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比较特色学科组座谈会纪要

作者:发布时间:2007-01-15浏览次数:1011

    为了对近阶段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和总结,明确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200716-7日,哲学所“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特色学科组”一行7人,在风光秀美的绍兴兰亭举行了学术座谈会,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一、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和我所课题组的研究进展

 

何锡蓉研究员认为,近代以来,尤其是一百年来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大体有这么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个时期的背景是“西强我弱”,表现在哲学上就是用西方哲学的框架、模式来写中国哲学史。可以说是处于依傍模仿阶段。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哲学界试图突破模仿,这一时期主要专注于从认识论、伦理学以及哲学诸范畴或者哲学家个人之间进行比较。在这一阶段我们哲学所的中西哲学比较课题组形成了阶段性成果:《中西哲学文化比较研究》一书。到了九十年代后期,我们提出了新一轮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论纲。着眼于认清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各自的基本精神,从“根源”处进行比较。这个时期主要从普遍性问题、原理问题以及形而上学等问题入手比较中西哲学形态的不同,并试图从生存状态分析实现中西哲学之会通。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于20055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结集出版。

 

二、当前中西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余治平研究员就当前中国哲学界所从事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勾勒,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首先从中西哲学比较这一学科自身建设、中西方话语的相互转换、从事比较研究人员的学养要求等方面谈了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之不易。接着余治平研究员谈了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迫切性与必要性。他说,我们现在不面对西方不行,用西方覆盖中国也不行;建议建立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这个二级学科;在比较研究过程中拟订中西哲学的界限,限制使用概念的任意性;为了让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必须激活中国哲学的内在价值。最后,余研究员还就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途径和方向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以思想为中心以问题为进路进行比较,在后现代视野中获得对中国哲学的认识,并且强调比较要以中国哲学再生为指向,为生活提供指导。

 

三、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方法之一瞥

 

李若晖研究员从自己的研究角度谈了历史上的几种比较研究的方法。他说,胡适从其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开始就在强烈地寻找治学的方法,胡适认为逻辑学方法的发展决定哲学的发展。王国维则提出历史研究的“二重证据法”,不仅要重视纸上写的证据还要重视地下发掘的证据(考古)。傅斯年认为史学和语言学的方法并不局限于历史和语言方面,而是可用于包括哲学在内的中国传统诸方面,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个名称但存在哲学的内容。李约瑟博士主张把化学上的“滴定法”加以引申,应用在科技史的研究上。这种科技史上的滴定实验,其目的就是要“确定”各项科技发明之时间与地点,从而看出科学思想与实用技术在历史上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情形,而给予各民族之科技成就以应有之评价。李若晖博士认为用“滴定法”研究历史,恰恰彰显的不是历史自身,试图在“他者”中建立“自我”,恰恰是消灭了自我。这种所谓比较研究恰恰不是“比较”,因为比较双方的平等与差异是比较研究的前提。

 

四、中西哲学比较研究问题之“聚焦”

 

俞宣孟研究员在这次座谈会上谈了他最近思考的问题: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征。他认为,中国哲学不能依傍西方哲学,而西方传统哲学是具有超越特征的形而上学,它探讨超越现象的本质世界。中国不存在西方意义上的形而上学,这样一来中国的传统中是否就不谈超越问题,还可以进一步追问:中国有哲学吗?而这一问题似乎又是个假问题,但是它却在二十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因围绕“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讨论而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俞宣孟研究认为,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在1987年《探索与争鸣》第6期上发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没有本体论”一文应该是这场争论的根本原因或至少是逻辑上的原因。俞研究员认为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道”,而“道”不只是认识的对象,而是人以自身的活动通达于世的状态;而那种适时通变以臻于道德境界,则是人自身超越的过程。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也有形而上的超越问题,但是这种超越不像西方传统形而上学那样去构造一个脱离开人本身的所谓“本质世界”、“彼岸世界”,而是人自身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生存状态以与当下的生活世界相契合的过程。俞宣孟研究员从中国传统的经典文本出发,剖析了中国哲学的形而上特征。他认为《周易》是一种作为生活方式的形而上学;《庄子》中的故事则为我们举证了众多追求高远的得道之士;孔子则主张不脱离人伦日用,“极高明而道中庸”。

因此,中西哲学存在两种不同的超越方式,它们是两种不同形态的哲学,我们就是要对两种“异质”哲学作出一致的说明,这种一致的说明不是从二者之上找出更具普遍性的哲学形态,因为这种做法依旧是西方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依傍、模仿西方哲学的隐性表现。我们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是:探根寻源——从生存活动的方式中探寻产生不同哲学形态的可能性。

 

五、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大家座谈的过程中,马迅、杨宏声等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并进行了有价值的交流。比如,在谈论中国哲学时有没有必要使用形而上学这个术语;道家与儒家对“道”的理解有什么异同;道与价值的关系何在;中国哲学追求的“道”的境界是不是在人与人之间能够分享,也就是说“道”是否可教,等等。这些问题富有启发性,相信会对中西哲学比较课题组下一步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课题组成员认为,尽管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但我们要做实际的比较研究,而不是只对比较研究进行评论。并相信,只要我们虚心向学,用心切磋,方法得当,一定会在此学科上有所建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