的国际化,又有中介服务者越来越国际化,由于中介的机构越来越国际化以后,整个金融市场服务水平能够提升国际化,然后参与者也越来越国际化。整个市场定价,整个服务都能够达到国际水平。目前来说上海金融中心跟香港跟全球的金融中心联动性在逐步提升,但是目前比较低,应该要大力增加跟国际上的总体联动性。第三个市场的金融创新大力推进。金融衍生品市场要推进,风险投资市场要推进,这些方面目前来说上海比较薄弱。
孙立坚教授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应该不是从各个市场的指标出发,而是从
功能配置统盘的出发来制订统筹战略。应该是仰仗于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实体经济发展的实力,来支撑实体经济为主的,来区别与国际竞争,区别于英国已经被兼并,欧美金融体系是一个完全有资本配置的金融中心。
最后,张幼文所长作了总结发言:上海发展是处在多重意义上,国家战略上面的建设与政策上面建设,都使得上海成为金融中心。WTO金融开放以后上海有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挑战有来自外部,也有来自内部。中国金融业有很大的发展,仍在增大,包括宏观和微观的东西,过去的谈国内的冲击,宏观的冲击也明显,开放以后微观宏观恐怕都是我们今后要关注研究的。
至此,研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