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文《良心的心理机制》

作者:发布时间:2008-09-04浏览次数:873

良心是一个非常复杂、使人迷惑不解的问题,它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只要面对道德是非,便会在内心深处感到它的存在,或是背叛它,或是顺从它。它是心理力量,从自我的角度判断善与恶。只要我们认识到良心的心理活动结构,它的道德心理特点,就可以在社会生活和道德修养中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良心的心理活动结构

    要理解良心的心理机制,先要了解什么是心理机制。所谓心理机制,是指操作或决定着运动状态的结构,程序和机理。它类似机器内部那样行使作用的系统。所谓心理机制,是指心理活动的要素、结构及其规则,他即是有方向的心理反应方式,同时又包含了产生心理或行为的生理、化学过程。心理机制还是心理活动转向思维活动的必要桥梁,它在心理性质的内驱力与知觉、想象、回忆及其类似的过程之间起中介作用。良心是人在道德意义上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心理活动,它的心理机制,是支配这一特定道德心理现象的神经系统及其相互活动规律。

    良心的道德心理活动结构应包括羞耻心、同情心和责任感等。羞耻心是良心的道德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心在历史上最早是以羞耻心表现出来的。我国最早利用良心概念的是孟子,他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良心是一种羞耻心,是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判断能力。羞耻,是个人对自己错误行为进行自我谴责的情感。它包括羞愧、惭愧、懊悔和羞怯等心理因素。羞耻感是在自我道德审视时,承认自己所作所为的背情悖理,违反了社会伦理规范,由此引起了羞于见人,自以为耻的感受。正常的羞耻心在自省中深感内心的刺痛,他在后悔痛苦中,决心弃旧图新,痛改前非。有了羞耻心,才能引起对错误行为的悔恨,促进自己改过洗耻。这种羞耻心具有约束、制止不良言行和预防自尊心受到侵袭的抵制力,它是防止走向歪门邪道的有效屏障,知耻是对自己的过失有自知之明,因而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分寸得体;一旦发现自己违背道德行为,就会产生羞耻之感,控制或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倘若一个人丧失羞耻感,道德就很难对它发生作用。现实中一些人往往从不知羞耻开始,进而昧良心干坏事,滑到身败名裂而告终。

正常的羞耻心应受到保护和鼓励,因为这是一种良好的品性,它是一股重要的向善动力。然而,病态的羞耻心要不得。病态羞耻心,是人们对自己的弱点、过失或错误看得过于严重,受到一点挫折、指责,就羞于见人。这种病态羞耻心危害极大,它使自己怕与别人接触,这样就无形中与他人疏远,既影响人际关系,妨碍工作,又有伤于身体。我们认为,只要在真正涉及到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不道德行为时,羞耻感才是有意义的,并需要以这种羞耻感来鞭策自己,进而克服它,至于对一些挫折、指责,只要认真思考,加以重视就行了,不必把它看得过于严重。

其次,恻隐之心也是良心的道德心理要素之一。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曾经探索过。孟子说“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英国著名伦理学家沙浦茨伯利认为,同情是人类仁慈心理所表现的一种同情的天然感情。休谟认为,同情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感情,也是人们产生利他美德与仁爱情感的根源。这些见解,对于我们是有启迪的。

同情心,是设身处地地想象和体验他人的情感,是一种稳定的道德心理和品质,一种历来为人类所称赞的人道主义情感。同情心的特征,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对待他人的需要、利益、情感、动机、行为和处境,推己及人的真切理解,真挚的尊重和真诚的关心,悲他人之悲,忧他人之忧。那种对人粗鲁、苛刻、冷若冰霜,幸灾乐祸的态度,是和同情心不相容的。

