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教授首先谈了道学思潮的任务。他指出,唐宋时期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重大转折,有两个主要现象:其一,先秦汉唐本土思想仍在延续;其二,整合吸收外来思想文化(主要指佛教)。那么用什么东西来重新指导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建构国人的精神归宿呢?道学思潮就是对这一课题作出回应。其最初的目的就是为先秦以来的本土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重新确立哲学基础,作出哲学论证,使传统思想精致化。简言之,道学思潮主要完成的任务是“明体”。陆九渊等人的理气论,都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大推进,而北宋的朱熹则是集大成者,创建了比较完备的知识框架体系。
徐教授联系道学思潮的任务,进一步探究了研究道学思潮的意义。他认为,道学从哲学上肯定了传统文化价值的地位,一方面促使先秦哲学向宋明理学转型,另一方面,将外来佛学整合吸收为自己的东西,从后来的禅宗在我国占主流地位这一现象中,即可看出,道学成功将佛学中国化,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当然,道学也有本身固有的缺陷,徐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习惯于时间性的纵向思考,受到佛学的影响以后,开始跳出时空之列,进行横向思考。但“理”的出现,开创了一个独立自在的世界,逐渐走向两元对立,所以,道学为心学所取代,也是有其逻辑必然性的。
最后,
徐教授演讲后,哲学所同仁展开了讨论,周山研究员提出,我们可以从儒学更新运动中总结出道学思潮的经验教训,这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很有意义。俞宣孟研究员则就本体、本质的哲学问题与大家作了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