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付长珍教授应邀来所作学术报告

作者:发布时间:2016-06-30浏览次数:195

2016628日上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907会议室举行。这是上海市伦理学会和哲学所联合举办的讲座,系第十四届《伦理学研究前沿》论坛。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付长珍教授作了题为:“论德性自证:意义及其限度”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哲学所陆晓禾研究员主持,上海市伦理学会会员、哲学所全体人员、部分研究生以及华师大哲学系的同学们参加了此次论坛。

付长珍教授指出德性自证是走向真善美统一的自由之境的重要环节,也是冯契先生思想中一个富有原创性、个性化的理论表达。她首先提出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在传统的研究中,人们通常更多关注自我的本质规定,忽视自我的具体存在;只关注自觉原则和自我批评,而很少关注自愿原则等,冯契先生的德性自证思想却恰恰把人的自由和自愿原则放在首位,个体只有拥有独立选择的权利才能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接下来付长珍教授对冯契先生的德性自证思想作了本体论意义上的概括:一,主体对自己的德性能够反思和验证,通过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达到自我证成;二,自证是主体的自觉活动,自我是主体,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个性;三,自证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即理性的自明、意志的自主、情感的自得相统一的自由活动。

然后,付长珍教授指出德性自证要求明确的自我意识,从自我选择递进到自我主宰,从凝道成德到显性弘道,在不断地体道的过程中将其化为自己的德性,并通过实际行动弘扬道,付长珍教授强调,德性自证不止是主观体验,仅靠主体的言论,而是有其客观的表现,要落实到日用常行当中,凝结为恒定的人格。

付长珍教授指出冯契先生的德性自证思想有其深远意义,首先是开创了德性伦理研究的新范式,其次也为破解现代性道德难题和重建市场时代的伦理秩序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德性自证思想也有自身的限度,为当代学者“接着讲”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付长珍教授指出对冯契德性伦理思想的研究,面临着一个视域转换的问题,一是从道德心理学的视角,探讨道德行为的心理基础和动因机制;二是从人类脆弱性和相互依赖性的角度探讨实践理性的本质;三是对冯契德性伦理的拓展研究,还应更多关注具体的道德生活和道德经验。

陆晓禾研究员指出付长珍教授的报告给当今学者的研究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哲学所科研人员和同学们也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与想法同付长珍教授进行了交流。最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中感谢付长珍教授的精彩报告,论坛圆满结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