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rand Valley大学倪培民教授与“中西哲学比较”课题组座谈

作者:发布时间:2006-07-14浏览次数:1279

 

为了深入推进中西哲学比较研究,2006713日下午,“中西哲学比较”课题组邀请美国Grand Valley大学哲学系倪培民教授在院部315室举行座谈。座谈会由课题组负责人俞宣孟研究员主持。

倪培民教授留美二十余年,有近10年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实践经历。这次座谈主要围绕形而上学问题和因果概念问题展开。教授说,后现代主义者拒斥形而上学,要用后现代文化替代哲学,在这种形势下形而上学究竟还有没有意义?他的回答是肯定的,认为形而上学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形而上学的意义是取消不掉的。接着他着重从因果概念谈论了中西哲学的差异。在教授看来,亚里士多德首先系统提出“四因说”,随着哲学发展,后来哲人基本只探讨“一因”:动力因。近代休谟线性因果论是其典型。线性因果论将原因与结果割裂开来,蕴含形而上学因素。线性因果论是一种“台球模式”。中国传统因果观念则与之不同,不是台球模式,而是“生化模式”。在日常生活范围内,线性因果很有用,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生化模式”则更有效。认识到中国哲学讲究连续性、整体性的宇宙观与西方哲学原子式的宇宙观的不同,是二十世纪的最重要的洞见。

教授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何锡蓉研究员认为,教授把形而上学当作一种生活(生存)方式的主张与中西哲学比较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存在一致性。俞宣孟研究员则表达了与教授关于休谟的因果概念的不同理解,俞宣孟研究员更加突出休谟对因果必然性的怀疑。

另外,倪培民教授的同事商戈令教授、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课题组骨干成员马迅、杨宏声等也就自己的研究实践谈了看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