同情心是一种善良的品性,见义勇为、互助合作、怜悯、体贴、宽恕等'都是它的表现。有同情心,就会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谅解别人的处境和困难,想方设法帮助对方解除烦恼和痛苦;有同情心,对孕妇、老人、小孩和残疾人特别关怀,照顾,它不仅给弱者以安慰,而且能减少他们的忧伤和痛苦;有同情心,可以使某些对生活绝望的人再度站起来,在适当的时机,使一些人在委曲、烦恼及苦难的根干上接上安慰、欢乐和希望的枝苗;有同情心,常常会控制自己、约束自己,不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不做那些给人民带来痛苦的事。同情心这种功效的发挥,正表明良心在自我控制的道德心理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

再次,责任心也是良心的道德心理因素之一。责任,是人们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职责,是分内应该做的事,它表现为个人对他人或社会所负的道德要求。责任心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它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同经济状况、政治制度及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助于激发人们的责任心;良好的政治制度,良好的社会风尚,对平民百姓责任感的形成及其发挥有着积极作用;人们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及生活经验积累的程度,都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责任感。一个智力低下的人,很难形成正确的责任感,一个文化素质很差的人,也不可能有高度的责任心,而缺乏道德素质的人,更谈不上正确的责任感。

责任感对自我控制有不可忽视的功效:

其一,强烈的责任感能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有责任感的人,千方百计地动脑筋,为完成其职责范围的任务,不但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并且力图在工作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毅力。

其二,责任感强的人,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利于调整各种关系。有责任感的人,容易平息自己的怒气、怨气,因为他深感对人对社会负有责任,凡是都要考虑后果,从而积极主动地消除人际关系的隔阂。

其三,责任感是促进尽职尽责的精神动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社会效益,责任心强的人,办事不推诿,不敷衍,不拖拉,善于与人合作;有责任心的人,不存侥幸心理,踏踏实实。有过失,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责任。不仅和谐人际关系,避免内耗,还有利于工作的展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良心的道德心理特点

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是良心的道德心理特点之一。

是非观念,是认识行为的好坏、善恶以及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人的行动是出于人的愿望,愿望产生于动机,动机由需要引发,人的需要是有社会性的,人能意识到自己的需要,能在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有了明确的是非观念,懂得利害、得失关系,就能对自己或别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择善行而为之,于恶行而避之。倘若做了恶事,有是非观念的人,就会感到后悔、内疚、不安。没有是非观念的人,不明情理、不识善恶、不知荣辱,就是违背良心了,他也不可能产生忏悔与改正的意向。

各种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是良心的道德心理特点之二。

明是非、识善恶、懂情理、知荣辱,是良心道德心理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只有具备明确的道德认识,做了违背道德的亏心事,才会引起内心的后悔,有悔恨之心,就为自我提供了基础,道德情感是一个高级的、多层次的综合体,它包括道德情绪、道德情境、道德情操。这些道德情绪从多变的不稳定的,逐步转向稳定成熟的道德情操,就表明他对自我控制的成熟程度;道德意志为自我控制提供了坚持不懈的毅力,使善良行为不受干扰,并按善心而行动;道德信念是自我控制的直接凭借的力量所在,一切有良心的行动都是道德信念履行义务的成果;道德习惯是为自我控制提供检验的尺度。

良心的道德心理特点之三,它既要依靠感性认识,又要依靠冷静的理性分析。

良心中的感性因素就是指对人对事物关切和喜爱的心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体验到良心上的满足或痛苦。当做了一件善事后,它能给人带来愉快,良心上感到满意、欣慰、安宁和幸福;做了违心事,尽管没有人知晓,内心仍然会感到内疚、不安和羞愧。良心上的自我谴责,给人带来悔恨、坐卧不安,以致陷入极度的焦虑、痛苦和恐惧之中。这些感情成分,是良心的道德心理体验上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良心的理性认识是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对良心的满足或痛苦的体验,经过细致分析、认真比较、周密思考,把行动的各种可能性,都提到自己能够达到的认识高度进行估计,然后采取行动。良心中的感性体验,要接受理性的指导,理性认识提高了,感情上就更自觉接受理性的支配。感情成分体会深、透、真,又有助于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明了利害得失关系,从而进一步控制自己的能力。可见,良心中的道德心理活动,既要靠感性的体验,又要靠理性分析。

    (原载《文汇报》1990425

Baidu
map