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3日上午,俞宣孟研究员应邀在907会议室作了题为“论哲学的开端”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主持,所里科研人员和部分研究生参加。何老师先向新进哲学所的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介绍了俞老师的学术研究,并从回忆哲学所从事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历史引入了此次报告的主题。
俞老师以“无”作为报告的先导,从“无”的重要性,“无”是什么,怎么进入“无”这个领域等方面谈论。
俞老师提到“无”的重要性主要包含两方面。首先,他介绍了“无”的重要性之一:一切“创新”都是以“无”为基础的。俞老师举了螺旋桨和学科的例子,指出创造低噪音的螺旋桨和新的学科名词经历了从“无”到“有”,“无”是创造的基础。他又提及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本来是“有”的,认为一切“有”的东西是通过“人”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西方人把一切能够看到、听到、表达的东西用“being”来表示。这便存在一个问题:“Why are there beings rather than noting”,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呢?对于“无”是什么?俞老师通俗地讲解道:填补空白就是创新,那么“大的空白”就是“无”,所以一切创新都是跟“无”相关联的。
接下来,俞老师介绍了“无”的重要性之二:“无”在中西哲学比较的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他谈中国哲学史,不免提到谢无量、冯契、牟宗三、冯友兰。其中,冯友兰定义哲学是精神的反思。西方哲学的核心是ontology,尽管中国哲学没有,但存在其精神。冯契与之不同,他想通过著作《中国哲学的逻辑发展》把中国哲学提升到逻辑的高度。俞老师认为中西哲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哲学,即西方哲学是追求普遍知识的,而中国哲学是以生命的自觉为目标的。俞老师在此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现有哲学的前提(开端)是什么?他讲到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是以“general being”为前提的,以及伽达默尔却认为哲学的开端是柏拉图而不是泰勒斯。俞老师表示他与海德格尔的思想略有不同。俞老师承认普遍的being可作为西方哲学的开端,但不会采用general,因为universal与general是有区别的。于是,俞老师提出了一连串问题,为什么西方哲学的开端是“being”而不是“无”?“无”应该研究吗?中国哲学的开端又是什么?他以《易经》和《道德经》为例,得出中国哲学的开端是“太极”,也就是“无”。俞老师又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论哲学的开端,讲到“being”作为一个普遍的范畴,没有任何特殊规定性,相当于“无”,实际上却还是有限定的。他也不忘举《庚桑楚》和《齐物论》中的例子来思考“无”是否存在。
随后,俞老师讲述如何进入“无”这个领域。在《庄子》、《中庸》、《孟子》中的例子可看到,中国古代是通过自己进入到“无”的境界,自己可以leap进去。
最后,俞老师认为哲学深入研究有两条途径:其一,柏拉图到整个西方哲学史,到康德、黑格尔;其二,往回研究,找前提(开端)。他提出:哲学的开端是“无”,不是在过去,而是在现在,每个人的现在都是哲学的开端,即每一刻都可以是“无”。他提出疑问:我们如何开端?开端要根据我们这个“无”所处的状态来定,与过去的“无”不同,因为世界在变,不能随意的开端,只有在当下有要处理的事情时,才能开端。
何老师对俞老师的报告作了简短的总结,之后进入了讨论环节。夏金华研究员提出了哲学的概念问题和创新与“无”的关系问题,成素梅研究员提出了科学以“有”开始,达到“无”,这与作为“无”的问题有何区别。对此,俞老师均作出了回应。此次学术交流,大家不仅对哲学的开端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而且也感受到了俞老师讨论问题的方法,宏观微观相结合,讲得透彻,让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