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治平在上海市哲学中青年学者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作者:发布时间:2016-09-19浏览次数:268

918日,由上海市哲学学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承办的“国际学术话语中的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上海市哲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东校区新文科大楼802会议室举行。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吴晓明,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高建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院长蒋传光教授,分别致辞祝贺。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了研讨交流。

我所余治平研究员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万物都处于生生的状态》的大会主题演讲。他指出,目前中国哲学界对生态问题的研究能够面向经典,挖掘并梳理古代思想家的生态思想与环保理念。但历史描述有余、义理论证不足,儒家、道家、佛学的生态学思想经常被表象化、肤浅化、人格化或伦理化。哲学家应该从形上高度去建构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为物之生生奠定逻辑支撑,而聚焦于物自身的存在状态、物为什么能够生出来。所以,存在论意义上的生生之道应该是哲学所要研究的对象。通行的“生态”可解作为“生的状态”、“生生的状态”。宇宙万物都处于生生的状态,生生是一切存在物的根本特征。因为生生,世界才呈现为不断延续的过程整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中的易,指物自身始终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着,是当下物自身朝着自己而生发自己、出离自己的不断涌现。于是,历代儒家“生生自庸”、“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只是以生为道”、“天地以生物为心”之类的哲学命题才能够彰显出深刻的哲学蕴意。

余治平研究员指出,现象世界里的人们只能够看到物生成为事物之后的静态,即物自身的表出形态,而不容易察觉、领会到它处于变易不息过程中的生态。物自身呈现给我们的样子其实已经是它生而有所存(即生成为事物)的终点,但同时又无疑是现象世界的起点。相对于事物在我们世界里展开的全部过程而言,物自身内部的事件显得非常遥远,甚至已经成为不可追忆的历史或神话而难以被人心所理解。现代天文学通过科学观测与研究发现,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半人马星座的星体,它与地球的距离约为41亿公里,按照一光年等于9.5 X 1012公里计算,它距离地球约4.3光年。星体上发生的任何一次事件,如核聚变、大爆炸,必须经过52个月的时间,才能够被地球人所观测到。换言之,现在地球上天文学家所观测到的星体,其实已经是52个月之前的星体,当下的星体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点也不知道。人心记忆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物生生的速度,认识论总是滞后的,它的对象始终是死的,而物自身却能够永远活着、生着。物处于永不间断的生的状态之中,被人所看到的只是它生的结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