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所外国哲学青年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作者:外哲室供稿发布时间:2020-11-05浏览次数:269


20201031日,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外国哲学研究室于顺昌路分部五楼会议室举办青年学术沙龙活动。沙龙由施璇副研究员主持。来自沪上高校的专家学者们、我所青年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们参与了此次学术沙龙。

我所学者钱立卿首先做“关于空间维度概念的构造现象学分析”,深入剖析了胡塞尔对方向意识、方向概念以及维度概念的构造方案。华东师范大学的徐竹副教授报告了“自我知识的双重性概念”,提出作为心理状态的自我知识有两种类型,一是依赖于知觉的认知成就,另一则是构成性的依赖于自我知识断言的意向态度,这就是自我知识的构成主义观点。他进一步主张社会规范论解释比概念论解释更有可能辩护上述观点。复旦大学孙宁副教授的报告“自由自然主义的两个版本:对麦克道尔的杜威式推进”讨论了英美哲学语境中的两个特殊的自然主义版本,即麦克道尔与杜威的两种自由自然主义,并主张杜威的方案虽然产生时期较早,但反而推进了麦克道尔的方案。我所外哲研究室的裴延宇助理研究员做题为“亚里士多德论感觉之接受性——从蜡印比喻出发看”的报告,在用作用-受作用模式与潜能-现实模式解释亚里士多德感觉论之后,他将分析落到黑格尔对此的误读上,主张这种误读其实“在更高层面并不违背亚里士多德哲学自身的原则,乃至可以获得更大的贯通”。最后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嘉军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经由列维纳斯和朱利安思考文化间性”。报告将列维纳斯的三种差异概念(即不同、他异与陌异)联系到文化间性上,用朱利安的文化间性思想来弥补列维纳斯哲学在存在论与伦理学上的锻炼,肯定以尊重他人为核心的他异的文化间性,主张建立跨文化的生活,并且认为这种跨文化生活不只会拓展主体的自由和可能性,同时也是抵御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方法。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蔡文菁、李鹃以及我所的阮凯、周靖、李金恒五位学者分别对上述五位报告人的报告进行点评。在自由讨论环节中,与会成员进行了热烈的思想交流与学术探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