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华文化 推广中国哲学——参加“中国学”论坛的三位教授到哲学所座谈

作者:发布时间:2006-09-28浏览次数:1591

受哲学所邀请,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台湾大学陈文团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沈清松教授于924(星期日)与哲学所学者进行了愉快而有意义的座谈。座谈会由俞宣孟研究员主持。

三位教授首先简单而亲切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并就中国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对于中国哲学,三位教授都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同时又有着相通之处,虽然他们讲述的重点不同,却共同为中国哲学指出了一条发展道路。

陈文团教授通过对中国哲学过去与未来的回顾与展望,认为在过去,继梁漱溟之后,我们一直在保护中国文化,但如果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是因为好奇而不是需要的话,就不会说服他人。因此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做孔子的专家、孟子的专家……毕竟专家不是哲学家。那么在未来,我们应如何说服人家?首先,不能仅仅靠经济的发展来吸引人家,还要靠精神。可以通过用外文写中国哲学文章、努力到国外去教书等把中国的精神带到国外。其次,不要靠学院而要靠自己。教授批判了新亚书院,因为他们永远甘于做第二,愿意做专家,大概在三万哲学教师中只有二三人是哲学家,这是一种悲哀。因此,要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哲学,一个哲学家的寿命只是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但哲学的寿命却是一万年,为什么要跟在哲学家的后面做专家而不做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在这里,教授找到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中国文化不在保护而在推广,推广不仅靠经济更要靠精神,不能靠学院要靠哲学工作者自己。

那么中国哲学应如何推广?成中英教授认为,要通过交流达到殊途同归。教授首先肯定了哲学的发展很值得研究。他肯定了中国哲学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这种贡献会越来越大,我们应不断去挖掘。他相信中国哲学的潜力,并在美国把中国哲学理念建立起来。哲学是开放的、沟通的、诠释的,因而哲学有好多分支是正常的,分支之间有差异也是正常的,有差异可能会有矛盾,但有差异并非一定有矛盾,关键是能否做到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殊途同归是哲学的发展之道,要达到殊途同归,交流很重要,但交流中如何把现实与理想、激情与理性、东方与西方整合起来,这还是个问题,需要哲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作为新儒学的第三代代表之一,教授一直关心中国哲学的发展、关心中国文化,希望中国哲学成为世界哲学的一部分,同时更注重对推广的主体“人”和人类的关怀,因为人作为一个物种,其创造性、对世界认识的创造性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

那么中国哲学如何进行对外交流?沈清松教授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外推路线,通过语言、实践和本体的外推,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并在中西方哲学的对比中发展中国哲学。所谓外推是指不断跨越边界,迈向多元他者。外推有三个层面,一是语言的外推。因为现在没有一种知识可以为我们画出一幅完美的图,所以我们不能各说各话,而要用他者可以明白的语言,彼此说他人能懂的话,但不一定是对方的语言。二是实践的外推。实践的外推是指在某个社会脉络里有效的认知、价值,如果放到其他的脉络也可以的话,那就是有效的;如果放到另外的脉络里就成为谬误的话,那就要反思、检讨所用的原则和方法了。三是本体的外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语言、教育等背景,所以用自己的语言也许无法进入其他的微世界,但如果共同面对“自然”、“人”或者“终极实在”,通过这种迂回就可以达到对其他微世界的了解。“外推”之后还要“比较”,即要有对比观念,要在现代与传统、中国与西方的比较中形成自我(中国哲学),做形成中的自我(self in the making)。

之后,我所学者就新儒学、外推等相关问题同三位教授进行了交流,并表示很有收获。

座谈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在意犹未尽中,我们感受良多。无论是教授的“本体阐释”,还是教授的“回顾展望”,亦或是教授的“外推理论”都是在争取中国哲学的价值和地位,中国哲学可以发挥作用,不只是对中国人,还可以对世界发挥作用。但同时中国哲学的推广不能脱离文化背景泛泛地推广,而应推广那些适合推广的价值和内容。可以感受到,三位教授都有着浓浓的中国情怀,他们重视中华文化,努力推广中国哲学,并在异国为自己祖国文化的发展作着自己的贡献;他们重视中国文化的价值,深信中国哲学的潜力,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对比中撒播着中国文化,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这项工作的意义。我们深知此项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有一种抱负和气概,还需要一些必备的本领,因此“吾辈当勉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